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規模擴招 教育品質不能摻水  

    江景波身兼數職,其中主要的職務是兩個: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作為教育界資深教授,他在這次“兩會”上,關心的仍然是教育問題。他説,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深入發展和我國加入WTO,高等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遇到了更加嚴峻的挑戰。連續三年大規模擴招,使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的大突破,在校生總規模已達到1100萬人,毛入學率為11%,預計2005年將達到15%,進入大眾化階段。在數量規模迅速擴大之後,如何保持和提高教育品質,已成為十分緊迫的任務。

    加快調整專業結構的步伐

    江景波説,擴招以來,高校本科專業點總量迅速增多,三年內增長50%。但同時,專業建設、學科專業結構存在不少問題:一些老化專業仍在不斷擴招,加劇了人才結構性過剩;有的學校不顧自身辦學條件,什麼專業熱門就上什麼專業,教學品質難以保證;相當一部分學校重專業外延發展、輕專業內涵建設,等等。這些問題不及時解決,必然會制約高校擴招成果的最大化,制約教育效益的提高。打破因循守舊,大膽改革,整合建立在計劃經濟基礎上與行業甚至崗位相對應的學科專業結構已勢在必行。

    教育主管部門要在充分調查研究、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儘快修訂專業目錄。專業目錄製定要適應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人才市場需求和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需要。同時擴大自主設置學科專業的學校範圍。允許一部分高校可自主設置目錄外的社會發展急需的本科專業。各校設置專業,必須要有學科專業基礎、有辦學條件和社會需求。尤其要根據自己學校情況和辦學定位,緊貼市場,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或者著重考慮學科需求,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和高新技術類專業人才,或者側重考慮社會需求,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各類應用性人才。同時,學校要打破專業壁壘,促進學科間接交叉融合,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比如,以專業門類而非具體的專業招生:允許學生在學期間自由轉換專業等等。

    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江景波説,高校師資隊伍建設是高等教育品質之本。目前,我國高校師生比已達1:16.2,超過了美國1:14.2的比例。但師資結構性短缺較突出,傳統學科的教師過多,急需發展的應用學科以及外語、電腦、數學等公共課教師嚴重缺少。此外,一部分教師的學術水準與現代化教育的要求很不適應,部分教師缺乏責任感和事業心,師德亟待加強。

    要明確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教學,是教書育人。學校要儘快建立健全師德制度,明確教師應盡的師德義務和要求,同時建立獎懲機制、學校與社會師德監督機制等,把師德作為任用、考核、獎懲與晉陞的依據。

    教師學術水準對提高教學品質至關重要。各校普遍建立了一系列師資隊伍建設制度,如實施教師聘任制、積極引進優秀人才等等,但要注意配套措施。比如,建立完備的人才市場體系,使高校通過人才市場實現教師合理流動。要不斷提高教師的實際收入,對學科帶頭人、教學骨幹教師在崗位津貼方面予以傾斜。

    構建品質監控與評估體系

    在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大眾化進程中,構建科學有效的品質監控與評估體系,是擴招後品質不滑坡的有力保障。

    國家應制定高等教育各類學校品質的最低標準,對不同辦學層次的各類學校和各層次人才提出不同的辦學要求。可借鑒企業管理經驗,推行高等教育品質論證制度,引導學校向國家標準看齊,接受品質評估。對符合標準的頒發認證書,對不符合標準的下降其資格等級。

    各高校應建立用人單位、學生、教師共同參與的內部教學品質保障與自我評估機制,採取教學督導、教學過程反饋等手段自我約束,並使之成為經常化、制度化的工作。

    江景波最後説,高等教育的品質問題是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不可避免而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尤其是大幅度擴招後更要引起高度重視。我們相信,只要以品質為生命線,從整體上科學地認清和把握大眾化進程中高等教育品質問題,並積極採取相應對策,正確處理好規模、結構、品質、效益等關係,我國的高等教育一定能夠健康地穩步發展。(李文祺)

    《解放日報》2002年3月5日

    


政協委員三問“高教”:博導為什麼還要讀博士?
政協農工組:對高校擴招工作進行宏觀調控的若干建議
三部委:做好農村貧困地區教育"一費制"試行工作
瀋陽人最不滿教育行風 教育腐敗甚于司法腐敗
“專升本”為高校擴招悄悄添柴
研究生教育注重創新能力 走出考研題海戰術誤區
高校擴招要“質”“量”並重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