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國經濟出現奇跡?  
趙曉 高輝清

    6月,一年曆程過半,是回顧與展望的最佳時點。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字顯示,二季度我國經濟增長速度高達7.8%,比一季度提高了0.4個百分點。這一結果讓許多人大感意外,尤其是國際上那些一而再、再而三唱衰中國的有關人士更是感到不可思議。中國經濟到底出現了什麼樣的奇跡,有沒有什麼蹊蹺的地方?請您端上一杯咖啡,聽我們細細點評。

    充滿驚喜的答卷

    今年以來的中國經濟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好得出人意料,而且“全面開花”。除個別指標不大盡如人意之外,其他指標都交出了優秀答卷。

    全國工業發展持續高漲,前6個月完成增加值1446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7%,汽車業和電子業無愧於“支柱産業”的稱號,依然發揮領軍作用。6月份,電子通信設備製造業和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30.8%,拉動經濟增長大約3.8個百分點。

    從投資方面看,全社會投資增長21.5%,最為生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民間投資增長了17.6%,而一季度只有10.6%。千呼萬喚的民間投資終於有了啟動的跡象。

    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448萬億元,低於去年同期1.7個百分點,是表現最不好的“孩子”。不過,在假日經濟的拉動下,5月份這個孩子錶現得生氣勃勃,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02億元,同比增長9.3%,是今年以來增幅最高的一個月。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049.7億元,同比上年增長10.8%,幾乎達到正常增長水準。拖後腿的是農村消費,當月縣及縣以下零售額1152.4億元,增長6.8%,比城市消費品零售額增長低了4個百分點。因5月份的數據有假日因素而顯得太過離奇,我們又將5、6月作了環比計算,結果發現環比增長率不失為較高,説明消費基本進入正常區域。其中,通訊類器材、汽車類和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均達到了30%以上,表明目前的經濟增長越來越受到市場的牽引。

    6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了0.8%,至此,我國市場物價已經連續8個月“穩中有跌”。1-6月的消費價格總體降幅也是0.8%,其中,工業品出廠價格下降3.4%,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購進價格下降3.9%。

    這説明通貨緊縮仍在繼續。不過,流行的“通貨緊縮加劇”的説法並不準確。從環比數據來看,無論是出廠品價格指數還是消費品價格指數,均已轉為正增長(其中5月份消除季節波動後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比4月份上升了0.39個百分點,6月份又比5月份上升了0.16個百分點)。因此,“通貨緊縮在加劇”的説法可以休矣,正確的説法應該是“中國的通貨緊縮在持續,但已出現減緩跡象”。

    對於通貨緊縮的變化還可以從貨幣供應量的變化看。今年以來,各層次貨幣供應量增長速度都有所加快。6月末,M2、M1、M0增長比上年末加快了0.3、0.1和1.2個百分點。按央行的説法是,當前貨幣總量相對充足,與經濟發展的需要相適應。

    最令人拍案稱奇的是我國的對外出口呈現“一枝獨秀”的態勢。一般人不太清楚的是,今年以來,雖然世界經濟反彈幅度之高出人意料,但受經濟增長格局轉換和貿易保護主義等因素的影響,世界貿易其實一直運作于下降通道中,比如一季度,美國、南韓、俄羅斯和中國的台灣地區等經濟體産品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萎縮了一成以上。在國際貿易及其他國家出口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我國居然實現了出口增長14.1%的高速增長,並帶動經濟增長了約1個百分點,除了用“逆風飛揚”來形容外,我們找不到更好的詞彙。

    令人矚目的經濟效益與經濟增長背離的狀況也開始得到扭轉。企業1-5月盈虧相抵後達176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8%,改變了下降的趨勢。受其影響,財政收入增幅也由落轉升,上半年已有接近預算10%的增幅。

    國家財政收入與企業效益變化趨勢較為一致。一季度財政收入增幅明顯回落,財政收入3807.8億元,增長3.4%,增幅下降24.5個百分點。但從4月份起則保持兩位數的增幅,到目前,財政收入已經接近預算10%的增幅。按國家稅務總局局長金人慶的説法,完成今年稅收收入增加1000億元的任務是完全可能的。

    老百姓最為關心的失業問題亦有所緩解。國有企業下崗人數減少了50萬左右。與此同時,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加快,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942億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7.5%,明顯高於去年同期5.5%的增幅。

    “換屆效應”與“WT O效應”

    6月份以及整個上半年的情況表明,中國經濟目前運作在上升通道中,前景樂觀。不過,過分掉以輕心也是不應該的。這是因為,當前的增長態勢靠的是多因素的推動,既包含了市場牽引、經濟慣性運作的因素,也包括了國債投資的作用以及其他的偶然性的因素。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換屆效應”和“WTO效應”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這可以説是解釋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格外”好的最為緊要的因素。

    “WTO的效應”主要表現在出口和外資增長方面,這一點前面已經談到,不再贅言。 “換屆效應”則是我們和天則所的張曙光老師在今年一季度作宏觀分析時提出的一個概念,意謂政府換屆導致政府經濟行為的變化,進而導致宏觀經濟的異常波動。

    現在看來,這一因素成了今年經濟增長中最值得關注的因素之一,大大地刺激了投資,並帶動中國經濟出人意料地增長。

    換屆效應之體現,除了地方政府大力擴大投資、做大蛋糕外,數據表明中央政府的國債投資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截至6月底,全國累計下撥國債資金762億元(上年同期為530億元),為年計劃的48%(上年同期為年計劃的30%),比2001年同期水準足足增長44%。

    對於運作良好的2002年上半年的中國經濟,最重要的不是解釋為什麼好,而是要解釋為什麼比去年好了那麼多,為什麼好得超出了人們的意料。而“政治經濟週期”實在是其中不可忽視的因素。

    難以理解的五個問題

    此外,我們還注意到,除了合理的解釋外,上半年數據的異常波動還存在著一些難於解釋的地方。

    在筆者和張曙光教授合作的二季度宏觀報告中,我們發現,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我國經濟運作中出現了“按常理難以解釋的”五個問題: (1)投資增幅同比加快6.4個百分點,而重工業産品出口也有所加速,但重工業增加值增幅下降了1.1個百分點; (2)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幅同比減少1.7個百分點,庫存增長也非常緩慢,然而輕工業生産增幅還提高了2.6個百分點; (3)物價降幅收窄,工業增加值增長加快0.7個百分點,但在物價波動不大、企業所得稅增幅下降的同時,工業企業利潤增幅還下降27.6個百分點(前五月數據); (4)工業企業利潤僅增長2.8%,企業所得稅增長卻高達11.2%,後者增幅高出前者8.4個百分點(前五月數據); (5)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7.5%,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現金收入增長5.9%,均比去年同期加快,但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卻反而放慢。

    給下半年一個憧憬

    下半年中國經濟情況會如何?我們估計,投資將很難再保持上半年的勢頭。另外兩個增長動力亦可能出現快速回落:一是出口退稅額在上半年幾近用完,這使得下半年出口增長有可能受到不利影響,而出口的下降會影響GDP的增長。二是外資企業出口加速增長的勢頭將放緩。外資企業出口增長與實際利用外資的增長歷來關係密切。有數據表明,自2001年8月以來,我國利用外資合同金額的增長速度呈下降趨勢,2001年全年增幅僅為10.4%,比前7個月下降了35.4個百分點。今年1-5月則進一步下降至7.29%。由於利用外資合同額的變化大概只比實際利用外資額的變化先行一年,因而,下半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的形勢將不容樂觀,外資企業出口增長也將出現相應下降。

    要避免下半年因外貿出口的下降,保持全年增長勢頭,必須做、能夠做而且效果明顯的只有一件事:增加出口退稅額度!有關部門會不會認識到這一點並早下決心呢?希望會。

    從消費看,今年以來消費增長一直較低,即使下半年有所回升,估計也到不了去年同期的水準,下半年雖然公務員還將增加一次工資,但幅度較小,難有作用。

    因此,綜合三大需求的發展趨勢,我們估計今年下半年我國經濟加速增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再考慮到一個非常特殊的因素,大約有三分之二的農業增加值是在下半年,在低速增長農業的拉動下,下半年的增速回落幾乎難以避免,因此全年“衝八望九”似不可能,GDP增長在7.6%左右的可能性較大。

     (趙曉博士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高輝清博士 國家資訊中心)

     《南方週末》 2002年7月25日


郭樹清:影響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卡斯特報告顯示:上半年經濟景氣創近年新高
中國經濟自發增長力量還顯不足
充裕的勞動力是中國優勢
林毅夫談下半年經濟走勢
黃益平:中國經濟增長已出現反彈
“三大陣營”學者各抒己見:今年經濟走勢謹慎樂觀
專家稱:漸進式轉軌有益中國經濟穩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