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路 廣州研討起爭議

    伴隨近年國內“海上絲綢之路”熱,1月12日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炎黃文化研究會等主辦的“海上絲綢之路與廣州港”學術研討會再次吸引海內外人士的目光。會議期間,除了清宮十三行檔案、粵海關檔案的公佈被傳媒炒得沸沸颺颺外,專家學者關於廣州是否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海上絲路”的斷代、廣州如何打響“海上絲路”這一品牌等問題的不同意見,也成為人們關注的敏感話題。

    

    廣州、徐聞誰是始發港

    

    近年來,各地政府對於“海上絲路”研究、開發促進當地文化、旅遊建設的作用都有清醒的認識,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中國“海上絲路”各港口城市始發港之爭。泉州、寧波捷足先登相繼開會論證始發港;去年底,廣東省“海上絲路”研究與開發課題組聯合全國有關專家在湛江召開學術研討會,並認定徐聞是“海上絲路”最早始發港。而此次廣州的研討會上,提出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的專家論據充分:《史記》早有記載漢代番禺(廣州)已是中國一大都會,又是海外奇珍異寶集散地,唐代,廣州為東方第一大港,中國專門管理對外貿易的市舶使也在廣州首先建立;廣州市區保存的南海神廟、懷聖光塔、光孝寺、清真先賢古墓等古代遺址,都是廣州作為“海上絲路”發祥地的歷史見證。

    

    廣州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長黃淼章研究員強調:“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傳入中國都是最早在廣州登陸,廣州出土的與‘海上絲路’有關的漢墓有上千座,規模、數量比徐聞不知大多少倍!”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黃啟臣則認為,“海上絲路”最早始發港應該是徐聞,因為《漢書地理志》是最可靠的史料。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對外關係史學會會長耿升則告訴記者,從港口規模、風向、貨物集散以及後勤給養的情況看,徐聞不具備始發港的條件,只是一個小港。但耿升又説,根據科學發展來看,最早的不是最好的;而廣州的優勢不在於“最早”,而是2000年一直延續,當然中間也有興衰。

    

    “海上絲路”如何斷代

    

    專家們認為,廣州“海上絲路”研究開發,清代十三行無疑是個亮點,但也有人提到,十三行後期進行的鴉片貿易以及引發的鴉片戰爭這段恥辱的歷史是否可以不提?這就涉及到“海上絲路”如何斷代的問題,即“海上絲路”終止于何時。據有關專家介紹,關於“海上絲路”的斷代學術界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以明末清初為界限,因為這之前“海上絲路”是以中國貿易輸出為主;二是以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為限,大多數學者認為,鴉片戰爭後,“海上絲路”對外商貿、文化交往的色彩淡了,殖民的色彩濃了,鴉片戰爭後應該稱為近代中外關係,而不是古代意義的“海上絲路”;第三種意見認為“海上絲路”應該延續到現在的“廣交會”。

    

    廣州如何打響“海上絲路”品牌

    

    據悉,截止去年中國已有28處遺跡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産,數量在全世界佔第3位,目前全國還有60多個項目排隊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因此,此次研討會,廣州市有關領導對廣州“海上絲路”始發港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提法持謹慎態度。而據泉州有關人士介紹,“海上絲綢之路東斷———泉州”最近已由福建省政府提交國家文物局,並被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預備清單。有關專家分析,各地為了突出自己,聯合捆綁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可能性已不大。而廣州市委副書記朱小丹在研討會上一再強調,“海上絲綢之路”是歷史給廣州留下的品牌,擦亮這塊品牌,必將進一步提高廣州的國際知名度和競爭力。那麼廣州市應當如何打響這一品牌?

    

    黃啟臣教授認為,始發港廣州不是優勢,應該打“海上絲路”歷久不衰這一品牌。耿升認為,廣州十三行是一個品牌,但不要強調過頭,十三行實際上是朝貢貿易的延續,但它還沒有近現代交往的觀念,而將十三行百年繁榮的歷史放在中國歷史來看,當是中國走向衰敗的時代。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施存龍認為,十三行是壟斷貿易的象徵,其中還涉及到鴉片走私貿易,在海外(包括英國)並沒有吸引力,廣州打品牌,不一定講十三行。有關專家談到,一個城市的魅力在於其品牌,利用品牌開發旅遊,借城市的開放事件來搞宣傳,是好事,但不能誇大,甚至變色。要對得起歷史,對得起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

    

    《人民日報》 2002年01月17日


專家認為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和發祥地
廣州開發“海上絲綢之路”
徐聞: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之一
我國開始發掘“海上絲綢之路”的秘密
“海上絲綢之路”擬申請世界文化遺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