EMBA高價背後有什麼?工商管理碩士是金字招牌

    中國30所高校首批獲准開辦EMBA學位教育,“EMBA”迅速成為高等教育中最新最熱的一個新名詞,吸引了媒體和大眾的目光。這不僅因為它與昔日風光一時的MBA名稱近似,更因為它20個月20萬元的天價。

    在熟悉EMBA的時候,有一張漫畫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抽水馬桶上,一堆堆的美元被扔了進去。EMBA難道果真是金錢堆砌的無用招牌嗎?據悉,上海地區開辦EMBA的有復旦、交大、同濟、財大和海運學院等5所院校。本刊記者特意走訪了復旦、交大和南下前來搶灘的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上海辦公室,希望一睹高價背後的真實情況。

    

    逆市而動為哪般

    追根溯源,EMBA是英語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縮寫,由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在1943年首創,一般稱為“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

    在國際上MBA薪資逐年下降、中國MBA日益氾濫的背景下,EMBA在中國正式亮相卻有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良好開始。目前交大報名者已有300多人,其中不少為50強優秀上市公司中的總裁、副總裁,還有6個博士和2個博士後;復旦希望招120—140位“將帥之才”,目前報名情況也超過了他們的預期;在北大光華學院上海辦事處,記者了解到,已有100多人競爭50個名額,有的報名者還是從烏魯木齊、呼和浩特、遼寧等遠道而來。

    EMBA呈現逆市而動原因何在?

    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王方華教授認為,這是因為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特別需要優秀經理人,在加入世貿的背景下,中國與世界的競爭其實也是優秀經理人的競爭,中國不乏經理人,但是特別缺少世界級的優秀經理人。中國有36萬多家年銷售額在500萬以上的企業,如果每家企業經理群體算3個人(總經理、財務總管、市場總管),EMBA的市場保守估計至少有100萬。

    其二,以往MBA教育實行統一考試,嚴進嚴出,不少人想讀卻進不來。統考使得MBA的年齡逐年降低,工作年限也越來越短,職位越來越低。現在,EMBA教育各校可以自主招生,自行命題,確定教育計劃後自己發證,有可能激起中國研究生培養模式的連鎖反應,實現由國家學位到學校學位的轉變,為出現真正的名校提供了契機。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EMBA及高級經理培訓中心主任周春生教授認為,如今不少成功的企業都是80年代靠著摸爬滾打開始起步的,隨著市場經濟的升級,這些企業正面臨升級的壓力,老闆也迫切需要升級。對他們來説,企業年營業額從5萬到50萬的規模很容易,但要將50萬、500萬的企業帶到5000萬、5億,僅僅有膽識是遠遠不夠的。這些老總極需要儘快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

    比MBA多一個E,MBA和EMBA同屬一個序列,兩者究竟有哪些區別呢?

    王方華教授作了如下分析:

    學生構成不同:讀MBA大學畢業工作3年以上,EMBA學生至少8年以上;

    職位不同:讀MBA學生職位可高可低,現在大部分職位都比較低;EMBA學生必須是企業、公司高級管理人員;

    教師不同:都要有實踐經驗,MBA教師可以是間接的經驗,比如案例教學;EMBA教師必須自己做過企業顧問、獨立董事、總經理等,且教育部規定要有不少於30%的外籍教師

    教學內容不同:MBA是系統地對管理學的核心課程作介紹,比如財務、會計、人力資源、行銷等,EMBA核心課程的課時比MBA要少;它關注的是企業新的問題,如著重介紹資本運作、全球行銷等。

    學習方法不同:MBA講授模擬案例,EMBA強調學員之間的互相學習和溝通。

    

     競爭伊始硝煙已聞

     如何把重量級“老總”搶到自己的學校來?

    所有學校都動足了腦筋。從招生開始,各高校就不惜血本,競爭伊始硝煙已聞。在上海西郊龍柏森林賓館一幢小洋樓裏,我們見到了北大光華EMBA課程經理陳燕。小樓每年租金就是幾十萬元人民幣,是北大EMBA和高級經理短期培訓中心的辦公室。看來,北大看好華東EMBA和短訓市場,並下了很大的本錢。事實上,去年,一個40多人非公開招生的EMBA客戶班已經在上海悄然開始。

    有圈內人指責北大EMBA在上海、深圳熱搶生源,陳燕認為:北大辦EMBA已經有4年曆史,憑北大的牌子、名聲,即使不在上海辦學,很多人還是會認準北大,衝著北大而去的。

    EMBA學生不在北大本部上課,能否保證教育品質?陳燕認為: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學費相同,師資也一模一樣,不過是以老師的飛行授課替代學生的飛行上課。如果學員實在抽不開身,可以申請調課,但只限2次,三地的資源可以共用。

    雖然,在上海就讀的EMBA學員將在風景如畫的龍柏森林賓館會議室上課,但陳燕坦陳,這裡不及在學校本部上課可以共用百年北大的深厚底蘊、豐富的圖書館資源和講座資源,也沒有必要的網路條件,但大多數課程是用軟體教學的,用學員自己帶的筆記型電腦就可以完成。當然,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及學期中的部分模組會在北京大學舉行,這樣不會給學員留下沒有在北大上過課的遺憾。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高校在EMBA招生時採取了錯位競爭,復旦大學原本可招300人,現在只招120-140人,以後視市場情況滾動招生,一年最多兩次。管理學院副院長陸雄文教授説,復旦大學的目標是培養中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兼具國際競爭力的將帥之才,面向中國重要行業旗艦企業的掌舵人。學校對所有報名者有嚴格的背景審查,包括對報名者學位、所在公司、職位、經驗等的綜合打分。

    別的學校強調招收年輕有為的高級管理人才,而復旦EMBA報名者歲數最大的已經56歲,讀完EMBA可能就退休了,是不是對資源的浪費呢?陸教授如此解釋,這些50歲左右的人是企業真正掌舵的人,他們最會學習,學以致用。他們往往掌握的都是大型企業,更不容許出現決策上的差錯,尤其是關係到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決策,目前,這些企業處在最關鍵的時候。也正因為這些人本身思想上、知識上獲得提升,他們才能用最優秀的人才,才會派其他的管理人員來學習。

    

    為EMBA費用算一筆賬

    貴,是EMBA給人的第一印象.

    採訪中,不少企業老總都説,他們沒想到學費這麼貴。究竟要不要讀尚在猶豫。有的直言不諱地表示,比起MBA,EMBA10—13萬是比較合適的價格,如今動輒20萬的學費肯定有炒作因素。

    在上海幾家EMBA學校開出的價碼中,復旦為23萬元、上海交大為21.8萬元、北大為19.8萬元,EMBA班似乎變成了“富人俱樂部”。

    據了解,EMBA指導價為20萬元,費用中還不包括不少學員飛行讀書(這並不在少數)和星級飯店的食宿開銷,也不含可能出國考察、培訓的交通、食宿等費用。考慮到學員的工作忙碌,EMBA課程設置很科學,一般每月為4天(包含雙休日),這樣算下來,EMBA的收費標準約為2500元/天。

    復旦陸雄文教授表示,他們定出這個價格,不是為了賺錢,而是信心的表示。因為收費高,學員的期望值更高,學校承受的挑戰也就更大,但是他們相信自己的實力能夠做到物有所值。

    對於EMBA每天要花數千元左右的演算法,陸教授認為是不對的。因為他們考慮的不光是20個月的學習,而是所有服務。作為名校,復旦提供更高層次交流的平臺、更多的交流機會。和國際上大師級教授、企業巨頭老總的對話、溝通,對知名企業和學員所在企業的考察學習。在EMBA課程結束後,他們考慮組織學員去國外著名商學院和著名企業聽課、考察,差旅費用另計。

    23萬究竟是如何算出來的呢?陸教授解釋道,既要考慮成本,還要考慮客戶需求和競爭者的情況。在成本方面,這個學費除了包含聘請老師的講課費、教材和講義費、學校資源(圖書館、電腦房等)使用費、午餐和課間茶點等費用的成本之外,還有許多學校資源的成本分攤。至於客戶需求的還包括品牌,復旦的聲望就是一筆無形的資産。如果想去國外進修,因為來自復旦,很多知名大學可能“一路綠燈”。大學裏許多高品位的講座,在校學生可以免費聽,但社會上同類講座每張票可能就要三四千元。“沒有復旦這張入場券,也許你就沒有這個機會。這就是學校金牌資源的支援。”

    交大王方華教授認為,交大21.8萬的價格依據的是國際定價規則:EMBA的學費通常是MBA價格的3—6倍;改造教室、宿舍和優質服務都需要大量投入,交大挖來了展望集團的總裁徐飛做院長助理、EMBA辦公室主任,讓企業家來做培養企業家之事,以三星級賓館標準改造了4幢小樓作為EMBA學生的宿舍,投入1000萬改造了智慧化教室,師生上課可以互相聯網,多媒體教學,甚至不用抄筆記,從網上直接把筆記“蕩”下來;另外,他們高比例(70%)的外籍教師費用極高。

    據了解,EMBA最大的成本投入在師資方面,EMBA的老師,首先必須有深厚的理論功底,還要求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聘請的這些老師本身就是全球化的,經常全世界飛來飛去,了解各國的情況,在教學中也會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總的來説,這樣的EMBA師資在國內註定不多。從國外聘請教授都是按國際價格計算,還要支付教授甚至是夫人的機票和星級酒店食宿。

    與交大不同,復旦是上海EMBA收費最高的,但是聘請的境外教師都是華裔,這曾令不少媒體提出質疑。陸雄文的解釋是,全部聘用華裔境外教授來上課,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因為,對大多數高級企業領導還是存在語言障礙,聘用華裔教師更適應中國管理需要,能夠減少因語言不通而引起的理解誤差。學校聘請的一般都是國外一流大學博士學位獲得者、同時在國際知名大學擁有終身教席者,他們既了解國外情況,也了解中國。復旦要培養的是,既有全球視野,又有當地深刻見解的高級管理人士,所以對教師的要求更高。

    

    “同桌的你”令EMBA物超所值

    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各所學校都使出渾身解數。交大王方華説,他們會盡最大努力讓學生高價買到的教育物有所值。學生分成小組剖析企業,做營利總結、績效提升和企業戰略等,這些若在知名諮詢公司做都是一筆大開銷。包括EMBA教育甚至交大十年MBA教育的人際網路都會令學生感受到一種一直延續下去的附加價值——物超所值。

    對於EMBA學習可以擴大自己的人際關係,復旦陸雄文教授有自己的看法:“學員職位越往高層,這種需求比例就越小,某個知名企業的老總要認識另一個老總,這是很容易的;而一些尚未進入主流社交圈的學員,這種需要更為迫切,本來,他們可能一輩子也沒有機會和這些知名企業老總相互交流溝通,EMBA就為他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

    在報名EMBA者中,記者發覺,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有的對“人脈説”頗不以為然,認為自己不是富人,對所謂的“富人俱樂部”興趣不大。充電和解決實際問題才是主要的。

    有的則非常贊同“人脈”説,他們認為,重要的不是受什麼樣的教育,重要的是和誰做同學。他們花鉅資就是為了改變自己的“社會交往結構”。有句話説,過去流行在酒桌上拉關係,現在流行在MBA或者EMBA班上建立同學關係。因為同學關係不是一般的關係,而EMBA的開放式教育方式則促進了同學交往的升溫。要知道,在這裡匯集的是中國管理的精英,今日同學關係也許就意味著明日的財富,“同桌的你”、“同班的你”都很重要。

    

    EMBA是“腐敗溫床”?

    辦EMBA教育,高校第一次被賦予如此大的自主權;對企業老總來説,也是第一次可以不走應試的“門”,憑能力和業績贏得高層次教育的“入場券”。雖説價格很高,但出得起這個費用的大有人在。社會的擔心也隨之而來:會不會出現“權錢交易”?這種貴族式的教育高價學位變成了公款上學的新途徑,會不會成為腐敗的新溫床?

    交大管理學院副院長王方華肯定地回答:不可能。EMBA公費就讀在國際上也是如此,美國66%的企業老總是公費讀的學位,這是公司為培養CEO所花的本錢。只要30家首批獲准開辦EMBA的學校能夠堅持自己的入學標準,堅持自己的品牌,就不會出現腐敗,他認為名牌學校肯定不會拿自己的牌子當兒戲。至於極少數學校有可能出現“以錢易學”現象,出現腐敗的苗子,比如讓大專文憑的學生破格錄取,不上課的學生或考試不合格的學生也可拿到文憑,這是值得警惕的。因為,一粒老鼠屎會壞了一鍋粥,這很可能砸了EMBA的牌子。

    復旦陸雄文教授聽到這個觀點時很詫異:“EMBA和腐敗有什麼關係?”他認為這種説法是因為多年的計劃經濟在人們心中留下的烙印,“在國外,對員工的培訓是企業很重要的一部分預算,這是慣例,也是企業增強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中國一直缺乏這種觀念,一説公費上學,自然聯想到腐敗。”陸教授相信優秀的企業才會派人來讀EMBA,也必然會有完善的約束機制;如果企業要搞腐敗,那會通過其他多種途徑實現,沒有必要選擇讀書的形式,兩者是沒有必然的聯繫的。

    事實上,各校EMBA約束老總毫不客氣,比如清華大學規定,“缺課一天半,零分”。北大規定任一門課請假超過兩天(含兩天)要重修,課上的練習和討論、課後的作業要積極完成,結業要通過考試。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幾乎EMBA班都有一條“鐵”的規定:接到錄取通知後,先交費後上學,一旦因故退學,學費不退。

    交大王方華教授認為,服務不等於遷就,來讀EMBA的既是用戶又是未來的産品,交大要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也要嚴格按照培養目標進行教學,保證出優質産品。復旦陸雄文説,嚴格紀律支援下誕生的文憑才能塑造學校的金字招牌。(顧軍 茅文賢)

    

    《新民週刊》 2002年10月9日


對外經貿大學攜手美國馬利蘭大學開拓EMBA教育  
走上神壇的EMBA:“天價”學費容易滋生腐敗
含金量能否用學費衡量 外國名校欲打EMBA價格戰
清華“老闆班”開課定規矩 缺課一天半就零分
西安交通大學成為首批招收EMBA的院校之一
中山大學“總裁班”首批擬招100學員 學費22萬
EMBA怎麼申請怎麼學
我國開始實施EMBA專業學位教育(附名單) 
五千高管熱盼市場需求十億 EMBA演繹土洋爭奪戰
不達標給錢也不要 清華EMBA拒收“200萬老闆”
本土EMBA招生火爆 滬上高校瘋搶“金領”學生
30所重點大學EMBA學位教育九月招生
學費18萬 質疑廈大EMBA招生
學費18萬 廈門大學EMBA招生遭質疑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