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汽車業如何“出牌”

    售價低於10萬元的神龍富康新車型正式推出,被視為國內汽車業應對入世由“紙上談兵”轉為“真刀真槍”的第一張“牌”。在這空前激烈的競爭中,我們不僅要盯緊三大汽車企業如何“出牌”,關心傳統的“價格牌”如何打,更重要的是要看政府的“牌”和一向不被看重的民間造車企業的“牌”。因為,這關乎中國汽車業未來的命運。

    前不久,有人畫了幅“車市漫畫”:一個緊抱錢袋的消費者,跨過WTO“大門”後,正東張西望地期待著什麼。上周,這幅漫畫的主角終於等到了一顆預期的“重磅炸彈”:被稱作國內轎車“老三樣”之一的神龍富康車,正式推出一款售價低於10萬元的新車型。此舉被視為入世後中國汽車業作出的第一個重要反應。在分析人士看來,富康新車的上市,意味著國內汽車企業開始為入世“出牌”了。雖然出的還是老套的“價格牌”,卻是消費者最願意看到的。而且,此次降價明顯不同於以往一些企業的季節性促銷。以前的降價促銷,大多是短期市場行為,只是一種戰術考慮。消費者對此已無動於衷,它對啟動市場也就很難起到多少積極作用。富康此舉,是“桑塔納、捷達、富康”這三大轎車品牌首次跌進帶有標誌性的“10萬元”大關。更重要的是,這表明在入世壓力下,國內汽車業“巨頭”將忍痛告別“暴利時代”。不過,我們不必為富康的舉動歡呼。因為這畢竟只是汽車業出的“第一張牌”,或者説是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塊。以後的事,還得走著瞧。有關統計表明,一路旺銷的車市到9月份戛然而止,10月全國汽車産銷更是下降約22%。國內汽車業已經感受到今冬的“刺骨寒意”。人們預測,第二張、第三張“牌”可能接踵而至。在多重壓力下,汽車企業今後會打出更多的“車型牌”和“價格牌”。他們會加快引進國外暢銷車型,同時不十分情願地壓縮一定的利潤空間。換言之,國內汽車市場將更加豐富多彩,價格也會逐步趨向合理。

    現在的問題是,汽車業面對入世挑戰,僅出這些“牌”就夠了嗎?

    以往,説到汽車業應對入世,大家都會緊盯生産企業,尤其關注三大龍頭企業如何“出牌”。但在筆者看來,現在手中有“牌”的絕不僅僅是那些大企業。眼下,最多的“牌”可能還是掌握在各級政府手裏。

    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的汽車業一直存在一種悖論:各地政府在爭相扶持本地的汽車業時,卻採取種種措施抑制汽車消費。這就直接造成了汽車企業“散而小”的局面,以及地區間汽車消費的森嚴壁壘。

    為做大汽車業規模,中國汽車産業實行了嚴格的市場進入管制。但這裡所説的經濟規模,是能夠實現的有效經濟規模。從汽車産品産量的角度看,是指在目標市場上按既定價格全部出清的最大汽車産量。從這個意義上説,汽車産品的生産規模並不是越大越好,應該適度。現在,阻礙汽車業發展的主要因素,還是消費者的購車和用車成本過高。政府部門應該出的“牌”,就是採取有效措施,改善用車環境,制定嚴格的環保與安全法規,保證消費者追求更高生活品質的基本權利。

    一些民間造車企業如何“出牌”,肯定將越來越大地影響整個國內汽車業。一直有人感嘆,大企業造了這麼多年的車,有幾家形成了自主開發創新能力?在這方面,大企業有大企業的難處。它們大多已和國外汽車廠家合資,産品早已納入外方的體系,在中外雙方各佔50%股份的情況下,中方提出要搞自己的産品體系,談何容易?這,就給民間企業留下了巨大的空間。從去年下線、今年底才拿到“準生證”的“中華轎車”,到被稱作汽車業“鯰魚”的“吉利轎車”,雖然他們有的尚未批量生産,有的還過於簡陋,但都擁有自己的智慧財産權。在許多人擔心中國成為國外汽車廠商的“整車裝配車間”時,這些民間企業的崛起,無疑將從生産運作體制上攪動中國汽車業。

    《人民日報》2001年12月3日


中國汽車業幾多迷茫
中國汽車業前路坎坷
入世之後 汽車業必須重打“遊擊戰”
洋諮詢預測中國汽車業十大趨勢
中國汽車業走向全面競爭
專業為您詳解汽車業三大價格陣營
汽車業:競爭之中育良機
中國汽車業不懼WTO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