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擴大內需要正確處理五個關係  
蕭灼基

    ●擴大內需需要正確處理內需與外需、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現實需求與潛在需求、政策措施與市場推動、高檔商品與適用商品等五個關係

    ●外需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但我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國內市場十分龐大,只有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才能使我國經濟立於不敗之地

    ●雖然目前現實需求不足,市場疲軟,但潛在需求市場廣闊。當前要千方百計把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需求

    1998年中央提出擴大內需,至今已經四年。實踐證明,這個方針是正確的,符合實際的,是我國在複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重要條件。

    當前在擴大內需問題上,需要正確處理以下關係:

    內需與外需的關係。在經濟全球化大環境下,任何國家都不能離開國際市場。我國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將為國際經濟交流提供更好的條件。因此,外需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應給予高度重視。但必須看到,我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國內市場十分龐大,而且經濟處於快速增長階段,人民生活正在從總體小康轉向全面小康,市場潛力是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把擴大內需放在首位,就是最大限度發揮了我國的市場優勢。其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出口貿易增長率已大大超過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去年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達44%,超過美國20.7%和日本20.1%,提高外貿依存度的空間有限。再次,國際經濟風雲變幻,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國經濟增長不應過多依賴世界市場,只有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才能使我國經濟立於不敗之地。

    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的關係。國內需求包括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前者本質上是中間消費,不是最終消費。因為投資形成的生産能力,不能進入最終消費,只是形成提供最終消費的供給。只有消費需求才是最終消費,而當前我國擴大內需的主要問題是消費需求不足。1998年市場上供過於求的商品只有33.3%,去年這個比例上升到83%。因此,當前擴大內需主要是擴大消費品市場。

    現實需求與潛在需求的關係。雖然目前現實需求不足,市場疲軟,但潛在需求市場廣闊。一是我國消費率偏低。最近10年我國平均消費率為59.5%,低於歷史平均水準和國外水準,而同期世界平均消費率水準為78%——79%。由此可見,提高消費率空間很大。二是我國居民金融資産大幅增加,僅銀行人民幣儲蓄存款已達70000多億元,外幣存款800多億美元,只要有適當條件,這些金融資産就有部分可以轉化為現實購買力。三是我國居民總體上消費水準很低,消費慾望得不到滿足。只要有適當條件,消費水準適當提高(例如農村家用電器擁有量達到目前城鎮水準),這個市場就十分巨大。現在居民儲蓄存款大幅增加,主要不是為了獲得利息。降息和徵收利息稅,雖對居民儲蓄慾望有所抑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費,但刺激作用不顯著。實際上,居民儲蓄的根本原因是對未來收入和支出的預期不明確,如就業和收入的不確定性增多,經常性、臨時性和偶發性的支出預期也增多,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不到位等。這是影響潛在購買力轉為現實購買力的重要原因。因此,目前要千方百計把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需求。

    政策措施與市場推動的關係。擴大內需首先要靠市場推動,例如調整産品結構、提高産品品質、制訂合理價格、開展公平競爭、完善售後服務等。但政策措施也十分重要:一是提高財政供養人員的待遇,在實行住房商品化的同時,把住房分配貨幣化。二是提高城鎮和農村貧困戶和低收入人群的補助水準。

    按聯合國標準,每人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為赤貧人口,但我國脫貧標準全國平均每人年收入只有635元,大大低於聯合國標準。目前糧食、日用消費品大量過剩積壓,在物質上已為提高脫貧標準創造了條件。三是加大政府配套投資,降低農村水電收費,取消一些限制消費的政策措施。四是採取減免稅等措施,切實提高農民收入。五是擴大就業,增加城鎮居民收入。

    高檔商品與適用商品的關係。從全國來説,擴大適用商品是擴大內需的重點。而從城鎮來説,重點要擴大住房、汽車等高檔商品消費,推動市場發展。住房與汽車的産業鏈都較長,可以帶動相關行業增長。國外有關資料顯示,每人平均GDP800至1500美元是住房消費高速增長期,轎車也在這個發展時期進入普通家庭。從實際情況看,目前汽車、住房已成為新的消費熱點。

    總之,我國擴大內需潛力巨大。我們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深化對擴大內需方針的認識,充實擴大內需政策的內容,提高政策實施的效果。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文匯報》 2002年3月11日

    


蕭灼基委員:擴大內需要解決六個方面的問題
從車與房看擴大內需
擴大內需:大國的戰略抉擇
下調利率,刺激內需
經濟學家劉國光、魏傑、李曉西談擴大內需
“動感之都”動起來——香港以旅遊業強力刺激內需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