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想往中國運石油 六千里計劃出臺
關健斌 杜方

正當俄羅斯官方在中俄石油管道問題上搖擺不定的時候,俄羅斯《晨報》近日發表了題為《哈薩克欲取代俄羅斯向中國運送石油》的文章。文章援引哈薩克石油運輸公司總裁斯曼庫洛夫的話説:“由於沒有出海口,哈薩克石油都是通過俄羅斯的管道運抵國際市場的,目前哈薩克對俄羅斯石油管道的依賴性正在增強。中哈石油管道投入運營後,哈薩克將成為石油過境運輸國,俄羅斯反過來可通過哈中石油管道向中國出口石油。”斯曼庫洛夫稱,修建哈中石油管道“是哈薩克的第一個大型項目,我們應當向這個方向努力”。這條消息迅即引起了俄羅斯、中國和中亞國家媒體的關注。一些媒體認為,如果中俄石油管道項目最終不能實施,中國很可能選擇中哈線。

中俄石油管道項目將會拖下去

中俄石油管道項目前途到底如何?這也是俄羅斯媒體近日討論的一個重點。9月22日,俄總理卡西亞諾夫將訪問中國。俄媒體認為,中俄兩國總理“肯定會談到”中俄石油管道問題,“而且這將是探討的重點”。俄媒體最感興趣的是,卡西亞諾夫此次訪華能否給中俄能源合作帶來“意外的驚喜”。與此同時,《獨立報》、《生意人報》、《新聞時報》等俄主要報紙紛紛指出,按照中俄總理定期會晤機制的慣例,在兩國總理會晤前,兩國的幾個相關分委會都要開會。但就在中俄能源分委會即將召開會議前,俄方突然在8月21日提出推遲會議的建議,讓人感到很意外。俄媒體指出,在中俄石油管道項目懸而未決的敏感時期,俄方的舉動“不是一個好兆頭”。

面對媒體的種種猜測,俄官方一直保持沉默。對此,許多媒體悲觀地認為,中俄石油管道項目即便沒有出現新問題,至少也是發展方向不明確,“中俄能源合作面臨嚴峻挑戰”。

中哈線全長3000公里

俄羅斯媒體認為,哈薩克此時提出這一計劃,表達了它修建中哈石油管道的迫切願望。斯曼庫洛夫稱:“在未來10年內,哈薩克石油産量將逐年增加,最終成為世界主要石油生産國之一。

2010年,哈石油産量可達1億噸,2015年將達到1.5億噸。”他介紹説,2006年,中哈石油管道將全部正式投入運營,這條橫穿哈薩克並通向中國的石油管道,設計運輸能力為每年5000萬噸。俄羅斯可以利用它每年向中國輸送3000萬噸石油,哈方則每年向中國供油2000萬噸。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哈兩國已經在能源合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績。1997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擊敗俄、美等國的大型石油公司,成功獲得了哈薩克兩處大油田的開採權。當時中哈曾商定,共同鋪設從這兩大油田至中國新疆長達3000多公里的輸油管道。消息公佈後,俄羅斯專家分析,中國可通過鋪設輸油管道,與中亞地區的石油管道網路接軌,把石油供應國(中東、中亞國家和俄羅斯)與亞洲的主要石油消費國(中國、日本、南韓)連接起來,使中國處於“泛亞全球能源橋梁”的戰略樞紐位置上。

根據當時的設計方案,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薩克西部的阿特勞,東至中國新疆的獨山子,全長3088公里,其中哈薩克境內2818公里,中國境內270公里。整個工程計劃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從哈薩克的阿特勞到肯基亞克,管道全長448公里;二期工程,從哈薩克的阿塔蘇到中國新疆的獨山子,管道全長1300公里;三期工程,對接肯基亞克、阿塔蘇兩地的管道,全長約1340公里。此後,由於修建從哈方到中方的管道成本太高、石油供應量不充分及開採成本太高等原因,這一計劃一度被凍結。

中哈石油管道一期工程完工

去年年底,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結束訪華前向媒體透露,他此次北京之行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與中國領導人商談鋪設哈中石油管道。當時,他興奮地強調説:“這條管道將把中哈經濟合作提高到新的水準。”

今年6月初,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哈薩克進行國事訪問,中哈舉行了首腦會晤。雙方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共和國聯合聲明》,能源合作是其主要內容之一。聯合聲明稱,兩國認為,中哈能源領域合作具有戰略意義,雙方將加強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合作,採取有效措施,確保現有合作項目的順利實施,並繼續就中哈石油管道項目和相應的油田開發項目,以及建設由哈薩克至中國的天然氣管道的可能性進行研究。哈方支援中方參加裏海大陸架油田的勘探和開發。

今年3月28日,阿特勞—肯基亞克石油管道正式投入運營。時任哈總理的塔斯馬加姆別托夫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裁吳耀文共同為管道開通儀式剪綵。塔斯馬加姆別托夫當時就指出,這條管道的開通,為建設3000多公里的哈中石油管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不久,納扎爾巴耶夫總統也對中哈共同建成阿特勞—肯基亞克石油管道表示了祝賀。

中哈線對中國的意義

中俄石油管道項目出現波折後,西方媒體加大了對中哈石油管道項目的研究。今年6月中旬,英國能源巨頭英國石油公司的首席經濟分析員稱,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目前中國每年生産原油1.6億噸,而年需求量卻達2.2億噸。據西方經濟學家估算,到2005年,中國將需進口石油1億噸。由此可見,充足的石油來源和安全的供油線路,是關乎中國國計民生的大事。

有些西方媒體卻用“脆弱不堪”來形容中國的石油線路安全。持這種看法的人認為,2001年,從中東進口的石油佔中國石油進口總量的48%;到2010年,這一比例將增加到80%。進口這些石油的中國船隊幾乎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但是,中國目前的軍事實力還不足以控制或影響這條海峽。而且,美國軍人的影子已經在這條海峽旁邊出現了,一旦美國介入,將對其他國家産生重大影響。一些西方媒體甚至認為,誰控制了馬六甲海峽,誰就掌握了中國的石油通道。

基於以上原因,有關專家分析指出,鋪設中哈石油管道符合中國的利益:第一,此舉可減輕中國對中東石油的過分依賴,大大減少中東地區動蕩局勢對中國能源安全的威脅;第二,這條線路地處亞洲內陸,使中國的供油線路更加安全;第三,該線路一旦建成,將使中國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原油供應。

專家指出,世界大國都對哈薩克豐富的石油資源産生了濃厚的興趣,而哈薩克也向它們敞開了大門。目前,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和俄羅斯等國的石油公司,已進入哈薩克進行石油開發。印度、南韓和羅馬尼亞等國也紛紛表示,願意同哈薩克進行石油開發合作。中哈之間的能源合作前景如何,中哈石油管道能否順利開通,恐怕是一個既複雜又艱巨的任務。

《環球時報》2003-9-23


伊將允許外資企業進入除石油行業外的國營行業
俄重新考慮油管走向 中國海外石油戰略被迫轉哈
伊北部的一石油管道發生爆炸
中俄石油管線存在潛在對手:摩爾曼斯克方案
哈薩克可能先於俄羅斯與中國簽訂管道合同
伊北部一輸油管遭破壞著火 伊土輸油管將關閉5周
中俄石油管線修建再起波折 俄方將先修對日管線
東部礦産資源瀕枯竭 院士建言開發大興安嶺
聚焦美國的全球石油戰略
西方能源機構預測:世界石油需求量將增加
油如此泄漏 “黑色海浪”威脅全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