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歐洲不再是夢

    幾天前,在布魯塞爾近郊的拉肯宮,歐盟15國首腦通過了《拉肯宣言》,吹響了歐盟一體化向更深層次發展的進軍號角。表面看來,《拉肯宣言》除為建立歐盟制憲籌備委員會做了具體規定外,其他實質內容似乎不多,倒是圍繞歐盟建設和前途提出了眾多問題。但是,將於明年3月1日正式啟動的制憲籌委會如果能夠對《拉肯宣言》中的問題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那麼,《拉肯宣言》帶給歐盟未來的變化將是難以估量的。

    當今世界的一支勁旅

    兩個世紀前,那個在歐洲叱吒風雲的矮個子將軍拿破侖曾經提出,要實現“歐洲偉大人民的聚合與聯盟”。二戰以後,英國首相丘吉爾也提出,歐洲需要建立“某種類似于歐洲合眾國的東西”。

    時鐘轉到21世紀的今天,歐洲的先驅者們提出的設想尚未成為現實,但由15個成員國組成的歐洲聯盟正逐步接近這個目標。驅車跑在歐洲高速公路上,一不小心你就會連跨幾國,而能夠提醒你已經進入另一國度的惟有那橫在路中間、現已作廢了的邊檢站和立在路旁的界碑。歐盟15國的政府各部部長在一起開會、研究問題已是家常便飯,好像是在談本國的事情。在各成員國部長的日程表上,到布魯塞爾歐盟總部開會可能要佔相當的位置。

    當今世界,歐盟已成為國際舞臺上一支不可輕視的力量,在聯合國、在八國首腦會議上,在世界的很多熱點地區,歐盟都作為一支獨立的力量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在震驚世界的“911”事件中,歐盟的表現更為突出。就在紐約和華盛頓被襲、美國全國上下大喊報復的時候,歐盟看到了其中的危險,認識到如果不及時勸告美國謹慎從事,世界有可能由於美國的過度反應而陷入更大的混亂,難免真的出現世界“兩種文明的衝突”。於是,歐盟在極短的時間內連續出招,歐盟輪值主席國和各大國領導紛紛到華盛頓,傳遞著一個共同的資訊,就是要保持冷靜,不要將恐怖分子與廣大阿拉伯國家人民混為一談,從而避免激起西方國家同阿拉伯世界的對立情緒。歐盟還主動奔走于各阿拉伯國家之間。歐盟的這番外交活動對提醒美國起到了作用。

    歐盟經過50年的發展,從1951年的“歐洲煤鋼聯營”、1957年的“歐洲經濟共同體”起步,前後經歷了四次擴大,成員國從最初的6個增加到今天的15個,其一體化程度之高是世界任何一個區域性組織都無法相比的。經濟的高度一體化也帶動了歐盟政治一體化的發展。目前,歐盟正在朝建設成有“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努力邁進。尤其是作為歐元區國家惟一官方流通貨幣的歐元現鈔,即將正式進入流通領域,將給歐盟公民乃至世界帶來強大的衝擊。

    “吵嘴文化”伴隨一體化之路

    歐盟發展至今曆經坎坷,每前進一步都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凝聚著戰後歷代歐洲政治家的心血。從被譽為“歐洲之父”的法國人讓莫內到現在歐盟各國的政治家,他們在推動歐洲聯合事業的發展中克服著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歐盟的發展史就是遵循著危機、妥協、前進、再危機、再妥協、再前進的“規律”進行的。

    記者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在從事歐盟報道的過程中,參加了歐盟許多首腦會議和部長理事會,目睹了歐盟經歷危機、克服分歧的眾多場合。1991年12月9日,在如今廣為人知的馬斯特裏赫特首腦會上,與會各國首腦在談判《歐洲聯盟條約》的過程中曾有過激烈的爭執,以致會議一度陷入僵局,悲觀情緒籠罩著整個會場。但會議在最後時刻,由於當時的法國總統密特朗和德國總理科爾的全力推動,終於峰迴路轉,《馬斯特裏赫特條約》得以誕生。多年來,歐盟的一個個重大決定,幾乎無不經過艱苦的談判。多少個不眠之夜,來自不同成員國的決策者為一體化的事業爭而不惱、吵而不散,形成了歐盟內部政治生活中一種特殊的“吵嘴文化”。就是這種特殊的“文化”賦予歐盟極大的生命力。作為各自獨立的主權國家,各成員國都盡力維護本國在歐盟內的利益,但在爭取最大利益的同時又知道適可而止,該妥協時就妥協。多年的磨合營造了歐盟內部的這種特殊工作氛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一體化事業帶頭人。這是歐盟所以在艱難中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個根本原因。

    經濟巨人、政治矮子

    幾十年來,歐盟經過實施關稅同盟、共同農業政策、歐洲貨幣體系、內部統一大市場等措施,其經濟一體化已達到空前的水準。即將在歐元區12國進入流通領域的統一貨幣———歐元將使歐盟的經濟一體化再次發生“質”的飛躍。這將使歐盟公民對歐盟的認同感産生根本的變化。歐盟內部目前存在一個奇怪的現象:儘管歐盟在國際上的影響不斷增強,但歐盟公民對歐盟的“認知感”卻無法令人滿意,歐盟機構和普通百姓間的“距離”還很大。不過,樂觀的人士估計,隨著歐元的流通,普通公民的這種心理“將發生變化”,對歐盟的認同感將會大大提高。當歐元區公民在進行跨國旅遊或從事商務活動不再為兌換貨幣而蒙受損失和浪費時間時,一體化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就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歐盟在百姓中的“人緣”就會得到改善。這將使歐盟這個“經濟巨人”的地位更加鞏固。

    然而,在政治方面,歐盟的一體化就要大大遜色了。多年來,歐盟為沒有一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而遺憾,在世界外交舞臺和重大熱點問題上難以“用一個聲音説話”,使之在國際舞臺上難以發揮和其經濟地位相稱的影響。歐盟近年作出了不少努力,以求改變“經濟巨人、政治矮子”的形象,並取得了一些成績。尤其是今年以來,歐盟在“911”事件等國際場合的突出表現,給國際社會留下了深刻印象。但總的來看,歐盟政治一體化還有不少路要走。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國利益有別,在外交和防務等重大問題上的“一致通過”決策機制阻礙了歐盟採取共同立場,形成了在重大國際問題上常常各行其是的局面。

    眼下,歐盟正面臨著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大,在13個申請國中,歐盟已同12個國家開始入盟談判,預計明年底將可以和大部分申請國結束談判進程,2003年即將本著“成熟一個、吸收一個”的原則開始擴大。面對如此大規模的擴大前景,歐盟如果不對現行機制和決策程式進行改革,擴大後的歐盟將在政治決策上處於更加困難的境地。剛剛通過的《拉肯宣言》就是要在歐盟擴大前提出歐盟深化內部機制改革的設想,改革決策機制,為歐盟的未來發展方向設計遠景藍圖。

    歐洲防務任重道遠

    歐盟政治上如此,防務方面的道路同樣遙遠。普遍的看法是,在可預見的將來,歐洲的防務還離不開北約。從20世紀50年代歐洲試圖建立防務共同體的計劃夭折到現在,建設一支獨立的防務力量一直是歐洲政治家的夢想。但現實使歐盟認識到,在目前情況下,歐洲的防務還離不開美國。歐盟兩年前決定要在2003年組建一支6萬人的軍隊,這是歐盟在波黑和科索沃等危機中一次次地痛定思痛後作出的決定,其使命就是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具備在歐洲維和與處理危機的能力。這是歐盟在加強防務方面邁出的一大步,但離獨立承擔歐洲防務的前景還相差很遠。

    在幾天前的拉肯首腦會議上,比利時外交大臣米歇爾曾在第一天會議中間興奮地向記者宣佈,首腦會議決定向阿富汗派出一支由歐盟成員國組成的維和部隊。米歇爾認為這將是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先例”,是歐洲防務的喜人進展。然而,就在各大通訊社搶發此消息的同時,法、英等國發言人又先後出來糾正米歇爾的講話,稱歐盟不會以其名義派出維和部隊,向阿富汗派遣維和力量僅僅是各成員國的事情,給輪值主席國比利時的外交大臣迎頭潑了一桶冷水,害得米歇爾不得不在後來很不情願地為自己造成的“誤解”承擔責任。這個首腦會中的插曲説明,歐盟在共同防務建設上面臨著多麼艱巨的任務。

    目前各國體制不會改變

    對於“歐盟向哪去”這個問題,就連歐盟成員國內部也還處於討論階段,沒有形成清晰的思路。《拉肯宣言》宣佈成立的制憲籌備委員會就是要致力於回答有關歐盟前途的諸多問題,拿出方案,供成員國在2004年的政府間會議上討論決定。不過,在可預見的將來,歐盟成員國的各自體制將不會隨著一體化的進程而改變,民族國家的形式仍將繼續存在。歐盟將以“聯邦”或者“邦聯”的形式繼續一體化的進程。也許,在將來的某個時候,歐盟委員會主席將通過普選的方式産生,而不像現在採取指定的辦法。比利時首相費爾霍夫施塔特在拉肯宮首腦會議上指出,制憲籌委會在討論歐盟未來的諸多問題時將沒有“禁區”,任何意見均可發表。

    關於歐盟未來的討論將隨著明年3月制憲籌委會開始工作而熱鬧起來。但不管將來歐盟以何種形式發展,一個將囊括近30個國家的“大歐洲”正隨著歐盟的擴大向世界走來,歐洲先驅者們的夢想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環球時報》 (2001年12月21日第三版)


歐盟如何去建“歐國”
波蘭入盟談判峰迴路轉
歐元亮相十二國
歐盟首腦會議通過《萊肯宣言》
從歐盟“東擴”透視歐洲未來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