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博弈中國佔優 揚長避短中國經濟必超日本

就民族情感來説,日本是給予中華民族傷害最深的國家。從甲午戰爭到侵華戰爭,日本給中國造成的損失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而更讓中國人民氣憤的是,日本從未認真地反省過自己給中國人民、亞洲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

前不久,石原慎太郎應台灣“交通部長”林陵三邀請訪台,出席“頂級觀光列車之旅”,協助台灣宣傳並推廣觀光活動。石原此行其實早在今年8月就已經搞定。台灣駐日代表許世楷在與石原會談後透露:兩人的會談內容以觀光為焦點,另外也談到“目前日、臺、中情勢問題”與“台灣參加明年愛知縣萬國博覽會問題”。

日本右翼分子公然訪台,干涉中國內政,不能不讓每一個有愛國心的中國人感到氣憤,並且,日本插手臺海問題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這是近來日本繼釣魚島領土爭端、日本對中俄石油管道項目介入、東海劃界爭議與油氣田開發爭端、79名議員參拜靖國神社事件後,又一次站到了中國的對立面。中日關係,何去何從?

就民族情感來説,日本是給予中華民族傷害最深的國家。從甲午戰爭到侵華戰爭,日本給中國造成的損失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而更讓中國人民氣憤的是,日本從未認真地反省過自己給中國人民、亞洲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眾多政要頻頻參拜靖國神社,修改歷史教科書,通過伊拉克戰爭違反憲法出兵海外,不斷擴展軍事實力,甚至突破戰後國際社會制約的底線,企圖修改其憲法第二章第九條規定:日本放棄以戰爭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日本的做法很難讓人相信,它會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大國。中國政府不久前一改息事寧人的姿態,數度強硬地拒絕了小泉純一郎訪華的意向,然而小泉暗示他將繼續參拜靖國神社。日本下屆首相的熱門人選,自民黨幹事長安倍晉三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要求中國採取主動改善中日關係,他並聲稱中國拒絕展開首腦會議顯示中國並不成熟。中日之間的意識形態分歧,在最近一段時間裏,隨著日本國內右翼勢力的抬頭,非但沒有縮小,反而擴大了。

而從根本上使中日兩國漸行漸遠的是越來越多的利益分歧。中日之間,存在著一個博弈的局,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曾一度鬧得沸沸颺颺,現在仍非常敏感的釣魚島主權爭端,拉開了近來中日一系列爭端的序幕。釣魚島雖小,但與其緊密相連的是相當廣闊的領海的主權,周邊海域蘊藏的豐富的油氣資源以及兩個國家的尊嚴。而近來東海劃界爭議與油氣田開發爭端,也加劇了兩國的裂痕。中日關係中,佔的分量越來越重的恐怕將不是合作,而是分歧,是競爭。

而未來中日兩國競爭最激烈的,無疑將是越來越稀缺的能源。年初,日本對中俄兩國在遠東地區的能源開發即將達成的合作插上一手,使中俄石油管道項目一時變得撲朔迷離。所需石油絕大多數從中東進口的日本,其對從西伯利亞安加爾斯克油田出發的石油管道線的競爭,目的除了獲得更多能源,恐怕也是為了壓制即將成為世界第二大耗油國的中國的發展。“採取最符合俄羅斯國家利益的方案”,俄方的態度令人無奈。“國際社會中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信譽和友誼在利益面前變得一文不值。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日本憑藉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已在能源爭奪中佔得先機。在未來東亞(包括東南亞和東北亞)地區領導權的爭奪中,經濟力量的優勢無疑將是日本與中國競爭最為重要的砝碼。

中國要想在與日本的競爭中佔得先機,就必須揚長避短,充分發揮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優勢。而日本作為二戰的戰敗國,屬於“非正常國家”,但其由非正常國家,到正常國家,再到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幻想一直沒有破滅。修憲,支援美國攻打伊拉克,甚至出兵海外,日本一直在為提高自身政治地位努力。

近年來,日本政府一直將成為“常任理事國”當做它在聯合國外交的最優先課題。據日本共同社10月19日報道,“在世界各國之都以及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紐約,日本一直在暗中進行外交活動,爭取同盟國支援”。10月11日,日本駐華使館公使、新聞文化中心主任井出敬二表示,上月聯合國大會召開時,191個國家的代表發表演説,其中提到有必要對聯合國進行改革的有148個,提到應該增加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國數量的有84個,而日本已獲得了45個國家的明確支援。在10月的正式會議上也有106個國家中的32個表示支援。日本要實現“常任夢”必須得到聯大成員國中2/3的贊成票,而且5個常任理事國中不能有任何一國投反對票。據日本官方稱,美、英、法出於利益需要已經和日本達成妥協,因此,中國的一票至關重要。

根據國際線上消息,10月13日,剛剛到任的日本駐香港總領事館首席領事沼田幹夫專門召集了一次記者見面會。會上,沼田幹夫向中國內地駐港媒體和香港媒體表示,日本尋求中國支援日本參選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而早在9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就曾指出:“安理會不是董事會,日本須對歷史問題有清醒認識。”其中的潛臺詞就是:日本以交納的會費佔聯合國預算的20%為理由成為常任理事國是站不住腳的。

阻止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作為中國與日本競爭,抑制日本的有效手段,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日本在政治上追隨美國,沒有獨立國格,它在安理會中的一票對中國毫無益處。相反,甚至會成為中國履行大國責任的阻礙。一旦日本獲得安理會席位,在東突分離勢力、達賴領導的藏獨運動、人權問題、台灣主權等問題上,日本必然步美國後塵,對中國百般指責。

其次,在中日間存在的利益衝突中,成為迫使日本讓步的砝碼。阻止日本進入安理會,能夠打壓日本,使中國處於主動地位。中國必須大打政治牌,保持在處理國際事務方面的話語權優勢,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第三,中國站出來阻止日本,有利於中國提高在國際社會,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中的威望。“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是中國處理國際事務的立足點。偶露崢嶸,也表明中國不僅只會韜光養晦,也有作為一個大國的獨立立場和捍衛自身利益的決心。

第四,緊緊抓住日本的歷史問題,拒絕其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能夠迫使其面對歷史,深刻反省,為其曾給中國和亞洲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懺悔,並承擔責任。

總之,必須遏制日本提升政治地位的努力,才能在中日關係中處於主導地位。這裡所説的中日關係,不僅包括競爭的一面,還有合作的一面。

《瞭望》週刊曾發表文章分析指出,在21世紀中日兩國戰略利益是存在新的交匯點的。其中經濟利益是中日國家利益交匯的基礎。中日兩國有著各自的生産要素優勢,通過發展中日經濟合作,促使兩國的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促使兩國創造社會財富的各種源泉充分涌流,這就是發展中日經貿關係的根本目的之所在。換句話説,發展中日經貿關係的本質在於“解放生産力”。

截止到2003年,日本連續11年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政冷經熱,是中日關係的真實寫照。因此,在壓制日本謀求政治地位的同時,也要充分利用日本的經濟、科技、文化成果,為我所用。

但是,要清醒地認識到,未來的中日關係,由於存在著不可調和的意識形態差異和利益分歧,競爭將成為主旋律。部分人士認為,中日的政治交鋒會影響到中日貿易,進而影響到我國的經濟發展,其實不然。

目前中國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國,僅次於美國成為其第二大貿易夥伴。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成為日本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只是時間問題。點燃“戰火”勢必會導致兩敗俱傷,所以日本縱然心有不甘,亦不能輕易改變與中國的經濟往來。

在國際事務上,一味的忍讓退縮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結果。放棄戰爭賠償卻不能讓日本認罪,讓自己付出巨大代價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化為烏有的教訓十分慘重。對於日本,軟弱只會招致日本的得寸進尺,甚至任意欺淩(近來日本對華政策的趨於強硬有很大原因是因為我們的軟弱),日本人對於弱者除了置之死地而後快之外,不會有一絲的同情和憐憫,要在和日本的較量中佔上風,強硬是惟一的辦法。我們在專心發展的同時,不要忘了隨時向日本展示我們強硬的一面。近來,中國政府在中日關係上已逐漸改變中庸的做法,慢慢強硬起來,並逐漸獲得對日關係上的主動。

去年11月,日美聯合海面演習結束以後,一艘中國的老式035常規動力潛艇自東向西浮出水面,升起國旗通過日本大隅海峽,上面還挂滿了紅色海藻。不久被日本海軍飛機目視發現,這給了號稱世界反潛第二的日本海軍一記響亮的耳光;

今年3月,7位保釣勇士登陸釣魚島,是純粹的民間行動,但是他們能夠租船成行,日本方面又未加起訴立即遣返,就很説明官方的立場和努力;

今年5月,胡錦濤主席拜祭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開創了國家領導人拜祭抗日英魂的先例;

今年年中,中國政府一改息事寧人的姿態,強硬地拒絕了小泉純一郎訪華的意向。

中國政府的態度變得強硬,使日本方面感到了壓力。日本民主黨的K un io Sa sak i最近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時説道:“民主黨執政,中日關係肯定會比現在好得多;因為我們支援中日加強來往,我們黨同北京的關係也很密切。小泉內閣把中日關係搞得一團糟。”小泉也在試圖接近中國,獲得中國的諒解。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出席10月20日下午的參院預算委員會會議表示:“我並不認為這是阻礙日中關係的原因,我希望中國將來某個時候也能對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這件事給予理解。”

縱覽全局,中國在中日博弈中已佔得主動。在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問題上,英法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日益下降,並不樂意日本對其地位構成挑戰,只是出於某种經濟利益才與其達成妥協。出於其長遠利益還是十分希望日本被擋在安理會的大門之外。日本所獲得的眾多支援,絕大多數是金元攻勢爭取到的,並不可靠。而美國也不願意看到日本的政治地位上升而擺脫美國控制,實屬貌合神離。美國官方近來承認,它只支援日本成為非常任理事國。正印證了一句話:國際社會中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日本尋求安理會常任席位的努力,終究不過是個夢想罷了。

而使中國在中日博弈,特別是東北亞格局中樹立對日本優勢的是,10月14日,胡錦濤和普京簽署的《中俄聯合聲明》,它標誌著中俄關係走向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俄聯合聲明以和平的方式解決了兩國幾十年來的邊境線爭端,確定了全部邊境線的走向,雙方在許多重大國際問題上達成共識,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就中俄能源合作一事全面將重新評估,這預示著中國在與日本的能源爭奪戰中取得優勢。而中俄的全面靠攏也會讓周邊地區國家因勢調整自己的位置,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日本,日本在亞洲的生存空間將會越來越狹窄。國際社會中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中俄之間的巨大共同利益,終使俄羅斯選擇了中國。

可以説,這次《中俄聯合聲明》具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似的作用。可以説,中俄的靠近使日本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夢想變成了泡影。兩大常任理事國就此必定達成了某種共識。亞洲的政治角力現在愈演愈烈,做出正確的選擇將對處於旋渦的亞洲各國的未來走向産生深遠的影響。選擇強大而相對溫和的中俄聯盟還是選擇對歷史不負責任的日本是亞洲各國顯而易見的選擇。在未來與日本爭奪東北亞和東南亞領導權的競爭中,中國的優勢大於日本。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日本所依賴的經濟優勢也將逐漸縮小。中國經濟對日本的依賴將逐漸減小,據統計,2004年美國和歐盟將取代日本,成為中國的第一和第二大貿易夥伴。與此相反,日本的經濟日漸低迷,其對中日貿易的依賴性,亦將超過中國經濟對中日貿易的依賴性。

此消彼長,利益,力量,道義的天平,都在向中國傾斜。中國應該抓住機遇,在中日博弈這個影響極大的局勢中獲得最大利益,進而以和平崛起的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徐韜)

中華工商時報 2004年11月19日


陳東琪:今年我國經濟發展呈現4大亮點
我國經濟增長數字一再翻紅 但品質問題嚴峻
楊啟先:經濟增長品質不容樂觀
發改委研究員:2005宏觀經濟走勢及調控政策建議
中國內需不足的另一種解釋 誰給老百姓帶來實惠
何曉明:2004-2005年的宏觀經濟形勢及調控政策
石廣生:中國的發展給世界提供了最重要商機
中國經濟增長是跨國公司發展的最重要積極因素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