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破題戰略機遇期

    在接受記者採訪中,常州市市長范燕青屢屢提及,“常州要緊緊抓住新世紀頭20年的戰略機遇期”。

    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常州屬於先富起來的那批城市。近20年的改革開放歷程,幫助常州基本完成了邁向現代化的各項原始積累。“領先一步”的常州現在開始思考如何“步步領先”。用范燕青的話説,戰略機遇期已經來臨。常州已經具備建設現代化特大城市的條件,如果能從經濟和文化上充實其內涵,常州在融入“長三角”區域經濟的過程中,完全有可能將戰略機遇轉化為新一輪優勢,和“長三角”眾多城市一起率先實現現代化。

    文化常州學習添動力

    眼下長江三角洲地區各城市都在探索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把城市做強,在這一全國最有活力的地區更勝一籌。范燕青提出,實現這一目標,很重要的一條是建設學習型城市。他説,學習是提高城市綜合實力的根本動力,不學習就不能提升常州的競爭力。

    在教育基礎非常良好的常州,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一大特色。范燕青説,這是目前國內教育産業中的“短腿”,但事實上它可以培養出大批複合型的應用人才,而這正是常州建設現代化製造業基地所不可或缺的。范燕青告訴記者,規劃中的常州大學城就是以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為主體,將吸納7—10萬名學生。這座佔地2萬畝的大學城同時也是常州城南科教城的主體,以此為依託,常州的文化、教育和科技産業將加速調整和集聚。

    據悉,常州在2001年8月還作出了建設學習型城市的戰略決策,要把常州建設成為人人學習、終身學習之城。范燕青説,學習型城市的創建必將為常州未來的發展積蓄巨大的能量,推動常州實現新的可持續的跨越。

    工業常州産業增實力

    范燕青認為,跨國公司産業資本向長江三角洲的轉移,以及上海浦東的開發開放,都為常州建成跨國公司的加工廠、上海工業的後坊基地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工業基礎雄厚的常州,正在加快建設現代製造業基地。

    目前,《財富》500強企業中已有30多家落戶常州。利用常州工業門類齊全、配套協作能力強的有利條件,常州培育了三大重點産業群:以農用和工程機械、輸變電設備、客車摩托車零部件為主的機械産業群;以通過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改造提升的輕紡工業群;以電子資訊、制藥和精細化工為主的新興産業群。以三大産業群為基礎,常州還將形成全國七大專業化製造基地。農機製造、機電一體化設備和紡織服裝等都充分發揮了常州原有的工業優勢。

    范燕青把現代製造業的地位看得很重。他説,如果常州堅持現代製造業的發展不放鬆,再依託上海的開放優勢、港口優勢、貿易優勢和金融優勢,常州不僅能在競爭中佔一席之地,也能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名列前茅。

    現代常州環境創優勢

    范燕青把新世紀的頭20年稱為“戰略機遇期”是有道理的。産業轉移、科技創新、西部開發,無一不在推進生産要素的大流動,他指出,機會就蘊藏在這樣的變化之中,如果能把資金、人才等生産要素都向常州集聚,城市就能獲得加速發展。以環境吸引人才,壯大起企業經濟、乃至完善城市功能,這就是范燕青為常州所設計的簡單但高效實用的發展思路。

    在范燕青看來,現代化的城市不僅是規模和區域的概念,還意味著一個城市的管理者要有現代化的觀念,其居民有現代化的文明習慣,而城市的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具備了現代化的要素,就為現代化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他説,常州正在營建現代化的硬體環境,通過政府服務職能的高效化,吸引國際資本、民營資本和多方人才共建常州。

    一直工作在第一線的范燕青對區域經濟的思考與長江三角洲地區其他一些城市的市長不謀而合:“長三角”要增強綜合實力,就必須按市場取向進行生産力佈局的合理規劃,實行産業分工,在梯度轉移中構建新優勢,加強各城市之間的優勢互補、互動並進。

    范燕青有一個很好的建議,各城市的企業可以用市場的辦法,共建區內的金融、物流、資訊體系。“誰的優勢強,誰就當龍頭”,他輕輕的一句話可能給“長三角”的兄弟城市提了個醒兒,未來的現代化城市常州是會給人們帶來驚喜的。

    《國際金融報》 2002年11月28日

    


常州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小舢板終成大航母”
常州:揚子河上的明珠煥發新光芒
中共常州市委書記李金林赴臺歸來談引資
中國常州將辦第六屆國際中小企業商品博覽會
常州及南京將辦海外華商回國創業研討會
常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技術和産業創新漸入佳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