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我國農村勞動力及轉移狀況分析  

    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農村發展面臨的最大制約因素就是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大量存在。改革開放以來,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出來,但目前農業勞動力的就業壓力還很大,剩餘數量高達1.7億之眾。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出路問題,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一個極富挑戰性的難題。

    一、我國農村勞動力及其轉移的總體狀況

    (一)我國農村勞動力的規模與結構

    根據各地統計,2001年我國農村勞動力為4.82億人,比2000年增加267萬人,增長0.6%,佔全國勞動力總量的比重約為70%。

    從性別上看,男勞動力佔農村勞動力總量的51.7%,女勞動力為48.3%;

    分行業看,農村勞動力中,從事第一産業的佔74.5%,第二産業的佔11%,其中工業為7.4%,從事第三産業的佔14.5%。

    分地區看,二、三産業從業人員比重高的省份集中在直轄市、江浙及沿海地區,比重低的分佈在邊遠地區。二、三産業勞動力佔農村勞動力總量比重達到35%以上的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比重在20%以下的有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海南、貴州、雲南、甘肅、青海和新疆。

    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勞動力中18—30歲人員比重最高。各年齡組的構成為:18歲以下的比重為5.2%,18—30歲的比重為27.6%,30—40歲的比重為25.6%,40—50歲的比重為24.9 %,50歲以上的比重為16.7%。

    受教育程度情況是:初中及以下程度勞動力的比重高達87.8%。文盲或半文盲勞動力佔勞動力總數的7.4%,小學程度的為31.1%,初中程度的為49.3%,高中程度的為9.7%,中專程度的為2.0 %,大專及以上程度的比重為0.5 %。在農村勞動力中,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僅佔13.6%。

    (二)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總體狀況與特徵

    據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對全國30個省(區、市)6萬多農戶、18萬多農村勞動力進行的抽樣調查,2001年我國農村外出勞動力(見説明)佔農村勞動力總量的比重為18.6%;當年農村轉移勞動力佔勞動力總量的比重為4.54%,當年返回到農業的勞動力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1.4%,增減相抵,2001年凈轉移勞動力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比重為3.14%,比2000年下降4.6個百分點。據此推算2001年農村外出勞動力為8961萬人,當年轉移農村勞動力人數為1514萬人。

    2001年農村勞動力轉移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2000年一些大的國債項目及其他工程較多,使得農村勞動力轉移比重高於常年,轉移比例由1999年的6.4%增加到8.3%。二是今年返回比例大幅度提高,由2000年的0.55%增加到1.4%,增加了0.85個百分點。據安徽省反映,由於工作難找,再加上收入不穩定,拖欠工資情況嚴重,去年轉移的部分農村勞動力只得返鄉務農。另外,陜西、廣西等一些大省反映,去年有些鐵路、水利等大工程竣工,村村通路、茅草房改造、地頭水櫃建設等各種基礎設施大會戰基本告一段落,使得打工返回人數明顯增多。

    從總體上看,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特徵之一:中部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比重較高,邊遠地區較低。2001年當年轉移農村勞動力佔農村勞動力總數達到5%以上的有:江西、福建、重慶、四川、湖南、安徽、廣西和寧夏。轉移比重較低的省份有:新疆、海南、吉林、雲南和黑龍江。

    特徵之二:向建制鎮和各級城市轉移的熱度開始降溫。2001年農村勞動力轉向省會城市的佔18.5%,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轉向地級市的佔17.7%,下降2.4個百分點;轉移到縣城的佔14.9%,下降3.1個百分點;轉移到建制鎮的比重為8.7%,下降11.3個百分點;轉移到非農行業的比重為40%,上升17.1個百分點。當年轉移到鄉鎮企業就業的農村勞動力只有9.2%,比上年又減少4.5個百分點。

    特徵之三:異地農業、工業、商業飲食業和服務業仍是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主要行業。從轉移的行業看,第二産業比重下降,到異地務農的比重有所上升。轉移到工業的比例為36.5%,上升0.9個百分點;轉移到建築業的為13.3%,下降4.7個百分點;轉移到第三産業的為44.6%,上升1.2個百分點;轉移到外地仍然從事農業的為5.5%,上升了2.5個百分點。

    特徵之四:東部地區仍是轉移熱點。在2001年轉向省外的農村勞動力中,轉向東部地區的比重為84.2%,轉向中部地區的比重為7.7%,轉向西部地區的比重為8.1%。

    特徵之五:在省內轉移就業的比重上升較多,鄉內轉移人數大增。2001年農村剩餘勞動力在本省內轉移就業的比重達到65.8%,比上年上升7個百分點;轉向外省的佔34.0%,下降了7 個百分點;轉向省外的佔34%,下降7.1個百分點。轉向外省的勞動力又以就近轉移為主,如流入北京的以河北、河南為多,流入上海的又以蘇北人為最多。就近轉移的背後有經濟成本在起作用;轉向國外的佔0.1%。

    2001年農村勞動力在鄉內轉移的人數佔當年轉移總量的比重為35.1%,上升了10.2個百分點;縣內鄉外轉移就業的佔15.4%,基本持平;轉移到省內縣外的為15.4%,下降3.4個百分點。

    特徵之六: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在方式上仍存在著相當程度的盲目性。目前農民外出就業以依託傳統血緣、地緣、人際關係網路為主。據調查,2001年農村勞動力通過有關部門或親屬有組織進行轉移的佔27.8%,其餘人員的轉移仍然屬於自發進行。

    特徵之七:我國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具有明顯的兼業性。這些轉移的勞動力絕大多數還保留著對土地的承包權,每年除在外務工外,農忙季節都要回家從事農業生産,屬亦工亦農性轉移。兼業長短因家庭勞動力的多寡與從事勞務收入的高低而不同。一般而言,家庭勞動力較多,從事勞務收入又較高的,在外工作時間就長,反之則短。兼業性還體現在勞動力轉移存在一定的間隔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農村勞動力兼業轉移人員在外工作時間1-5個月比率為3.4% ,而在本鄉從事非農行業1-5月的比率為18.3%。

    特徵之八:地理位置的不同,轉移速度有明顯差別,山區、丘陵地區高於平原地區。平原地區1999年轉移農村勞動力佔勞動力總數的比重為3.6%,比全國平均水準低0.9個百分點;山區的比重為5.0%,高出平原地區1.4個百分點;而丘陵地區的比重達到5.4%,高出平原地區1.8個百分點。

    二、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難度在增大

    當前,我國農村勞動力就業與轉移面臨著諸多困難,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新增農村勞動力數量巨大,待轉移勞動力數量眾多。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多,勞動力總量大、增長快,僅每年新增的農村勞動力就有幾百萬人,勞動力資源的增長遠遠超過了社會生産的需求,勞動力明顯過剩。據最新的模型測算,我國目前大約有1.7億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待轉移,佔現有鄉村從業人員總數的35%,就業壓力相當大。

    (二)入世對我國第一産業的就業格局將造成較大衝擊。根據協議,我國在2005年將完成入世的各項承諾,入世雖然有利於對外貿易的長期穩定發展,但從短期看,入世將使第一産業就業機會減少。入世後,從國外進口優質低價的大宗農産品,可能使我國糧食和棉花價格在國際市場的壓力下走低,影響農民收入,進而影響農村就業。如果按進口3%的糧食計算,同比減少的就業機會約上千萬個,這將造成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規模進一步擴大。

    (三)鄉鎮企業吸納勞動力的能力在減弱。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發展迅猛,給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給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産業轉移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但其主要是在技術含量相對不變的情況下投資的外延擴張而吸收的。“六五”時期,鄉鎮企業勞動力就業人數平均每年增加552萬人;“七五”時期,平均每年增加596萬人;“八五”時期,平均每年增加688萬人;而1995年以來,隨著鄉鎮企業有機構成和吸納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接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數量趨於減少,吸納勞動力的能力在減弱,平均每年僅增加90多萬人。另據抽樣調查,2001年在本省內轉移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只有9.2%被安置在本鄉鄉鎮企業就業,比去下降了4.5個百分點。

    (四)轉移的農村勞動力素質較低,而且呈現下降的趨勢。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在2001年當年轉移的農村勞動力中,小學以下文化程度佔當年轉移總量的比重為23.5%,比2000年上升4.7個百分點;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為62.9%,下降2.2個百分點;高中和中專文化程度的比重為10.2%,下降1.1個百分點;大專文化程度以上的比重為0.7%;經過專業培訓的勞動力比重為12.7%,下降12.4個百分點。這樣素質的人員只能從事較為低級的勞動,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的途徑

    (一)以農業結構調整為契機,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在農業內部就業

    近年來,我國農産品供給已經擺脫了長期短缺的局面。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産品品質,成為新形勢下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應充分利用這次退耕還林、還草等結構大調整帶來的機遇,在保證糧食生産能力穩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農業,不斷拓寬生産新領域。通過農業綜合開發,向農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做好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這篇大文章。目前我國還有不少荒地和草山草坡、灘塗等尚待開發的資源,中低産農田佔現有耕地的2/3,綜合開發的潛力非常大。通過合理墾殖、綜合治理、技術改造等多種形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可以增加大量的勞動就業機會。

    (二)大力發展農村第三産業,拓寬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渠道

    目前我國農村第三産業主要集中于一些傳統的、低水準的交通運輸和商業飲食服務業上,一些農村亟需的第三産業如科技服務、技術資訊諮詢、金融保險等行業發展嚴重不足,潛力很大。現階段應優先發展農産品等大中型批發市場,通過改善市場基礎設施,擴展市場交通範圍,擴大市場容量,發展以商業流通為主的專業批發市場。同時應注重發育和完善資本、技術、勞動以及企業産權交易等生産要素市場,逐步建立起體系完備、功能齊全、佈局合理的市場結構。此外,把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金融保險、資訊服務、技術服務作為農村第三産業的發展重點。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大力發展觀光農業,以休閒、觀光、度假為內容,大力發展旅遊業,以促進城郊餐飲、住宿等行業的發展,增加就業容量。

    (三)努力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增強轉移勞動力的市場競爭能力

    我國農村勞動力素質低是制約轉移數量特別是轉移層次提高的重要因素。大量分析表明,農村勞動力素質與轉移的速度和層次成正比關係,一般勞動力素質高的地區,轉移速度要快於勞動力素質低的地區,同時轉移勞動力的就業層次也較高。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社會各方面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近年來,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一些大城市為了控制城市轉移人口和提高勞動者的整體素質,對素質較低的體力型民工進入做了一定的限制,對高素質民工需求相應增加。面對勞動力市場的新態勢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採取措施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以增強勞務輸出的競爭力。從近期看,要著重抓好外出勞動力的技能培訓,根據市場需求和輸入地企業的要求,定向舉辦各種類型的技術培訓班。

    (四)大力開拓國際勞務市場。目前,我國勞務輸出不僅落後於發達國家,而且落後於許多發展中國家。我國勞動力資源世界勞動力資源的五分之一,而勞務輸出僅佔世界勞務輸出總量的3%左右,兩者極不相稱。根據對國際勞務市場總體情況的分析,國際市場仍然有條件吸納新的勞動力,無論是老齡化趨勢的增強,還是區域一體化的發展,都為我國擴大勞動力輸出提供了新的機遇。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放寬政策,開闢多種渠道,共同開拓國際勞務市場。

    説明:

    1、外出農村勞動力是指離開本鄉到外地從業的所有農村勞動力,其時間定義為一個月以上。

    2、農村轉移勞動力包括從農業轉移到二、三産業的所有勞動力,同時還包括離開本鄉到外地仍然從事第一産業的農村勞動力,並且時間嚴格定義為半年以上者。 (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 范小玉 且淑芬)

    國家統計局網站 2002-05-01

    

    


陽忠恕委員:採取積極措施 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
進城?還是回鄉?——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狀況分析
中國農村一億多勞動力轉向非農産業
改革戶籍制度讓勞動力按市場要求自由流動
未來5年轉移農業勞動力4000萬
農村勞動力轉移存在四大障礙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