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産品把關最具挑戰性  

    國際市場對食品的環保要求特別嚴格。綠色壁壘之於農産品,可謂關山幾重。目前,我國要把農産品生産過程的每個環節都置於“綠色”監控之下,必須以市場化的手段,把農民組織起來,迎接最具挑戰性的農産品環保關

    土、洋農産品遭遇戰

    去年12月下旬,阿拉斯加海産市場協會、加州杏仁協會、加州開心果協會、加州新奇士種植者協會和肉類出口協會等美國五大農業協會,聯合在浙江省最大的家友超市辦了一次“美國食品節”,銷售美國牛肉、加州杏仁等130個品種的生鮮産品和加工食品,10多天裏零售額達57萬元,其中僅水果就售出16.3萬元,佔家友超市水果總銷售額的32%。而同臺競爭的本土産品的銷量卻捉襟見肘。

    就在數十天后,浙江台州的蔬菜西蘭花,在日本臨時提高標準的檢驗中部分被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出口因此受阻。日本這次實行批批檢驗,農藥殘留檢測項目包括甲胺磷、敵敵畏、毒死蜱、氯氰菊脂等。台州西蘭花收購價格從每個1.6元跌至0.6元,14家相關企業和種植面積達10萬畝的數萬農民叫苦連天。

    在浙江,不少人把這兩件事情關聯起來,稱作“加入世貿組織後,土洋農産品遭遇戰的一次預演”。

    農産品受內外夾擊

    我國在加入世貿組織談判中承諾,完全取消農産品出口補貼。近年來,我國多數農産品的國內市場趨於飽和,爭取外貿份額、發展外向型農業,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條重要途徑。但是,由於勞動生産率較低、科技水準有限,我國農産品的成本普遍偏高,參與國際競爭相當吃力。吉林的玉米生産成本比美國高了一倍,國家補貼一斷奶,就陷入了“出不了大連港,也出不了山海關”的窘迫。

    在內外市場交困的情況下,綠色壁壘之於農産品,可以説是關山幾重:本身出口競爭力就弱,又加上一道綠色壁壘,出口更難;發達國家農産品因其標準普遍較高,進入我國市場幾可“長驅直入”。乳製品市場的風雲變幻就是一個例子。近年來,我國乳製品銷售疲軟,奶粉每年積壓超過7萬噸,一大批乳製品企業經營效益下滑,導致一些養牛場、農戶被迫轉産,甚至賣牛。與此同時,進口乳製品數量猛增,目前已達10多萬噸,比10年前增長50%。

    農産品大多是食品,國際市場對食品的環保要求特別嚴格。從現狀看,我國目前要把農産品生産過程的每個環節都置於“綠色”監控之下,讓環保意識比較薄弱的農民來實現標準化生産,難度不小。專家介紹,目前,我國農業生産的綠色觀念尚在起步,使用綠色食品商標標誌的産品只有2000個,生産量一年約為1500萬噸,總體偏小。

    亟待改革檢測體系

    記者從10萬畝西蘭花遭遇綠色壁壘的台州市了解到,今年初,日方對我國蔬菜監測加嚴,原先承擔西蘭花抽檢任務的台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立即感到要馬上在人員技術和檢測設備等方面提高一步,以適應這種新要求。如果按老方法檢測,工作進展將會影響産品的及時出口;而時間一耽擱,很可能會影響到出口産品的價格。因凍蝦仁中含有10億分之0.2克氯黴素而被退貨的舟山市,如今也在為檢驗問題研究新方案。浙江省技術監督局局長戴備軍坦言:歐盟的這個檢測數據要順利採用,必須加快改革檢測檢驗體系,完善裝備。

    專家指出,國際貿易的遊戲規則,其實就是技術標準的規則。誰控制了技術標準,誰就掌握了進入市場的主動。長期以來,我們的農業産品數量增長較快,檢驗體系、標準化體系等還比不上發達國家。特別是在動物檢疫方面,我國還未加入國際防疫組織,使得活豬、活雞、凍肉出口非常困難。這等於拿不到世界市場的入場券,受制于別人的綠色壁壘。

    零散生産是“攔路虎”

    浙江省德清縣以生産早園筍聞名,有17萬畝種植面積,近年來逐漸形成“山伢兒”品牌。縣裏有意把這個品牌做大,成為綠色無公害農産品的典範,但操作起來難度挺大。全縣幾萬農民都把自己的産品叫“山伢兒”,品質標準難以挨家挨戶落實。縣農辦主任呂海青説:“這麼多農戶中,只要有一戶把施了化肥農藥的産品夾在裏面,整個‘山伢兒’品牌的早園筍就不能算過關。”

    不少專家指出,農民生産經營的組織化程度過低,是農産品破解綠色壁壘的一隻“攔路虎”。千家萬戶的小生産狀態,使品質控制、標準實施無法徹底執行。

    農業要跨過綠色壁壘這道坎,最終的出路只有兩條:一是在城市化、工業化的進程中有序地減少農民;二是提高自組織程度,用市場的手段把千家萬戶聯合起來。

    《人民日報》 2002年05月21日

    


精細食品成為我國農産品走向
農業部、質檢總局聯合發佈《無公害農産品管理辦法》(全文)
美農産品敲響東北市場大門
秘魯推動有機農産品認證工作
荷蘭銷毀中國凍肉 中國企業蒙受重大損失
日本對華農産品實施緊急限制
我國農産品出口屢遭封堵
安徽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産品
杜青林:農産品市場開放與農業結構調整 
美國大豆大量涌入 廣西農産品外貿現逆差
農業部:轉基因農産品安全管理臨時措施公告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