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保障

     近幾年來,山東即墨市大力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加快城市化進程,特別是自去年以來,積極實施農村勞動力免費培圳戰略,在轉移農村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方面成效顯著。據統計,2001年全市52.7萬農村勞動力中,累計轉移到二、三産業的達到27萬人。當前即墨市仍並存著勞動力供求總量矛盾和就業結構性矛盾,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仍然是即墨市今後較長時期內的一項戰略任務。即墨市園區在這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即墨市園區經濟通過近幾年的發展,走出了一條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外引內聯、多元投入的路子。全市工業、農業、商貿三大類園區,按照科學規劃、集中建設、分步實施的原則,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整合重組資源,調整生産力佈局,拉動了新的經濟增長,成為即墨市經濟的重要載體。去年,全市完成國內生産總值133億元,實現財政收入5.1億元,其中園區經濟完成的份額佔總額的50%以上。

    園區經濟是即墨市經濟發展的亮點、財政增收的主導,也理應成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要陣地。目前,全市已規劃建設各類工業園區39個,農業園區3個和沿鶴山路的專業市場商貿區。其中市重點工業園區5個,鄉鎮重點工業園9個,村工業園9個,骨幹企業工業園7個。今年1至8月份,5處市重點工業園區和9處鄉鎮重點工業園區新開工建設工業標準廠房76.9萬平方米,建成66.7萬平方米。市、鄉鎮、村、企各類園區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園區企業日益發展壯大,吸納勞動力人數穩步上升。據統計,1至8月份,僅9個鄉鎮重點工業園區的1336家開工企業,就吸納勞動力4萬餘人。

    向園區轉移農村勞動力是加快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市委、市政府投入鉅資建設園區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為增加財政收入;二是轉移農村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據介紹,前一個目的已經達到。去年,5個市重點工業園區和9個鄉鎮重點工業園區共完成各項稅收22722萬元,佔全市工業實交稅金總額的48.3%,佔全市稅收總額的27.4%。在增加農民收入、轉移農村勞動力方面,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氣調整農業結構,建設農業高新區、畜牧園區、水産園區,帶動農民發展高效農業,為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去年又實施了農村勞動力免費培訓戰略,到8月份,全市共培訓22225人,受到農民普遍歡迎,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做好向園區轉移農村勞動力,是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發展是第一要務,富民是第一目標。如果發展園區僅僅是增加了稅收,而不能將農村特別是偏遠村莊的剩餘勞動力及時轉移出去,增加農民的收入,老百姓不滿意,就不能説園區發展是完全成功的。因此,向園區轉移農村勞動力,不僅是重要的經濟工作,而且是重要的政治工作。幫助農民把畢業回鄉的青年及時轉移出去,既減輕了農民負擔、增加了農民收入,又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這樣一舉多得的好事,自然會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文/喬勇臣 張可先 張元珍 徐志剛)

     經濟日報 2002年12月2日

    


韓長賦: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是必然趨勢
中國將開展全國性勞動力調查
充裕的勞動力是中國優勢
張車偉:轉型中的中國勞動力市場
國家統計局:我國農村勞動力及轉移狀況分析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