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價漲幅創6年來新高 專家稱通脹壓力有限

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10月同比增長1.8%,達到6年來的最高點。但經濟專家同時認為,目前的農産品價格上漲,以及單月CPI同比增長達6年以來最高,仍然不能成為“通貨膨脹壓力已經出現”的依據。

同時,消費走強對物價的平穩上升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預計2004年全年物價將平穩增長,CPI上漲幅度可能在1%~2%,出現大的通脹的可能性並不存在。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表示,農産品價格上漲與通脹互相作用,但通脹與農産品價格上漲沒有必然性聯繫。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字,10月食品價格上漲5.1%,比9月的同比增長數字高出1.9個百分點,也遠遠高出10月非食品價格上漲0.2%的水準。其中,糧食、鮮菜、肉禽及其製品、油脂、鮮蛋、水産品價格分別上漲3.2%、16%、8.1%、17.1%、6%和1.9%,比上月同比增長幅度分別高出2.5、4、3、9.4、4.1和0.8個百分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專家張立群認為,以往經濟的恢復有一個特點,即經濟恢復主要屬於非農産業的恢復,特別是工業的恢復。每當經濟出現繁榮時,往往對農業補助投入比較少,所以價格上漲從食品價格上漲開始。但這一輪增長不是在短缺的情況下發生的。比如糧食價格的恢復,是市場對糧食供給一種調節的表現。前幾年糧食産量下降,從10000億斤下降到8600億斤;供求關係變化後,鼓勵糧食價格上走,但耕地資源還在,沒有受根本的傷害。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和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説:“目前的農産品價格上漲不是通脹的信號,而是一種供求關係的調整。物價指數上漲1%,這是正常的,這與大的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沒有什麼關係。”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王濟民研究員説,糧食價格上漲,是農産品價格上漲的一個先導;但農産品價格的上漲,可能不是整個通脹的開始,而是通脹的一個副産品。因為在糧食價格上漲以前,整個生産資料價格如媒、石油、鋼材等價格都在上漲。

報道同時指出,大部分專家認為,明年物價漲幅可能在1%~3%,大的通脹可能性並不存在,實現3%~5%的適度通脹率更存在難度。

宋國青表示,一般人們口頭所説的“通脹”,是指數很高的通脹,輕微的通脹一般不叫通脹。而明年CPI增長幅度在2%左右,可以叫輕微的通脹。

汪同三説:“現在的價格處於一種上升的趨勢,都在正常的範圍內。2004年CPI上漲2%也有可能。但即使未來走出通縮,也不會很快出現新的通脹。這一輪高增長、低通脹的格局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現在有條件將物價保持在一個相對低的水準上。CPI指數上漲3%以內是比較好的。”(定軍)

財經時報 2003年11月26日


通脹與通縮雙重影響 中國2004年經濟增長存隱憂
中國經濟:冷耶?熱耶?脹耶?縮耶?
樊綱:不必擔憂通脹 不可輕視過熱
巴曙松:房地産市場正成為通脹壓力釋放口
通貨膨脹即將來臨? 三經濟專家熱議物價上漲
易憲容:通貨膨脹真的會在中國降臨?
通貨膨脹:穩定匯率的又一代價?
易憲容:通貨膨脹真的會在中國降臨?
袁鋼明:不必擔心通貨膨脹
陳東琪:中國尚未顯露通脹風險
樊綱:中國經濟已經朝著過熱的方向發展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