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二十余教授"降級" 近百教師被"高聘"

    據《文匯報》報道,北京大學去年全校有20多名教授在受聘時被“降級”,與此同時近百名教師在崗位職務上被“高聘”,這是該校年度日前舉行考核與崗位聘任工作時傳出的消息。北大人事部部長周岳明表示,按照該校實行的“九級崗位聘任制”,教授須“有為”才能“有位”。

    對教授“降級”的正確提法是“崗位調整”。據介紹,為了完善人事管理制度,1999年9月北大正式推出了以“淡化身份、競爭上崗、擇優聘用、能上能下”為核心的“九級崗位聘任制”,即將所有崗位分為A、B、C三類共九級,A類崗位為校級關鍵崗,B類為院係重點崗,C類為基礎崗。9級崗位的全年津貼分別為3000元至50000元不等(不含基本工資等),第1級和第9級的津貼相差近17倍。過去3年中,北大每年都有一批教師“高職低就”或是“低職高就”。

    教授被“降級”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受聘者沒有完成或沒有能力完成指定任務;二是由於任務變動,受聘者完成原有任務卻沒有申請到新一輪任務,或是本單位的工作任務有變動,這不屬於個人原因;三是由於體制內的競爭,在有限的額度下儘管受聘者的任務完成得也不錯,但新人的表現更出色。

    “九級崗位聘任制”的實施在北大並非一帆風順。據了解,該制度推出的第一年,學校專門成立的申訴受理調查委員會接到100多起投訴,其中不乏是受“能上不能下”觀念影響的案例。以後接到的投訴逐年遞減,從40多起減到20多起,2002年不到10起。新的人事制度不但日趨規範,而且已經受到了北大教師的認可。近年來,高校傳統的人事制度受到了巨大的挑戰,在教育部的牽頭下各高校展開了用人制度的改革。在“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用、嚴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則下,高校各顯其能,摸索出了種種有利於青年人才、高層次人才發揮才幹的道路,為師資隊伍建設和打造良好學術氛圍奠定了基礎。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試行的“九級崗位聘任制”就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誕生的,如今大多數高校基本都已採用了這種新的人才管理制度。 

    新華社 2003年1月06日


北京高校爭聘“海歸”教授
清華教師職務聘任 不給本科上課不能當教授
百萬年薪教授帶來什麼 清華大學:"物超所值"
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先生耄耋之年再獲殊榮
性教育教材要有針對性——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會會長高德偉教授談性教材現狀
文匯報:有關專家呼籲——教授天職在講臺 授課還須講品質
中國青年報:一大學生對教授們的呼籲——你們別再"蹺課"了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