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北大實驗班 本科導師“導”什麼

    ■理論上,大學教師都應該是學生們的導師;

    ■導師不僅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論文,還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學術精神培養;

    ■如果有了明確的教師答疑制度,有沒有導師都不重要——

    2001年,北京大學以老校長蔡元培的名字設立本科教育和教學改革計劃,並開設實驗班。實驗班的200多名學生進校時不確定專業,他們在進行基礎學習2年後,在導師幫助下確定所學專業。在這個稱為“元培計劃”的方案中,“導師制”特別引人注目。“北大給本科生配導師”,這個消息,在校內外被“炒”得沸沸颺颺。

    一年多來,“本科導師”仍是人們的話題。他們是怎樣工作的?他們給學生們解決了哪些問題?

    導師“導”什麼

    大學老師的職責有兩個,就是對學生進行基礎訓練,並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北大“元培計劃”負責人、由北大校長許智宏第一批聘任的本科導師朱青生認為,理論上,凡是對學生進行培養的大學老師都是導師。

    很多人認為,指導學生完成學位論文的老師才是導師。朱青生説,即使從這個意義上説,本科生原本也是有導師的,因為本科生同樣要完成學士學位論文。只不過博士生、碩士生的導師是入學前就已明確的,而指導本科生完成論文的導師要到本科學習將結束時才被確定。

    很顯然,北大“元培計劃”所指的本科導師與以上所説的這兩種“導師”都不同。這裡所説的本科導師,不光指導學生完成學位論文,還要指導學生進行全面的研究,發現學生的潛力,推進學生的學習,幫助學生選擇方向。可以説,本科導師的責任是塑造一個人,特別是塑造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學術品質。本科導師制,不僅是給本科生採取了一些碩士博士生的培養方法,不是博士、碩士學習階段的提前,而是老師對本科學生的全面跟蹤指導。

    本科導師制與北大實行的學生自由選課學分制緊密相關。實行自由選課學分制,首先要讓學生盡可能多地認識老師和所設置的課程。在北大,這被稱為統選課。就是指學生不限專業,而且特別要選擇一些跟自己專業不相關的課進行學習。對“元培計劃”的學生來説,這更是確定自己學習專業的一個過程。在美國,有人稱之為課程超市。在不同的課程和老師之間,學生自己選擇,進行比較,不同風格和學識的老師之間難免出現學術衝突,也由學生自己判斷、取捨。

    朱青生教的是藝術史專業,學生可能會從別的專業轉過來,也會從他的專業轉出去。他對有興趣學習本專業的學生提出參考意見,對一些有潛質的學生也做一些動員工作。“元培計劃”的20多名導師都是這樣工作的,學生有機會跟各個專業的導師去談。但是,最終決定是否選擇某一專業要受很多方面的影響。自由選課學分制讓學生對專業有了“眼見為實”的真切體驗,而導師則是設立在專業大門前的路標。

    不是為了培養自己的接班人

    朱青生強調,導師不能只培養自己的接班人。導師的科學精神、誠實認真的態度,以及他對學術的要求,都會對學生産生影響。但是不是導師直接影響到學生為人處世的態度?不一定,而且我們也不提倡這樣做。教書育人中間,對過分強調老師對學生人格的影響是不利的,其結果往往變成學術思想上的“近親繁殖”。在導師制的前提下,更要強調學生的獨立人格和科學精神。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思考,“吾愛真理甚于吾愛吾師”。一個好的教師不是培養自己的接班人和學術的後繼者,而是培養學生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一個有判斷能力的人,一個有反省能力的人,從而在社會上承擔他應該承擔的使命,而不是完成教師給他的任務。導師是學生精神的培養者,導師應該指導學生提出問題,做出研究,學到學習的方法。學生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堅持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不必強調學生必須聽導師的話。

    朱青生説,一個學期下來,有3000—4000人聽過他的課,其中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以及部分教師。但最後選定這個課程進行學習的人只有千分之一。然而,藝術對廣大學生潛在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尤為重要的是,“元培計劃”的導師都是各學科的資深教授,他們通過這個實驗,要總結和調查學生的情況,來給學校的改革、校長的決策、學科的制定和課程的設置提出相應的參考意見。應該説,本科導師是本科教學改革的一個突破口。

    每個大學教師都應該是導師

    本來本科生在學習中需要指導的話,並不需要一個特定的導師,因為每一個教他課的老師都是他的導師。但是,目前大學中普遍沒有教師答疑制度,學生有問題,往往沒有老師給他解答。“元培計劃”的學生都處於大學1、2年級,他們往往不知道該學什麼,不知道該怎樣學習,不知道怎樣完成從中學到大學的轉換。朱青生説,如果一個學校裏面的每個老師都很負責,就不需要導師制;現在,不是老師不負責,而是沒有這個制度。

    按慣例,研究生有明確的導師,他們有了問題,可以隨時得到導師的指導和幫助。而本科學生數量更多,在完成中學到大學的轉換過程中,有更多的問題需要人來解答,有人懷疑本科導師能否支出時間來應付學生們可能顯得比較“初級”而龐雜的問題。朱青生説,按道理來説,每個學生都應該有權利找老師問。我們現在有20多個導師,管200多個學生,每個學生的問題分配到每個導師的名下,並不是那麼多。而這種導師,學生們太需要了。

    至於本科導師的推廣方式,朱青生認為很簡單,就是要形成制度,讓每個老師都有固定的答疑時間。他説:“如果有了明確的教師答疑制度,有沒有導師都不重要。”

    朱青生的答疑時間一般要在一個月前預定,如果並不是一個人的問題,他就請一些同學來旁聽。如果等候的人比較多,他還找一些書給學生們看。這種形式類似于醫院中的候診。他説,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擴張這個辦法,請一些助教來完成答疑,並形成網上的答疑制度。如果這個制度固定下來了,那麼每個大學教師就都真正成了導師。

    《光明日報》 2003年1月09日

    


北大二十余教授"降級" 近百教師被"高聘"
中學生可自選導師 北京八十中改革教學方式
北大將對本科生進行“通識教育 試點不按專業招生
北大本科生試行導師制 明年將在新生中全面推行
學生自掏8000買"筆電"實驗班是否貴了點兒
福州大學本科實行導師制
中國名校批判之師之尷尬
當心,博導多了不值錢
京城“重點班”大比拼
全國理科實驗班今天開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