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經濟增長期 中國面臨電力不足考驗

    進入7月,華南、華東出現持續高溫天氣,導致用電負荷屢創新高,電力供應驟然緊張;而從去年下半年起,全國因缺電而拉閘限電的省份就不斷增加,使得今夏的電力供應“雪上加霜”。進入新一輪增長期的中國經濟面臨電力不足的考驗。

  來自華東電力部門的資訊顯示,近期,上海、江蘇和浙江相繼創下用電負荷最高紀錄,上海于21日對近千家企業實施了臨時性的限電措施。專家預測,今夏上海最高用電負荷可能超過1350萬千瓦,用電尖峰時刻有100萬千瓦的缺口。廣東省同樣面臨多年來最嚴峻的供電形勢。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新聞發言人譚榮堯坦承,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大體平衡,但“總體偏緊”。夏季用電高峰,華東電網和南方電網電力供應將更為緊張。

  在電站建設“遠水”難解“近渴”的情況之下,電監會根據國務院要求,在夏季用電高峰前出臺並實施《跨區跨省電力優化調度暫行規則》,期望發揮價格杠桿的調節作用,充分發揮現有輸電能力,更大範圍內平衡餘缺,發揮聯網錯峰效益,最大限度地滿足用電需求。譚榮堯表示,這是緩解當前電力供需緊張的一個重要舉措。

  在最近的短短幾年裏,我國的電力供需形勢發生了顯著變化,從“略有剩餘”變為“總體平衡”,再到“總體偏緊”,供需矛盾在2002年開始顯現。國家電網公司《2003年春季電力市場分析報告》説,缺電省份從去年的12個擴大到今年一季度的16個,預計明年缺電面積將進一步擴大。

  重見拉閘限電現象,對我國經濟來説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用電量猛增與近兩年國內經濟高速增長和居民用電市場被激活直接相關,缺電發出了經濟增長的強烈信號。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8.2%,全社會用電量達86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43%。憂的是,浙江、上海、山東、江蘇、廣東、福建等沿海發達省份,工業生産因缺電已受到較大影響。

  有跡象表明,我國經濟正在進入新一輪增長期。一般來説,電力發展應當快於國民經濟的發展,但現實是,與經濟對電力需求的高速增長相比,我國電力供應的增長卻比較緩慢。譚榮堯指出,電站項目資金密集性強,建設週期長,因此,電力供應總體偏緊的狀況在三五年內難以改變,區域性、結構性、季節性、時段性缺電現象可能更加嚴重。

  電力不足會不會給我國經濟的發展造成“掣肘”?電力專家、監管部門和電力企業均對這一問題做出了較為樂觀的回答。他們認為,我國當下的電力緊張狀況相當程度上可以得到緩解,而在長期,電力供應能力將大大提高,可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

  “如果採取措施得當,電力供應就不會影響今年GDP的增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部副部長馮飛説。

  馮飛認為,對當前的電力供需形勢要做客觀分析。電力看上去短缺,但從全局看,還是基本平衡偏緊。所謂的電力不足,主要不是總量上的,而是高峰用電負荷加大,導致峰谷差越來越大。因此,在政策選擇上,最現實的是節電措施,最有效的辦法是電價。

  電監會近日宣佈,為保障夏季用電高峰的電力供應,將採取多項應急措施,包括:採取較為靈活的峰谷電價機制,發揮聯網效益,調整不合理電價優惠政策,提高現有機組的可用率和可靠性,以及加強需求側管理,合理引導用電等。

  針對上述舉措,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趙希正指出,電力供應的“存量”確有很大潛力可挖。運用價格機制和加快全國聯網,都能有效地緩解電力供需矛盾。隨著三峽工程和大區聯網工程的建設,我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西電東送,南北互供的跨區跨省互聯電網,為更大範圍內優化配置電力資源創造了良好條件。

  而面對經濟發展的長期需要,我國已加快電力工業的發展。電力工業“十五”規劃已適當調整,將加強電源電網建設。正在制訂的“十一五”規劃,按照電力發展適度超前,電網工程超前建設的思路,也加大了開工規模和投資規模。

  今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批准了發改委提出的13個電站建設項目,裝機規模達1188萬千瓦,總投資約512億元。有專家指出,如此多的電力項目“批髮式”推出,在我國電力建設史上前所未有。

  電力專家還呼籲加快電力體制改革,通過打破壟斷,引入競爭,運用市場的力量提高電力工業的運作效率,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

  馮飛分析説,供求緊張的確給我國的電力體制改革帶來了一定風險。但是,我國為什麼會出現今天的電力供求緊張呢?恰恰是因為過去行政管制過嚴,計劃部門在經濟已經出現提速跡象時沒有及時作出加快電源建設的決策,使供需矛盾在2002年開始出現。

  “因此,推進電力體制的市場化改革是迫切的。”馮飛説,“改革要在進入方面放鬆管制,但也要小心處理電力緊張問題,避免電價的過度上漲。例如對電網上網電價實行最高限價,以確保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一個低成本平臺。”

    新華網2003年7月24日


用電負荷屢創新高 長三角電力供應告急
國家資訊中心: 電力:需求旺盛、效益提高、供應偏緊
能源電力股進入輪動狀態
電監會將加強跨區跨省電力優化調度
國電電力將發20億轉債
電力:有望掀起業績浪
趙希正:如何看待當前電力緊張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