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我國提高工資政策有三大積極意義

魏傑、趙俊超

    4月12日,財政部長項懷誠宣佈將大幅度提高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水準。這項政策耗資800億元,將使4500萬人直接受益,由於直接關係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因而引起了社會上下的普遍關注,成為人們茶余飯後的熱門話題。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一項經濟政策的意義,並不在於它具體使哪些人受益,而是在於它是否改進了社會資源的配置狀況,是否提高了社會經濟的運作效率。提高公職人員工資作為一種財政政策手段,其意義也在於此。我國自1998年下半年以來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通過發行國債進行基礎設施投資的辦法來擴大內需,這些政策從整體來看是成功的,經濟增長速度連年保持在7%以上;但是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民間投資沒有得到帶動,消費需求仍然不旺。另一方面,由於基礎設施建設邊際效益遞減,到一定程度之後再進行投資還有可能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在我國目前鐵路、航空等能力都已出現過剩的情況下,基礎設施建設的空間已不是很大。因此,中央政府及時轉變思路,將著眼點從調節投資轉向調節收入,進而影響消費。提高公職人員工資的政策克服了基礎設施投資的局限性,無論是對於短期的經濟增長,還是對於長期的經濟運作效率的提高,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具體來講,其意義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提高工資有利於刺激人們的消費需求,進而拉動經濟增長。

    在市場經濟體系中,各經濟主體的行為都是符合經濟理性的。對於生産者來説,只有它生産的産品在市場上售出並實現利潤之後,才有可能持續經營和擴大再生産,否則生産過程就難以為繼。經濟發展的“瓶頸”雖然也會不時出現,但總體來講市場經濟中決定産出水準和經濟增長的已不再是生産能力的限制,而主要是需求。在我國全面進入買方市場階段之後,情況更是如此。

    消費需求在總需求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我們説它重要,不僅是因為最終消費佔到GDP的60%以上,更在於它為投資需求提供了原動力。我們可以將消費需求看作原生需求,而將投資需求看作由消費需求産生的派生需求,只有消費需求才是經濟增長的真正和持久的拉動力量。我國80年代持續高速的增長,主要就是靠人民群眾不斷釋放出來的消費需求所帶動的。在消費需求不足時,政府可以通過行政力量創造投資需求,但是如果這種投資需求得不到消費需求的積極響應,不可能長期地持續下去。

    那麼,我國的消費需求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自96年以來,為了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中央政府已經連續7次下調存款利率,但這些政策對人們的觸動不大,消費仍然不旺盛,這説明利率並不是影響人們消費的顯著因素。從消費模式來看,我國居民採取的是一種將生活水準建立在自我積蓄的基礎上的量入為出、略有節余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人們的消費主要受收入的影響,而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不大。計量經濟學的研究結果也表明瞭這一點。因此,此次大幅度提高公職人員工資的結果,必將有利於刺激人們的消費需求,從而拉動經濟的增長。

    雖然從表面看來我國絕大多數行業的産品都出現了過剩,但由於我國居民收入水準普遍偏低,消費品仍不豐富且檔次不高,因此這種過剩根本不是絕對過剩,而是典型的相對過剩。只要人們的收入達到某一水準,新一輪的消費熱潮就會很快到來。現在城市居民家庭中,彩電冰箱等家用電器基本都已飽和,而對新的消費熱點,如住房、轎車等,人們雖然有購買慾望但苦於無力支付而望而卻步。工資收入提高之後,他們就有可能進入這些以前無力消費的領域,提高消費檔次和消費水準,將慾望轉化為有效需求。一旦新的消費熱點形成,必將對經濟産生巨大的拉動作用。

    這次提高工資主要受益的是公職人員,其他階層如企業職工和農民階層等並未直接受益,但他們受到的間接利益也是很明顯的。公職人員的收入水準在全社會來看屬於中等水準,收入不高支出需要卻很多,如購房消費、子女教育等,其消費傾向高於城市高收入階層,也高於一般農民階層。由於在這些家庭中食品收入在消費結構中佔有較高比重,因此在收入提高之後,就會有一個較大的食品支出增加額,可以對農副産品産生較大的購買力,遏制近年來農産品價格不斷下降的趨勢,為農民增收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提高工資可以傳遞一個利好的市場信號,進而産生聯動效應,使經濟進入良性迴圈。

    經濟運作中的各個環節鏈條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生産和消費構成了社會經濟生活的兩極,通過市場供求關係而達到平衡。然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生産和消費不可能總是平衡的,經常會出現某種失衡。例如由於消費不旺,造成市場價格的下降和産品的積壓,儘管有過剩的生産能力,而生産者卻不願或不能擴大生産;而對消費者來説,由於生産不足而導致收入下降,也不願或不能增加消費。長期來看,價格機制的作用會引導供求關係達到新的均衡,但短期內卻往往難以完成這一過程,甚至會加劇這種失衡。如果生産者為避免庫存積壓而大量減少生産和解雇工人,而消費者也因擔心失業而大量減少當期消費,生産和消費就會雙重萎縮,産生長期的、嚴重的經濟蕭條。1929年發生在美國的經濟大蕭條,幾乎在瞬間使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從繁榮跌到谷底,而且在數年內都未能恢復。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各國政府都經常採取措施對經濟運作加以干預。

    這次提高工資動用了800億元的財政資金,假定各居民家庭保持目前的平均消費傾向不變,則可以産生600多億元的消費需求,相對我國每年5萬億的最終消費來看,這一數值並不是很大。但是,它對於總需求擴大的作用,卻不止是600億元。它起的是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即“把水倒進抽水機裏,使之産生吸力”。我們假定某個公務員家庭在加薪之後擴大了農副産品的消費,則農民收入可以因之而提高,農民收入提高之後就會增加工業産品的購買,生産工業品的企業因産品價值得以實現,可以增加企業職工的收入,並産生擴大投資規模的衝動……由消費而影響投資,由投資進而又影響消費,由此産生一個聯動效用,推動經濟進入良性的迴圈。對於提高工資對於最終産出增加作用的定量計算,尚待有關專家的進一步論證。

    這裡還必須提到預期的作用。預期是指人們對未來經濟走勢的一個預測,並由此影響到自己的經濟決策。預期不一定是準確的,但它對經濟走勢有著很大的影響。讓我們回顧一下我國通貨緊縮現象的形成過程。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的住房體制、醫療體制和教育體制改革相繼啟動,正在這個時候,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物價持續走低,居民收入增長放緩,以及下崗失業的潛在風險,使得公眾形成了“未來減收增支,不確定性加大”的預期。因此,儘管政府想盡辦法引導人們去花錢,而消費卻啟而未動,“惜購”現象大量存在,儲蓄傾向持續偏高,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已達到6.7萬億。>可見在當前並不是人們絕對沒有錢去消費,而是擔心未來收入減少而不敢消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有助於改善人們的預期,而提高工資更是一個直接的、有效的手段。繼去年為公職人員提高工資和為社會低收入者提供社會保障資金之後,今年再次大幅度提高了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水準。工資的提高不僅帶來消費需求的直接增加,更向全社會傳遞了這樣一個信號:未來的收入會不斷得到提高。這對於增強人們的消費信心,提高消費傾向都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三、提高工資可以激發人們工作的積極性,進而提高生産效率和管理效率。

    提高工資作為一項財政政策的手段,對於短期經濟增長是有效的,然而它卻不僅僅是一種短期的經濟政策。在長期來看,提高工資對於解決經濟生活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改善資源配置效率和提高經濟運作品質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收入分配製度不合理是我國經濟生活中歷來存在的問題,近年來更為嚴重。其表現之一是具有相同能力、相同知識和相同努力程度的工作者,其收入僅僅由於工作部門的不同而差距很大,例如外資企業的工資水準明顯高於政府部門,這種狀況的存在,挫傷了人們在公職部門工作的積極性,影響了生産效率和管理效率。公職部門工資的不斷提高有助於緩解這種狀況。

    具體而言,在這次提高工資的直接受益群體中,主要包括兩個大的群體,一是公務員,一是財政撥款的教育、科研、文化等機構的人員。就後者而言,給知識分子增加工資,可以使他們安心於教學和科研工作,有利於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將科教興國的戰略落到實處,提高我國的科技競爭力;有利於培養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和尊重教育的良好社會風氣,使之成為人之羨慕的職業。目前,這次工資調整有一個特殊的規定,即教師在同等標準上高出10%。

    提高公務員工資則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與其他部門只能被動地接受既定的收入水準不同,由於政府部門一般控制了相當的經濟資源,那麼在其收入不足以滿足其合理的生活需要或者其收入與周圍相同能力的群體存在較大反差時,就會出售手中的權利為本部門或個人謀取私利。如果這種狀況長期持續下去,那麼最終政府將為兩種人所充斥:一種是素質較低的庸才,另一種是一心想貪污受賄的投機分子。不僅使政府效率低下,還會破壞市場秩序,損害其他經濟主體的正當利益,從而阻礙經濟的發展。提高公務員工資水準有助於改善這一狀況,從體制上消除腐敗。這裡説“有助於”是因為它並不是充分條件,而必須輔以其他手段。

    提高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的政策延續了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是當前政府干預經濟運作的一項有效政策選擇,而且它對於經濟的長期發展也具有一定的支援作用。務須注意的是,對於提高工資的承諾必須兌現,相關資金必須落實到位,否則會使它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時,提高工資必須在財政的負擔能力之內,穩步地得以實現。

    人民日報 2001年4月24日

相關新聞

勞動工資專家:城鎮居民收入分配存在六大問題

108個億 公務員薪水3年後翻一番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