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長學到了什麼  

    為期10天的中外大學校長論壇,7月31日落下了厚重的帷幕。10天來,中國大學校長同國際著名大學的校長同臺演講,當面切磋,雖身在京郊,卻如同一覽世界。

    “啟迪領導智慧,憧憬大學未來”,這句寫在會標下面的話,不僅詩意地道出了論壇的初衷,也概括了大學校長的心得。

    啟迪:大學發展要有新思路新突破

    “這樣的研討和交流,遠比出國考察收穫大。”這是許多中方校長的共同體會。他們説,論壇使他們進一步明確了高水準大學成功的普遍特徵和大學校長的使命。

    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在閉幕式上充分肯定了論壇的意義。她説:各位校長通過10天緊張的研修,了解了世界著名大學校長管理和領導大學的比較成熟的經驗,對在新世紀、新階段落實江澤民同志關於“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的要求,制定各個學校新的改革發展規劃,開闊了視野,啟迪了智慧。

    周濟副部長在總結講話中,稱本此論壇是中國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高等教育如何走向世界,這是校長們長期思索的問題。北大校長許智宏教授説:走向世界,其中包括積極開拓國際交流渠道,廣泛開展大學之間的國際合作,實現各國高等教育的資源共用。這並不表示地區化和民族化失去了重要性,相反,只有把兩方面融合起來,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思路在交匯時愈見清晰,智慧在碰撞中産生火花。同濟大學校長吳啟迪教授對記者説,論壇給她的啟迪是:大學必須要有總體規劃,大學校長要站得高、看得遠,又要有具體目標。

    一所大學如何定位,直接左右著大學的整體建設方向。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校長加伯利埃爾于傑在論壇上道出了學校成功的秘訣:別的大學能做的巴黎高師不做。就這一點,許多中方大學校長認為,我國還是窮國辦大教育,投入大學的資金有限,我們更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東北師範大學校長史寧中教授説:大學的定位並不代表學校的品質,每一個層次的大學都可培養出高品質學生。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樊明武教授深有感觸地説,大學在從事學術研究的同時,別忘了研究一下自己。

    憧憬:創建世界一流要有民族自信

    “世界一流大學”,恐怕是此次論壇出現最多的一個詞彙。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陳乃芳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不是只有綜合性大學才能成為一流大學,在某一個學科領域很出色,也可以成為一流大學,就是牛津、哈佛也不是每個學科都居世界一流。另外,並非學校越合併越大、專業越辦越齊才是好的。

    “在淘汰中發展”,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亨利萊文教授的治校之道,他主張大學發展必須創新。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成功,也得益於“不盲從權威,不拘泥于傳統,不循規蹈矩”。校長們認為,富有創新精神,與時俱進,是大學校長必備的品質,沒有創新,就沒有突破。

    牛津大學校長盧卡斯將資金列為建設一流大學的首要條件。對我國來説,作為一校之長,應該善於整合各方面的資源,通過成果開發、社會服務、募捐等多種方式解決資金來源的問題,並要集中有限的資金保證重點建設。東北林業大學校長李堅教授説:即使我們資金不足,也要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因為我們是有著“兩彈一星”精神的民族。

    有的校長説,創建一流大學,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有的校長説,我們的一些學科其實已經接近了世界一流。但是大家在這樣的觀點下走到了一起:不同國家的不同大學,有著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同類型的學校,有不同的品質標準,要根據自己的資源形成特色,通過特色去創建世界一流。(溫紅彥)

    

    《人民日報》 2002年8月1日

    


我國高等教育的六大變化
中外大學校長:中國大學向世界學習什麼?
北大清華校長質疑“10萬送上名校”的説法
大學品質高低誰説了算
“個性”,大學走向成功的“捷徑”
我國五年內建立大學品質評估體系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