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約翰內斯堡“地球峰會”看南北關係   
王和興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簡稱“地球峰會”),于2002年9月4日在南非的約翰內斯堡落下帷幕,會議通過了《執行計劃》和作為政治宣言的《約翰內斯堡可持續發展承諾》。這是繼1992年在巴西裏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之後,世界各國首腦和有關人士再次聚會,審視十年來可持續發展的新情況、新變化,制定今後世界發展的時間表。

    會前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

    這次以“拯救地球、重在行動”為宗旨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是本世紀迄今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會議。與會國家達192個,包括104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共有17萬名代表。出席的會議既有法國總統希拉克、英國首相布萊爾、德國總理施羅德……,也有來自發展中國家的77國集團等。從出席會議的各國領導人和會議討論的議題來看,這次會議堪稱為一次重要的“南北對話”。

    會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以及德國前總理施密特紛紛撰文,號召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同舟共濟”,“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許多國際機構和非政府組織(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經社事務部、世界銀行、以及世界自然基金會等)發表研究報告(或提前出版),指出目前開發全球自然資源的方式不利於長期保護地球環境,呼籲各國領導人為子孫後代著想,在開發全球自然資源方面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美國《時代》週刊還推出“環保世紀”特刊,配合這次“地球峰會”。

    化承諾為實際行動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世界首腦會議通過的《21世紀議程》,確立了250多條各式各樣的行動建議,包括如何減少浪費性消費、消除貧困、保護大氣層、海洋和生物多樣性,以及促進可持續農業的詳細建議。這是第一份可持續發展全球行動計劃。約翰內斯堡“地球峰會”首腦會議就是要求各國採取具體步驟,執行和落實《21世紀議程》的各項指標。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會前指出,《21世紀議程》是一個好的行動綱領,至今還是有效的,現在需要的是行動,將《21世紀議程》變為現實。約翰內斯堡會議期間,代表們就大會主要文件《執行計劃》進行了廣泛磋商,並取得了一些共識。例如,與會代表對化學物質對環境所造成影響的行動計劃草案達成一致,該計劃提出到2020年將化學物質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值”。這項由歐盟和77國集團提出的計劃也得到了美國的支援。77國集團、歐盟、以及由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組成的集團,在磋商中立場都有所鬆動。會議的另一項重大突破,是一致同意在2015年以前把全球絕大多數漁業資源恢復到正常水準。會前,歐盟15個成員國集體批准限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京都議定書》,表明歐盟及其各成員國願意履行對解決全球關心的環境問題所做出的承諾。因此,可以説,21世紀在維護全球生態環境能否取得成效,關鍵不在發達國家的承諾,而是發達國家採取的行動。約翰內斯堡“地球峰會”開了一個好頭。

    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夥伴關係”

    據報道,大會收到來自各方的218個“夥伴關係”項目倡議。“夥伴關係”作為大會的一個鮮明特色,受到廣泛關注。

    隨著各國政治、經濟生活聯繫日益密切,國際社會的相互依存顯著加深,尤其是生態環境問題。環境作為地球的生命支援系統,公認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北方、南方之分。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形勢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上正由不平等往來轉向對等合作。早在2002年初聯合國發展籌資國際會議發表的《蒙特雷共識》就已指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應該建立一種新的夥伴關係,全面落實聯合國《千年宣言》所規定的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約翰內斯堡“地球峰會”再次提出“夥伴關係”的設想,並與約翰內斯堡政治宣言和《執行計劃》一起,被視為本屆會議的三大成果。聯合國副秘書長尼達德塞指出,“夥伴關係”是落實本次大會文件精神的重要體現。

    “夥伴計劃”基本上得到了發展中國家的認同,但大多數持謹慎態度,主要是認為美國等發達國家之所以熱衷於“夥伴關係”,真正用意是為了逃避政府應當承擔的責任。目前世界上出現的共同性愈來愈多,而且這些問題非單個國家或僅幾個發達國家所能解決,必須靠全球範圍內所有國家(不分國家大小,也不分國力強弱,更沒有南、北之分)聯合行動、共同努力,才能收到成效。保護全球環境同樣也離不開發展中國家。因此,可持續發展“夥伴關係”符合時代潮流,是今後南北關係的發展大趨勢。

    美國是改善南北關係的主要障礙

    “地球峰會”召開之前,美國總統布希就決定不出席這次會議,由此遭到社會輿論的抨擊。非政府民間團體指出,這是布希總統退出《京都議定書》後又一次失信于國際社會的行動,表明其仍堅持頑固立場,是“美國政府的短視行為”。

    《京都議定書》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通過的。議定書規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間,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平均削減52%,其中美國削減7%。美國依仗自己的經濟、軍事實力,居然于2001年宣佈退出《京都議定書》,從而引起全世界的譴責。與會代表指出,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卻也是最大的污染國,它只顧自己的發展,不想承擔相應的義務,是極不負責任的。甚至連歐盟和日本代表也批評美國不簽署《京都議定書》和拒絕設定解決某些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時間表。

    在一系列大會討論的議題上,美國都與其他國家“對著幹”。發展中國家試圖從西方國家那裏獲得更多的援助,進入更大的市場。但美國拒絕制定任何形式的新援助目標和時間表。歐盟希望到2010年全球15%的能源都來自可再生資源,美國則表示反對制定任何目標。在全球普遍關注的水資源問題上,以歐盟為代表的國家同意制定一個具體的時間表,美國也表示完全反對。

    會議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首腦會議上發言,多次遭到與會代表打斷,最後鮑威爾悻悻地離開舞臺。這一幕充分表明,可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的共同希望,任何企圖阻撓和拖延都是徒勞的。

    分歧與矛盾難以消除

    保護全球生態環境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21世紀面臨的共同課題。為此,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聯合國召開了一系列國際性會議。發展中國家要求發達國家承擔更多的維護世界環境問題的義務,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增強其保護環境的能力。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雖然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許多問題上取得了共識,但是大會通過的《21世紀日程》只是意向性文件,採取的具體行動並沒有落實。

    對於履行《21世紀日程》保護地球生態環境,從約翰內斯堡“地球峰會”可以看出,南北矛盾依然圍繞著貧困問題展開。南非總統姆貝基在開幕詞中明確指出:“一個多數人貧窮、少數人繁榮的人類社會被貧窮的海洋所包圍,是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發達國家曾在1992年環發大會上表示,將把對發展中國家的開發援助提高到國民生産總值的07%。但是,截至2002年,發達國家所提供援助僅為國民生産總值的024%。在預備會議上,發展中國家抨擊説:“發達國家沒有兌現承諾,應當制定實現目標的期限”。發達國家反駁説“制定期限是不現實的”。發展中國家在援助問題與發達國家的分歧,還表現在援助條件上。發達國家宣稱,考慮對發展中國家援助的前提是發展中國家實行內政改革。不言而喻,發達國家仍堅持把發展援助與“人權”、“民主”掛鉤。

    這次“地球峰會”本來不是討論貿易問題的會議。然而,發展中國家希望利用這次各國首腦聚集一堂的機會,表達在制定貿易規則問題上的態度。發展中國家認為,為了根除導致環境惡化的貧困問題,發展中國家需要發展經濟;為此,在制定貿易規則時應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重申,擬定的《執行計劃》不會超過《多哈宣言》的範疇。另外,在“地球峰會”討論農業問題時,發展中國家還抨擊發達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指出“美國在多哈會議後不久便通過了農業法案,增加政府對農業的補貼,這是一次大倒退”。

     看來,解決南北矛盾、緩和南北分歧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決非是一兩次國際會議所能完成的。但至少可以説,約翰內斯堡“地球峰會”為緩和南北矛盾前進了一步。

    (王和興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網2002年9月6日


全球可持續發展任重道遠
地球峰會閉幕
大會通過《執行計劃》
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留下了什麼
地球峰會救得了地球嗎?
地球峰會談判代表就環保和減貧達成一項協議
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峰會開幕
地球峰會:美國成為“眾矢之的”
可持續發展會議期望——拯救地球的未來更需要行動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