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問題不容忽視

    通過幾年的實踐,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於各地落實情況不同,出現了許多新矛盾、新問題,使改革一直處於改改停停、進退維谷的境地。

    ◆保護價定位不盡合理

    每年各級政府在制定糧食收購保護價時,考慮過多的是讓農民多收益,而忽略了市場因素,忽略了糧食收儲企業,往往保護價高於市場價。由於保護價遠遠高出市場價,糧食收儲企業既不能違背順價銷售政策,又不能逆向操作,便出現了把糧食長期保管在庫裏的局面。而按照保護價收購的糧食,加上收購費用、保管費用、銀行利息等,實際價格已遠遠超出了市場價,進而形成“收購時價高,銷售時價低”的現象,最終形成“按保護價收-儲存-陳化-財政補貼-低價銷售”的惡性迴圈,迫使地方財政不堪重負。

    由於地方財政不能及時撥付糧食收儲企業的各項補貼,因此糧食企業只有圍著政策變,使按保護價敞開收購的政策難以真正落到實處。

    ◆順價銷售步履艱難

    一是國有糧食收儲企業在收購中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即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按保護價敞開收購的政策,而銷售時面對的卻是市場經濟,又不能降價銷售。因此,糧食企業只有在矛盾的夾縫中生存。二是國有糧食企業收購費用比私商糧販高,企業人員多、環節多、包袱重,造成管理費用居高不下。三是國有糧食企業庫存糧食中陳糧居多,價格懸殊較大,企業無法輕裝上陣,經營積極性受挫,有時不但錯失良機,而且助長了企業等補貼的現象。因而出現了年年收購、年年虧損、年年補貼的局面。

    ◆糧食市場管理不到位

    一些私商糧販鑽國家糧食保護價政策的空子,直接到府從農民手中收購糧食,不講品質好壞,一手交錢,一手交糧,低價從農民手中收取糧食,轉手按保護價糧高價賣給糧食收儲企業,從中牟取暴利。

    ◆企業包袱沉重、人員過多,整體素質偏低

    在基層糧食企業中,不少單位都存在這類現象:一是由於離、退休人員多,單位每年創造的效益有相當一部分都支付在醫療費上。二是轉崗分流政策落實不到位,或者根本沒落實。三是由於1998年以前糧食企業銀行貸款數額較大,利息沉重,雖經兩次挂賬,負擔有所減輕,但由於財政補貼無法真正落實到位,因此,沉重的包袱目前仍由企業自己承擔。四是目前糧食收儲企業面臨倉房老化、危漏倉房增多、外垛增多的問題,而糧辦企業新生力量單薄,老企業面臨設備更新、産業結構調整等,因此都在等待大規模資金去扶持。五是儘管在縣級(或縣級以下)企業進行了改制,但改制不徹底,企業仍在不同程度地發生虧損,一些職工的生活難以保證,大多數糧辦企業處於停産、停業或倒閉的邊緣。

    同時,政府職能部門多,各類形式的檢查多,伸手要錢者多,使企業整天疲於應付,難以放開手腳搞經營。近兩年來,基層企業幾乎每月都要迎接各種檢查達兩三次,動輒查賬、調賬,企業的賬本長年在外“旅遊”。另外,各種攤派多如牛毛,就報刊徵訂而言,大多數企業每年都要徵訂40多種報紙、雜誌,凡是職能部門攤派的一家都不敢少。特別是效益略好一些的企業,受檢查、攤派歪風影響更大。

    ◆監督機制不健全

    由於國家在實施改革的同時,配套措施不完備,沒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大多數國有糧食企業的經營機制沒有從真正意義上建立起來、轉變過來。糧食市場體系未能真正建立,價格機制未能形成,企業仍在不同程度地發生虧損。因此,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迫在眉睫。

    

    《經濟日報》2001年8月2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