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教育動態
教育時評
校園采風
考試資訊
熱點話題
校園回憶
高校擴招要“質”“量”並重

    連續三年的全國高校擴招,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更多的人也因此獲得了上大學的機會。然而擴招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具體而實際的問題。如何在數量增加的同時保證教學品質,並最終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目標,由此成為教育專家們最為關心的話題。

    正在杭州召開的“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國際研討會”上,針對高校擴招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和趨勢,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和教育研究機構的專家們一致呼籲:高校擴招要“質”、“量”並重。

    1999年,我國政府決定在高等教育原定招生計劃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隨後又明確提出了2005年實現高等教育毛入學率15%的目標,由此正式啟動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發展之路。擴招政策的實施,使我國高等教育有了超常規的發展,三年來,招生規模均以每年超過12%以上的速度高速遞增。今年,我國普通高校招生數已確定為250萬人。

    然而,萬人大學的不斷涌現,使得“精耕細作”的傳統培養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李均博士憂慮地説,大量文化素質參差不齊的學生的涌入,造成了本來已經十分緊張的教師資源更加捉襟見肘,而大批量、粗放式的教育模式也使高等教育的品質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廣大高校長期辦學經費的不足,硬體設施的落後和師資隊伍的青黃不接,使得許多高校無法承擔連續大規模擴招的重負。華南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副研究員李偉剛在遞交給研討會的論文中認為,教學條件的滯後直接導致了教學品質的滯後。他引援一家媒體今年的全國調查結果説,“80%的學生不滿意高校的教育品質。”

    雲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傅紅經過調查後發現,部分高校還存在著輕教學重科研的現象,這直接導致了教師對教學的不熱心。即使是在進入了21世紀的今天,一些高校的教師仍然在用20世紀60年代的教材為學生授課。程式化的教學方式和陳舊的教育內容使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的情況日益突出,加之個別學生的自律性、自控性較差,這使得有些大學生的行為和對其要求的行為準則相去甚遠,有些甚至背道而馳。

    此外,大眾化使得進入高等學府深造相對變得容易。許多大學生也不再像過去的學生那樣珍惜來之不易的深造機會,加之社會的誤導,許多大學生坦言讀大學的目的是為了“混張文憑”。傅紅憂慮地説,如今的學生,打工玩樂的時間多於學習,上課開小差,選輕鬆的課程混得學分,在他們的眼裏,過去的“學問之府”成了如今的“休閒地”、“考試和就業之間的緩衝地”。

    專家們説,單純意義上的數量擴張,並非高校擴招的本意。如果對以上種種現象聽之任之,任其愈演愈烈,在不久的將來,不僅無法從根本上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而且還會直接導致大學及大學師生社會價值和地位的急劇下降。高校擴招只有做到“質”、“量”並重,才能真正實現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完)

    新華網2001年10月30日

    


高等教育的困惑
江西六所高校擴招千人
北大清華人大宣佈擴招
高校擴大招生對象
預計招生壓力較大 明年全國研究生擴招步子將放緩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