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擇校生高考“摔跟頭” 名校濫擴濫招露弊端  

    9月4日《中國青年報》刊發“新聞觀察”,剖析高中擇校生高考摔跟頭的怪現象,值得全體家長和教育界人士關注。

    安徽省2002年秋季高考增加招生計劃近兩萬人,錄取比例首次突破60%。就在普遍增招的大好形勢下,很多擇校生卻“不約而同”地沒有考出好成績:《合肥晚報》近日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全市某普通高中3年前外出借讀40余人,今年高考無一人考入大學本科。一中學有60余人在名校借讀,今年僅有1人達到本科線。另一所普通高中某班學生中,兩人去外校借讀,今年的高考成績僅為315分和319分(滿分750分),只能上高職……相反,3年前與自己成績相當的同學在條件一般的母校就讀,卻考出了好成績。

    擇校生普遍在高考中摔了跟頭,令花了鉅資的家長們惋惜不已,困惑不已:花錢買了個好的教育環境為何不出人才?筆者身為教育管理人員,近水樓臺地知道這樣3件事,可能有助於解除廣大擇校生家長的疑惑。

    一、名校的師資條件並不如想像的那麼好。今年暑期,筆者所處的鄉鎮有幾位教師要求工作調動到當地的一所重點高中去。他們都是初中教師,工作時間不長,在初中校還算不上骨幹。因為這所重點高中今年高考成績好,擇校生蜂擁而至,急劇擴招增容廣募各科教師。另外,因為教師流動的閘門大開,該校的不少知名教師又有不少流入更有名的重點學校去,出現了不少空缺。上面的幾位教師在沒有考試、沒有試課的情況下就被錄用。經了解,才知道今年暑期鄉鎮初中教師流入重點高中的不止我們一鎮,其他鄉鎮也不少。就這等師資品質,想教出好而多的人才,難!“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如今的名校師資狀況是:成名即走,平庸來充。把希望全部寄託在名校師資上的家長和擇校生,怎能不摔跟頭?

    二、名校的升學率並不如公佈的那麼高。筆者朋友的孩子今年中考成績不理想,被一所普通高中錄取。他望子成龍心切,托關係,走後門,交了萬餘元“捐資助學”款給一所名校,卻被告知這是借讀,學籍放在教育局代管,一學年後看成績決定是否申請學校的正式學籍。朋友躊躇了,學校為了挽留他,就向他透露:那些委培生、擇校生、並軌生什麼的,學籍都是教育局代管,反正不落空,有什麼擔憂的?聽此話,筆者開始懷疑名校宣傳的升學率了。而一位普通高中的校長在招生時揭露:重點高中在計算升學率時,並未把花錢擇校、委培的學生算在內———除差算好,只落錢財,誰都別信他們那一套!由此,我醍醐灌頂,名校的光環在我心中漸隱。

    三、名校的重才意識並不如他們説的那麼強。一所學校的“狀元”,分數達到當地名校的並軌生分數線,要交學費4900元。但他家境貧寒,無法籌出這麼多錢。到名校申請減免一些,被斷然拒絕。一所普通高中的校長得知此事,登門勸説:“你是本地的‘狀元’,但到名校算不上什麼,當然不會減免你的費用。你到我校,學雜費全免;你又是我校的尖子生,自然要受到老師的垂青,幾年後肯定成為大學生的……”雖然是宣傳的口吻,但也不乏道理。名校的一個教室少則五六十人,多則七八十人,教師怎麼顧得了這麼多學生?那些成績並不冒尖、學籍不在校內的學生當然被“另眼相看”。名校不顧班額和師生配比濫招學生,哪是重“才”,分明是重“財”嘛!

    俗話説“人多沒好湯”,名校的濫擴濫招,客觀上使本校的師資品質下降,教師的生均投入偏低,給擇校學生創造的也並不是良好的教育環境。因低分入學、花錢入學,學生本能地産生了自卑心理,與家長畸高的期望值差距太大,容易導致孩子産生變態心理。由此,我要提醒廣大學生家長,多花錢為孩子擇校未必是好事,各地擇校生紛紛摔跟頭,而沒有擇校的同等次學生卻榜上有名,便是有力的證明。

    

    人民網 2002年9月6日


捧歪了的“狀元”什麼都不是
誰是“高考卷調包案”幕後的手
大學入學通知書遲到一年 臨沂考生欲哭無淚
誰是“高考卷調包案”幕後的黑手
希望工程形象代表“大眼睛”今年考上安徽大學
河南省高招“末班車”昨日啟動
奧校熱衝著保送而來? 別讓奧賽與高考掛鉤
廣東:貧困狀元謝絕商業炒作今赴上海求學
廣西二次高考開始 9萬考生再進考場
湖南高考狀元:我曾因為興趣而從北大退學
專科單獨考試 廣西9萬學子備戰二次高考
專科單獨考試 廣西9萬學子備戰二次高考
旅美華僑周鎮華資助3位高考女狀元
11位高考“狀元”昨匯聚南京談成功“秘訣”
專科二段昨起錄取顯示--專科考生怎麼不願出省?
石家莊出臺新政策 中考嚴禁招考“擇校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