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教育動態 | 教育時評 | 校園采風 | 考試資訊 | 熱點話題 | 校園回憶 |
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文化氛圍濃厚 京城高校夏令營放長線網羅好學生

    暑假剛到,京城各高校進駐了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別看人小,他們可都是高校誠邀來的“貴賓”,來參加高校組織的形形色色的夏令營。

    北京大學法學院今年是第一次涉足主辦夏令營,規模不大,只從全國重點中學80多名高二學生中挑選了45人。

    相比之下,同屬北京大學的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主辦的夏令營規模要大得多。這個第九屆全國中學生愛科學夏令營7月16日剛剛開營,參加的中學生人數達2000人。

    北京體育大學的宣傳攻勢做得最為充足。因為加盟了由北京市旅遊局主辦的“濃綠清涼消夏遊”其中的一個項目--健身休閒遊,這幾日,北京體育大學在京城媒體的見報率頗高。

    一位了解情況的老師告訴記者,相當多的北京高校都辦起夏令營。在北京大學,至少有3個以上的夏令營目前已經開營。

    與旅行社組織的夏令營一樣,京城著名的景點也在高校夏令營的遊覽範圍之內,而高校夏令營獨有的優勢,在其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以北大法學院主辦的“未來法律人夏令營”為例,不僅法院、檢察院和著名的高特兄弟律師事務所是學生們參觀的景點,就連大名鼎鼎的賀衛方教授也會親自給學生們開設一堂講座。而第九屆全國中學生愛科學夏令營不僅參觀北京一系列的科學館和博物館,北大的重點實驗室也對其開放,中科院院士當場開設講座。

     這些資源,都是旅行社所不具備的。

     對中學生來説,走進自己慕名已久的高校,參加一個文化色彩濃郁的夏令營,和普通意義上的夏令營比,可能感受到的東西會有所不同。但是,高校怎麼會對給中學生辦夏令營産生了這麼大的熱情呢?

     “學生到我們的夏令營來,就是來體會真正的大學生活是怎麼回事。他們住在大學的宿舍,吃的是食堂的飯,看的是大學的著名景點和實驗室,聽的是專家學者的講座,就連陪同他們的工作人員都是大學生。”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任元彪老師告訴記者,有的中學給學校打來電話,希望學校能提高接待條件,比如安排有空調的房間。“我一口就回絕了他們。我們的夏令營不是讓學生來享福的。我們希望在中學生和大學之間建立一條溝通的橋梁,讓雙方能互相了解。”任老師説。

    “我們的夏令營不可能是公益性質。如果沒有夏令營,我們的體育場館資源也是閒置。但學校肯定不像社會上的旅行社掙得那麼多。”體育大學的一位老師告訴記者。

    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任元彪老師告訴記者,1993年他們的夏令營創辦之初,只是單純地想增加學生的一些科學知識,讓他們感受一下大學的氣氛,培養愛科學的意識。所以學生的吃住都與普通大學生區別不大,校方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也是大學生。任老師沒想到此事會派生出另一個後果:在中學生心中樹立一個高校的形象,為招生工作做正面宣傳。很多學生在夏令營結束之後,都立下了以一個大學新生的身份重新走進這所學校的志向。

    學校的招生辦特別支援夏令營。幾乎每屆的夏令營,招生辦主任都會親自到場。各係的熱情也出乎任老師的意外。曾經有一個系主任主動告訴任老師,如果夏令營沒有活動場所,該係願意免費提供。

    北大法學院的王桔老師介紹,這一次前來參加“未來法律人”夏令營的學生,都是從全國的重點中學中挑選出來的,學生只負責承擔來回的路費,法學院則承擔他們在京期間的一切費用,管吃管住。學校期望通過以法律為主題的夏令營,培養這些優秀學生對法律的興趣。王老師説:“現在高校競爭這樣激烈,生源是一個學校品質的保證!”

    未雨綢繆,透過高校夏令營燃起的篝火,可以看到高校對人才遴選、人才儲備的“放長線”意識。

    《中國青年報》2001年7月18日

    

    




北京正在加速校園立法
高校旅遊該不該收費?
香港青少年將組團赴內地考察祖國歷史文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