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作弊還是正當行為? ETS總跟中國考生過不去  

    8月7日,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TS)在其官方網站公告,鋻於亞洲部分地區GRE考試的安全性出現問題,重新啟用紙筆測試方式,取代電腦自適應測試。

      ETS做此決定的直接原因是,調查發現,在中國大陸和南韓發現數個交流GRE考試經驗的網站,上面貼有GRE考生記憶的現有題庫中的大量題目。國內一家媒體認為,中國學生這種不遵守考題保密協議、上網交流“機經”的行為,不僅毀了自己的信譽,也將機考的方便丟掉了。同時,多家國內媒體和新聞網站紛紛指責ETS此舉有失公平。即將準備考GRE的考生則多顯得無奈,部分考生已經被迫更改計劃,參加明年的考試。

      ETS此舉影響巨大,不但每年5萬多名亞洲考生的正常測試受到影響,而且正如考生指出的,北美高校可能會因此對中國和南韓申請入學的考生形成“偏見”。

      其實,中國考生的高分現象早就引起過ETS和北美高校的注意。而長期以來,國內媒體多認為,中國學生的勤奮和高超的應試教育訓練才是高分的根源,眾多有經驗的輔導學校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高分本身並沒有錯。生長在應試教育環境中的中國考生,幾乎對任何考試都以高分作為衡量自身能力的尺度。而考得GRE高分,則意味著有更多機會獲得全額獎學金。

      儘管中國考生勤奮、聰明、善於考試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部分考生不守信譽,不遵守考題保密協議,最終成為這次ETS發難的直接原因。正如媒體指出的,ETS作為一家商業性的測試機構,自然承擔著完善題庫、堵塞漏洞的責任。但是,遠水不解近渴。完美的電腦自適應測試需要高額研發費用和大量時間,而且測驗技術的發展目前還處於瓶頸期。遇到中國考生成績異常這類事情,ETS本已疑心重重,偏偏調查結果又發現網站大量泄題,因此它只能臨時抱佛腳,緊急改回紙筆測試。但此舉既損害了大批無辜的亞洲考生,同時也有損ETS自己的權威,只能算是一個下策。

      但如果因此就不談考生的責任,顯然同樣有失公平。在國內大批GRE考生中,其實不乏投機取巧者。國內媒體的報道和筆者了解的情況都證實,GRE考生通常會拼命擠在月末參加考試,因為GRE的題庫通常在每月初有比較大的更新。選擇月末考試的好處是能夠最大限度地研究記憶“機經”網站上貼出的題目,那都是在月初和月中考試的 G友“熱心貢獻”的。從這個角度看,題庫更新速度慢的確是GRE題庫的一大漏洞。恰恰是這個漏洞,暴露了考生的不誠實與投機心理。而這一切,在ETS看來,是明顯的集體作弊行為。

      另外,利益衝突導致矛盾,國內的培訓機構和培訓公司所起的作用很微妙。英語培訓市場一度被稱為“暴利行業”,吸引了眾多的商業性培訓公司和機構參與角逐。在客觀上,這些公司和機構幫助考生提高了語言能力和考試分數,但同時,逐利的商業本性決定了它們只注重考生的高分,而不在乎使用什麼樣的手段。這對ETS來説,顯然難以接受。它當然希望培訓機構和考生都能循規蹈矩,在合理合法的範圍內提供服務和參加考試。但是,到目前為止,雙方在利益上的衝突決定了他們的觀點存在嚴重分歧。如果雙方繼續各走各路,ETS與這些商業培訓機構和考生之間將存在長期的衝突。   無疑,ETS絕不允許自己的權威遭到質疑,它一定會採取更有效的措施制止作弊行為。而中國的考生和培訓機構,由於“不良記錄”,將會長期受到ETS的“特殊照顧”。每一次這種照顧,都將給中國考生造成新的損害和不便。培訓機構和考生在爭取維護自己正當權益的同時,是否應該認真反省一下,我們所認可的正當行為,是否同樣得到其他人的認可呢?

    

    《中國青年報》 2002年8月16日


ETS副總裁:在中國暫停GRE機考是為維護考試信譽
關於在中國恢復GRE筆考的説明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中國學生
誠信價幾何?——GRE停止機考的隨想
GRE機考為何喊停 不守協議自吞苦果
GRE停機考改筆試 新東方將調整教學計劃
GRE機考何時恢復未定 每年影響5.5萬名亞洲考生
GRE部分考生放棄今年考試 備戰明年的筆試
ETS副總裁解釋暫停中韓GRE機考原因
考分重拾信譽 GRE回歸紙考福兮禍兮如何説
GRE成績平均上升100分 "機經"毀了考生信譽
美國ETS宣佈GRE停止機考中國學生反應平靜
GRE董事會致美國各研究生院院長的一封信
有關人士透露:GRE機考停止原因是透題嚴重
中國GRE GENERAL機考暫停 11月和明年3月紙考
海南省65名違規高考考生被取消單科或全部成績
作弊猖獗 平頂山市一次考試竟發現548名“槍手”
咸陽公安表示對高考作弊案將一查到底
河北張家口一考生作弊敗露竟毆打威脅監考老師
3000元上本科 追查山東"助考公司"
北京高考沒有尋呼機手機作弊
質問央視節目《跟蹤高考作弊公司》
焦點訪談:追查山東濰坊高考作弊者
教育部:對高考舞弊者將建“舞弊檔案”
北大將出臺《考試條例》"考試後作弊"受嚴懲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