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麒麟皮下露出馬腳來
——我看金庸先生的文人劣根性

    日前,千龍新聞網登載了焦國標先生的一篇文章。焦先生就金庸在接受某媒體採訪時對文字暴力的種種説法發表了不同的觀點,從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還是非常認真的,甚至是動了感情的。但是,筆者卻不禁大笑了,因為筆者想到那位金庸老人如果能夠看到焦先生文章的話,也會在什麼地方竊笑的。

    焦先生提到的這篇訪談刊登在今年5月末的某一期《南方週末》上面,讀者如果有興趣,可以去《南方週末》的網站搜尋一下,應該可以找到這篇文章。

    在引文當中,焦先生首先提及了《笑傲江湖》的轟動效應。沒見人下來,先狂聽樓梯響,造勢的手腕一流,可見是一個熟練工。但是,熟練工也有熟練工的問題,以下的造勢就多少有些令人啼笑皆非了。

    首先是關於以“金庸”命名小行星的提案已經獲得通過,筆者想這件事情不提也罷。因為,在關於金庸的問題上,無論是“有人把名字刻在石頭上,想不朽”,抑或是“有人把別人的名字刻在石頭上,想讓別人不朽”,都近於無聊,後面一種更是頗有“皇上不急太監急”的味道。

    無論如何,刻石頭的人畢竟隔行如隔山,但是接下來,文章關於金庸到廣州一段,簡直堪稱絕妙好文,筆者不吝做一回“文剪公”,把它拿來和大家共用:

    “5月20日,一直未在嶺南有過公開的學術交流活動的金庸先生,甫抵廣州,就受到了當地媒體的熱烈關注。儘管金庸先生未對嶺南文化做出任何深刻的解析,人們普遍流露出來的情緒是,來了就夠了,按照中山大學施愛東先生的説法:‘重要的不是金庸説什麼,而是那是金庸説的。’”

    金先生從來“未在嶺南有過公開的學術交流活動”,那麼金先生在別處有什麼公開的、堪稱學術級的交流活動乎?金先生“甫抵廣州,就受到了當地媒體的熱烈關注”。原來關注的是媒體啊,不知是不是“娛記”們?這架式比不久前被人搞成拉肚子藥的小酷哥也不遑多讓了嘛!“儘管金庸先生未對嶺南文化做出任何深刻的解析。”實話,把這“嶺南”二字換成別的什麼地域的名字恐怕也未嘗不可吧?但是,“來了就夠了”,這是曬龍王求雨嗎?説的是什麼都不重要了,只要金庸説的就行,難道還要搞一個金版的“兩個凡是”嗎?筆者倒寧願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解釋施先生的話,即施先生有意無意透露了當前媒體和學界對金先生的一個看法:金庸是誰,做過什麼,已經多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名字意味著眼球,意味著一種可以使許多人藉以達成自己種種目的的介質。換言之,在這一點上,金庸或者趙薇是沒有任何區別的。還是套用施先生的原話吧:“重要的不是攪誰拉的屎,而是有的可攪。”

    在訪談當中,金庸談到了幾個問題,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焦先生文中曾經論述的文字暴力問題。對於這方面,焦文所見極是,但是筆者還有幾點需要補充。

    這一段落的第一句是:“金庸:昨天的記者招待會你也參加了,問了些問題,我記得。現在你不妨再問些問題。”在訪談中,這句話是明顯多餘的。筆者百思之下,從自己那“文字暴力表現他內心的暴力傾向”的內心當中,得出了一個卑鄙的結論:這是記者的滿足自己的小感覺!

    金庸談及自己和梁羽生的對比時,談到梁的古文功底較好,但是對自己文字的來龍去脈諱莫如深。其實,就筆者所知的事實,金庸的古文功底是遠不及梁羽生的。在金庸的作品中,只有早期的《書劍恩仇錄》和《碧血劍》是以詩為回目,卻多有葉韻不協、平仄不調之處。梁羽生當時曾在報上化名撰文指摘,引致兩人失和。事實上,金庸雖然鼓吹不歐化,但是事實上是寫不來古文的。他所學習的那一套東西,正是清末民初以來從梁啟超到胡適的中不中、洋不洋的新放腳文字。在香港,金先生的文字以現代聞名,在大陸,卻又成為了古典派,頗有蝙蝠的味道。

    然後金先生就開始大談特談所謂優雅的傳統,似乎不優雅就是不肖子孫,就不中國了一樣。但是,中國的傳統是優雅的嗎?或曰,中國的傳統就只有優雅一種嗎?“期我乎?桑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些文字都不優雅,但是卻閃現著活潑潑的人性的光輝,這才是中國真正的傳統,被士大夫文化,被宋明理學壓抑了多年的真正傳統。畢竟,在中國歷史上,是亂世多於治世的,或者按照魯迅先生的説法,求作奴才不可得的時代要多於作成奴才的時代。在這樣一個國家當中延續優雅的傳統的,只能是有錢有閒的幫閒們!

    周樹人、周作人兄弟簡直就是中國近代文壇關於優雅問題兩派的典型代表。看來金先生還是喜歡吃苦茶的。魯迅他是不會喜歡的了,因為他雖然出身浙江紹興,但是卻沒有繼承金庸先生繼承的“吳越文化情結”。魯迅的吳越傳統是“斷發文身”的,是紹興師爺刀筆吏式的。魯迅的文字也是充滿了暴力的——在戰鬥的年代裏,優雅是無濟於事的。那時的大師們少有沒打過筆戰的,也皮實得很,因為他們對自己所堅持的(無論歷史最終證明其正確與否)都有確信,認為真金不怕火煉。但是當今的金大師卻是攻擊不得的,因為你一攻擊他,就是文字暴力了,於是乎你的人品也卑劣了,於是乎你的文章他也不會看,於是乎你一炮打空,發現自己進入了無物之陣,於是乎金大師東方不敗了。

    在談過文字暴力之後,金先生興致盎然,又談論了文人辦報問題,隨後,大師指點江山,評點了當今中國文壇:王小波好,莫言好,余華也好,即便一個自己不欣賞的歐化文風作家,也是“很新潮、很前衛的”,唯獨“王朔的我看過一本《盜主》(大概是指《頑主》——記者注)。他反映北京街頭青年的心態,對這些人我沒有接觸過,不了解,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我看過就算了,也沒有深入地好好地去研究。他的語言,有些話我也不懂,京味特別重,講的京油子的話,地方色彩特別重”。

    原來金大師沒讀過王朔的作品,至多只看過一本《盜主》,因為後者講的是“京油子”的話,“地方色彩”特別重,所以只能“看過就算了”。口無臧否,卻又無處不臧否,春秋筆法,大師風範!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可惜金大師是“表錯七日情”了,金大師侃春秋而王朔痞子必不懼,因為他內心是充滿暴力傾向的呀。

    臧否王朔,無可厚非,畢竟兩人間是有一段公案的,但是對賈平凹的評論則充分體現了大師的所謂優雅:“賈平凹的文字也很好的,他也不是文字暴力,他有時候寫像《廢都》這樣的內容,描述西安青年的性生活,這倒不是文字暴力,是對實際情況的描寫,我覺得也是可以的。”

    洋洋灑灑一部差點把賈先生活活寫死的《廢都》,顛覆了現代藝術秩序和藝術創作手法的《廢都》,居然是“有時候寫”的、“描寫西安青年的性生活”的普通作品罷了。金先生的水準多少還是有一些的,他不會讀不懂《廢都》,他之所以會下這樣一個定論,是因為他知道《廢都》是禁書,作為新近改為崇拜鄧小平——這是金先生在央視《談話》節目中自己説的,當然鄧小平不是不值得崇拜,金先生也不是不可以崇拜鄧小平,但是這當中總有些地方是不對勁的吧——的金先生是一個聰明人,他對《廢都》的評價正表現了他的聰明和優雅。

    最後,金先生又談到二月河,“覺得他對清史的細節什麼的都研究到了”,承認自己“有些也沒有研究”。其實金大師大可不必過謙,因為他都是要帶博士生的人了,而且是要會希臘語和拉丁語的,如此看來,二月河連作金大師的研究生都不配呢。

    寫完這些文字之後,筆者一時想笑,一時卻又想哭。筆者要為中國人的造神癖大哭。筆者要為當今傳媒和學術界的不正當風氣大哭。筆者要為金庸先生身上體現出的中國文人劣根性大哭。筆者要為當代中國沒有真正的大師大哭。筆者要為中國人仍然迷醉於汪國真、南懷瑾和余秋雨的偽文化大哭。筆者要為當代中國沒有好的通俗文學作品大哭。但是筆者沒有大哭,因為筆者知道,眼淚和優雅一樣是無濟於事的,筆者將繼續在內心積蓄暴力並形諸文字,“讓麒麟皮的下面露出馬腳來”。

    千龍新聞網2001年7月19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