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我國農業生産打破“小而全”佈局走向區域化

    我國農業結構調整兩年多來,各地突出本地農業發展優勢,確立區域發展重點和支柱産業,“小而全”的農業生産佈局逐步打破,農業區域分工格局進一步明顯,主要農産品生産進一步向優勢産區集中,區域特色更加突出。

    東部沿海地區、大中城市郊區和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積極發展外向型農業、高科技農業和高附加值農業,成為我國農産品出口的主産地,我國的出口農産品中75%來源於這一地區。中部地區的糧食生産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商品糧、加工專用糧和飼料糧生産基地建設繼續得到加強。畜牧業和食品加工業也得到了發展,糧食轉化增值能力增強。西部地區和生態脆弱地區在退耕還林、還草、還湖的同時,生態農業、特色農業和節水農業發展步伐加快。

    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的作用下,農業生産的佈局逐步進行了調整,長江流域和東北北部大幅度壓縮了品質差、市場滯銷的小麥麵積,小麥主産區向北方地區特別是黃河流域集中,去年冀、魯、豫、晉、陜5個省小麥麵積佔全國面積的比重由上年的49%上升到55.4%。油料作物生産進一步向主産區集中,形成了長江流域油菜、黃淮海地區花生、東北地區大豆的生産佈局,長江流域油菜帶面積佔全國油菜種植面積的70%左右。棉花生産逐步形成了新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三大産區。甘蔗生産進一步向廣西、雲南集中,兩省種植面積佔全國甘蔗面積的64.5%。甜菜向黑龍江、新疆、內蒙古集中,面積佔全國甜菜種植面積79%。

    各地因地制宜地發展具有明顯優勢的農産品,培育了一批新興産業和主導産業,逐步形成了有市場競爭力的産業帶和産業群,創出了品牌,適用市場和開拓市場的能力不斷增強。從一個區域、一個省、到一個縣、一個鄉,基本上都形成了具備一定規模的重點産業和産品,如陜西的蘋果、山西的優質小雜糧、山東的蔬菜、新疆的棉花等,促進了我國農業向區域化、專業化和産業化方向發展。

    

    新華網2001年9月2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