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局在教育領域推動“漸進式台獨”的主要表現 
劉佳雁

教育領域的“台灣化”活動,是伴隨“台獨”勢力鼓吹推動“台灣獨立建國”,力圖從文化教育領域“去中國化”而産生和發展的。以1997年的“《認識台灣》教科書”事件為標誌,教育領域的“台灣化”正式進入台灣當局公開落實推動的階段。在李登輝與“台獨”勢力同流合污下,“教育台灣化”在2000年台灣政黨首次輪替後,又成為台灣當局推行“漸進式台獨”的主要內容。

教育領域的“漸進式台獨”涉及到教育範疇內的各個領域,其中最主要者莫過於教科書、教學語言和戶外教學設施等方面的“台灣化”改造。

一、“教育內容的台灣化”

教育內容,即“課程”,是指學校給學生傳授的知識和技能、灌輸的思想和觀點以及培養習慣和行為等的總和。教科書是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和依據,是實現一定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對教科書內容進行改革是推進“教育台灣化”的起點。

一是改革教科書編纂體制,為“台獨”教科書的發行大開方便之門。國民黨當局退臺後,對島內教科書的編撰長期採用“統編制”,即由“國立編譯館”統一編寫出版。然而,上世紀80年代末後,在李登輝推行“台灣化”、“本土化”的口號下,民間教育改革運動蓬勃興起,部分極具“本土意識”的民間教改團體和“台獨”勢力極力攻擊現行教科書以中國意識為主體內容、“太中國化”,並成立“教科書改造聯盟”壓迫當局徹底改革教科書的編纂體制;在民進黨“立委”的推動下,“立法院”也頻頻通過提案,要求全面開放“審定本”教科書。

迫於各方壓力,臺當局不得不表示,教科書將逐步分階段分科採行審定制,開放民間書商參與。1994年10月13日,“教育部”表示中學教科書“審定本”將以漸進方式開放。1996年,“國立編譯館”開始退出國小教科書市場。1997年4月,“教育部”著手研訂“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全面啟動課程革新;旋即又成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發展專案小組”,著手研訂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從該年9月始,“國編館”逐年開放國小教科書審定本市場。2000年6月,“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科圖書審定辦法”出臺,明確規定九年一貫國民中小學學生課本可以由民間編纂,但必須報“教育部”或委託機關“國立編譯館”審定。據此,教科書的“國定”編輯制度被打破,“教科書”開始走向“一綱多本”階段。開放民間編纂教科書的閘門一開,無疑為台灣分裂勢力推動教材內容的台灣化提供了方便,隨後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陸續審定了多個民間編纂的教科書版本。為進一步規範教科書的編纂,2003年1月,臺當局又公佈部分課程綱要及刪除了2000年課程綱要中的“暫行”二字,預計于2004學年度一至九年級全面實施。

二是推動“鄉土教育”,強行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台灣歷史、地理、社會、人文、風俗等教育。擬訂鄉土教材和加強鄉土教育,是“教育本土化”的一個重要內容。鄉土教育在早期一直被作為“教育鬆綁”的內容而列入臺當局的“教改會”咨議報告。

教給兒童鄉土教材,使兒童認識鄉土和培養熱愛鄉土的觀念,這本無可厚非。20世紀90年代以前,國民黨當局本著“以俗教實則民不偷”、“以鄉之物教萬民而賓興之”的古訓,就一直比較重視台灣的鄉土教育。1956至1959年,相繼編輯出版了《台南市鄉土教材》、《屏東縣鄉土教材》、《苗栗縣鄉土文化》,包括史學家連橫撰寫的《台灣通史》,都可以稱作很好的鄉土教材。1976年,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先生也曾指示,“為宣揚台灣先烈賢士的民族精神和奮鬥史績,‘教育部’應速編台灣史籍”。自此以後,台灣各級學校的教科書中均有鄉土教育的部分,鄉土教育活動在島內也從未停止過。而且,自1970年起,由台灣省文獻會與台北市文獻會主辦的“史績源流研究會”,每年寒暑假都舉辦各項研討會;台南縣編制的“南縣之旅”、台北市頒發的《加強鄉土教材教育實施要點》、台北縣編寫的“我的故鄉——台北縣”等活動,這些都説明瞭兩蔣時代對臺鄉土教學的重視。

然而,伴隨李登輝推行“本土化”和“兩個中國”的分裂路線,“鄉土教育”成為“台獨”分裂勢力推動教科書內容改革的重要訴求。儘管自1993年度起,台灣教育當局公佈修訂的“國民中小學課程標準”,規定國小課程自三年級起增列“鄉土教學活動”,國中一年級增列“認識台灣”、“鄉土藝術活動”課。但“台獨”分子對此並不滿意,並在台灣報刊媒體發動“鄉土教學”的論戰活動,一時間輿論認為“仿佛所有的知識、學問都寄託在鄉土教育上,學校的人力、物財力也都投資在鄉土教育上”。在各種壓力下,1993年臺“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和“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相繼成立了“本土語言教材專案小組”與“鄉土語言輔助教材大綱專案小組”,以蒐集資料研擬閩南語、客家語和原住民語本土語言教材。1994年8月,“教育部長”表示未來二、三年間將是推動教育改革的重要時程,1996學年度將強調鄉土教學,小學每週會有兩小時進行鄉土教學。同年10月,臺“教育部”修訂發佈“國民中學認識台灣課程標準”,台灣本土歷史列入國中正式教學科目。1996年5月,李登輝稱“過去國民黨太強調大陸的歷史文化,要讓新生一代了解台灣”,提出了推動“鄉土教育”的方向。1997年,國中認識台灣課程正式啟動。在李登輝的指示下,臺“教育部”決定在中學開設《認識台灣》新課程,並於1997年2月編輯出版《認識台灣》教科書——《地理篇》、《歷史篇》、《社會篇》。

民進黨上臺後,台灣當局推動“鄉土教育”更加全面而深入。2001年3月底,臺當局公佈了“本土化教育”政策,規定從2001年8月新學年開始,九年一貫教育推行“鄉土教學”,將《認識台灣》作為教學範本,從中學推廣至小學。2002年,臺成立“本土教育委員會”,作為規劃本土教育的機制,全面審視國中小九年一貫新課程中的“本土教育”內容,並了解“認識台灣”等本土課程是否已放入新課程,催促加快教材內容的“台灣化”。同年12月,臺“教育部”舉行九年一貫課程審議委員會議,決定新的課程綱要中語文及社會領域的課程目標與理念內容中“鄉土文學”將修改成“台灣文學”、“閩南文化”則改成“台灣文化”,而通稱的“漢字”將改成中性的“文字”;國中小課程正式綱要中“台灣史”內容往後延伸到國中階段,明確規範“認識台灣”等台灣相關教材應納入國中課程,國小高年級課程則改以教授台灣重要人、事、物為主,而國中小領域中的台灣教材比重,預估將可較原訂比例增加約一半,以落實加強學生對台灣的正確認知與認同。該綱要已于2003年1月公佈、將於2004學年正式實施。

陳水扁當局推動教學內容“台灣化”的觸角,還延伸到學生軍訓和軍校課程的設置上。2002年11月,部分民進黨“立委”就曾舉行記者會,要求高中以上的軍訓課程應增加“公民防衛”等課程;一些激進“台獨”分子甚至認為,面對“對岸中國發展超限戰等新戰爭思維”,“國家安全”規劃課程應確立“民主和平、主權獨立、公義福祉”作為台灣的“國家目標”,在“公民防衛規劃”中強化學生“對國家的認同”。為加強對軍隊的思想控制,實現“軍隊課程的本土化”,2002年4月,民進黨和“臺聯黨”22位“立委”連署在“立法院”通過提案,“要求‘國防部’把‘國史館’編的《台灣“主權”論述》、《戰後“台灣民主運動”》等記述‘台灣五十年來奮鬥歷史’的系列書籍加入軍隊‘莒光日教學’,甚至列為軍校的必修課程。”

二、教學語言的“去中國化”

教學語言的“去中國化”是伴隨李登輝推行的“本土化”政策而産生的,是“鄉土教育”推動的直接結果。

(一)動搖“國語”的官方地位。語言是構成文化的關鍵要素之一。在一些極端“本土派”看來,以北京話作為共同語言是“大中國沙文主義作祟的結果”,因而他們公開鼓吹應以“臺語”代替北京話作為台灣的“官方”共同語言。為打破“國語”的唯一“官方語言”地位,一些極具“本土色彩”的社團如學生台灣語文促進會、哥城臺語基督教會、育德文教基金會、台中臺語演講會等陸續産生,甚至出現了以“臺語”為教育語言的“台灣文化學院”、淡水工商管理學院台灣文學系等。

然而,由於國民黨當局的語言政策是在以“統一語言”、“國語政策”不變的前提下,以選修方式開放“母語”,因此“國語”作為唯一“官方語言”的地位較長時間內並未發生動搖。然而,2000年民進黨上臺後,這一狀況迅速發生了變化。2000年6月,臺“教育部”即廢除了“國語推行委員會”,改為“本國語文字工作推展委員會”。2002年3月,“臺聯黨”“立委”提案要求將“臺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不久,臺“教育部長”黃榮村表示,為配合“鄉土母語”教學的推行,將在三年內針對閩南語、客家語及原住民語等各種“國家語言”提出“部版”統一文字與拼音系統,作為各語言文字化的建議版本和“官方語言”政策的選擇參考依據。同時,擬將目前的“國語文推動委員會”改組為“國家語文發展委員會”,華語、閩南語、客家話和原住民語未來所謂的“國家語文”將包括,並列為該委員會的工作重點。2003年2月12日,為配合“通用拼音方案”的公佈實施,臺“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宣佈,廢止施行已數十年的“國語推行辦法”,“國語不再是島內的共通語言”,未來電視、電臺、電影等也將全力推廣“閩南語”予以配合。

(二)推動“臺語(閩南語)”方言教學。李登輝上臺後,在語言教育上逐步推行以閩南語等“台灣話”為主的政策。1993年臺當局正式宣佈將實行“雙語教學”。新修訂的國小課程標準決定,從1996年開始三年級至六年級增設“鄉土教學活動”一科,其中包括鄉土語言教學。是年8月,“廣播電視法”有關電視及廣播電臺限制“臺語”節目時間的條款正式廢除。但由於臺當局仍堅持“國語政策”,因此當時積極推行“母語教學”的全部是民進黨執政的縣市,包括台北縣、宜蘭縣、新竹縣、台南縣和高雄縣,所謂的“母語教學”實際上是指“不禁止母語”,並沒有配套的推行“母語教學”的語言計劃。

2000年,根據台灣教育當局頒發的台灣中小學九年一貫制課程暫行綱要,從2001年8月1日開始,台灣所有實行九年一貫制課程的中小學一至六年將專設“鄉土語言課”,用台灣的地方方言,也就是閩南話講課,臺當局將之稱為“母語教學”。2002年8月,“行政院”核備“中文譯音使用原則”正式確定將採行“通用拼音方案”,國中小學語言教學雖不強制使用“通用拼音”,但臺“教育部國民教育司”隨即表示,“將修訂鄉土課程綱要,原來一年級教音標拼寫,改為四年級後才教,小學前三年以聽和説為主”。10月,“教育部中小學課程修訂審議委員會”就做出決議,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提前實施鄉土語言閩南語、客家語的音標符號系統教學。而每學年舉行的“全臺鄉土歌謠比賽”,在小學“鄉土語言教學”中仍發揮著積極作用。

(三)改變拼音系統。台灣的中文譯音問題即拼音方案之爭問題由來已久。台灣長期沿用1918年公佈的注音符號。然而,1996年,臺“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籌設“亞太營運中心”,統一中文譯音開始浮出水面。1999年初,“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提出“中文譯音統一規定”草案,以“國語注音符號二式”作為統一的方法,但遭到學界和翻譯界的普遍反彈。1999年7月,“行政院教育改革推動小組”決議中文音譯採用中文拼音,立即引發10余名民進黨執政縣市長的反對。在此壓力下,“行政院”被迫行文“教育部”針對執行細節再研究。

陳水扁上臺後,出於“台獨”意識形態的考慮,著手推行一套適用於“臺語”的“通用拼音”。2000年10月7日,臺“教育部國語推動委員會”正式公佈“中文譯音統一規定”草案,確定以台灣本土研製的“通用拼音”取代“中文拼音”。雖然民進黨當局為之極力辯護,但這一方案仍立即遭致各界的強烈抨擊。10月31日,迫於壓力,臺“教育部長”曾志朗作出“建議採用中文拼音方案”的決議,並送交“行政院”,且同時附上“國語會”建議使用“通用拼音”意見。然而,“教育部”的意見迅速遭到了基本教義派的強烈反彈,且由於“行政院”對此作出“退案處理”,“拼音方案”再度引發了激烈爭議。由於各界意見不統一,該案最終被擱置。但2002年8月,在各方意見未統一下,臺“行政院”強行核備了“中文譯音使用原則”,正式確定將採行“教育部”建議的“通用拼音方案”,自此台灣地區的地名、姓名等將以“通用拼音”為準。

(四)鼓勵籌設“台灣文學系或研究所”。與“鄉土教育”和“母語教學”相配套的是“臺文係(所)”的設立。1996年8月,臺“教育部長”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已核準新竹師範學院和台南師範學院于1997年度分別招收“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和“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班,此前還核定新竹師院成立台灣語文研究所,以配合台南師院“台灣語言教學研究所”辦理在職教師從事本土化教育進修工作。2000年9月,臺“教育部”以提供師資等政策性措施鼓勵公立大學成立“台灣文學系所”,以配合“鄉土語言教學”,隨後包括清華大學、台北師範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和成功大學相繼提出申請增設台灣文學系所博士班、碩士班或大學部。2002年,台南師範學院將已成立的“鄉土文化研究所”正名為“台灣文化研究所”。

三、社會教育機構的“台灣化”

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它是以作為課堂教育的輔助設施而獨立存在的。所謂社會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設施對青少年、兒童和成人進行的各種教育活動。社會教育實施的主要途徑包括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文化出版、電影院、劇院、廣播電臺、電視臺等機構。近年來,為適應“‘台獨化’鄉土教學”的需要,一些極具“本土色彩”的社會教育機構和戶外教學設施紛紛設立,逐漸發展成為“凸顯獨特台灣文化,並作為台灣人逐步認同台灣文化的憑藉”。

一是宣揚“台灣意識”的博物館的設立。博物館是蒐集、保存、研究、展覽有關歷史文化、科學等史料文物的機構,是後人了解在地歷史文化的主要途徑之一。在台灣,博物館是作為社會教育活動場所而設置的。上世紀90年代以來,如火如荼的“本土化”活動,極大地促進了台灣博物館數量和類型上的長足進展。高雄市立美術館(1994年)、“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高雄,1997年)、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南永康,正在積極籌備中),以及著重社區認同、凝聚社區意識的“社區博物館”,如以彰顯地方産業為訴求的鶯歌陶瓷博物館、坪林茶葉博物館、清水韭黃産業文化館、玉井芒果産業文化資訊館、白河蓮花産業博物館等;以特殊的自然或人文景觀為訴求的北投溫泉博物館、台南縣菜寮溪化石館、高雄縣甲仙化石館、宜蘭縣蘭陽博物館等等,加上縣立文化中心附屬博物館,紛紛設立,形成了多元綻放的局面。它們通過舉辦教學性展覽、展覽室現場演説和重新調整文物布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已成為研究台灣“本土文化”、學生戶外教學的重要場所。

民進黨上臺後,在臺“文建會”的直接主導下,加快了各種極具“台灣本土”特色的專業博物館的成立步伐。2000年,臺當局“文建會”接管了“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預定2006年建成,其負責人聲稱該館“未來就是代表台灣,猶如故宮代表中華文化一般的同等角色”。同年,“故宮博物院”院長杜正勝上任後即表示要重新調整文物布展方式,將“中國歷史”與“台灣歷史”分隔開來。2002年1月,創立50餘年的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開始改隸“國家史料館”,更名為“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將“在既有基礎上,結合地主文史團體,扮演重建台灣文化的角色”,從而將“台灣地方文獻提升為國史地位”。同年7月,歷經11年籌備、具有“台灣本土之最”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在東台灣正式開館營運。儘管如此,一些“台獨”勢力仍然建議,當局應從速籌設“台灣音樂博物館”、“台灣美術博物館”、“台灣電影博物館”、“台灣戲劇博物館”,以保存瀕絕的台灣本土文化藝術資料。

二是推動“地方文化館”活動,充實校外教學設施。為推行“本土化”的需要,台灣當局積極鼓勵成立以研究各地“鄉土民性”為主要內容的民間自發性的文史工作室和社區發展組織,通過寓教于休閒的方式,落實地方文化紮根工作,建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1992年,在李登輝指示下,臺當局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1994年,臺“文建會”正式實施“社區總體營造”及辦理“地方文史社團基礎工作研習計劃”等各項執行計劃。1996年“文建會”訂定“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補助地方文史工作處理要點”,加上此前通過的“社區總體營造獎助須知”等,對地方文史工作室的補助或獎勵加以規範。在臺當局的鼓勵措施下,“地方文史室”以每年超過30個的速度成長。這些設施“既能增進當地民眾休閒品質,也是活的鄉土教材”。

民進黨上臺後,繼承了李登輝的“社區總體營造”計劃,由“文建會”主導,在地方文史工作室的基礎上,重點扶持“地方文化館”項目建設,以蒐集整合各鄉鎮現有歷史、文化、藝術、觀光、生態資源,建立“鄉土文化”據點。2001年10月中旬至11月初,“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人才培育計劃,分別在台灣北、中、南、東四處,各舉辦一梯次的“社區文史記錄種籽工作坊”,通過文史工作者辦講座和實際田野操作來推動文化基層紮根。2002年,臺當局“行政院”宣佈實施“新故鄉社區營造計劃”,將於未來六年投入325億經費進行活化鄉村社區組織,活化地方文化活動等方案。“文建會”將“地方生活文化館”作為年度重要施政計劃,並舉辦“文化論壇——地方文化館系列講座”,希望通過設立具有創意特色的“地方文化館”,將原有以縣市政府所在地的核心生活圈重新規劃,更往基層紮根。臺“文建會主委”陳鬱秀就表示,“希望各地的生活文化館紮根計劃,未來能成為認識台灣文化的重要基地。”

三是允許設立鼓吹“台灣主體性”的出版機構、電子媒體等。圖書出版等大眾傳媒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教育渠道,由於其能提供學生立體的知識和豐富的資料,可對學生的“基本定向或特殊意見發揮直接或間接的雙重影響”。

在圖書出版方面,隨著“政治解嚴”和“本土化”的推行,台灣當局于1999年初廢止了出版法及其相關法規,使“本土圖書出版業”獲得了突破性進展。標榜“本土特色和台灣精神”的“前衛出版社”成為較具規模的“本土文化”出版社,相繼出版了“台灣文史叢書”、“新台灣文庫”、“台灣研究叢書”、與“台灣教授協會”合作出版“教授論壇叢書”,2000年因出版《台灣論》更“名聲大噪”。其關係企業“草根出版公司”則是另一個“本土文學”出版重鎮。此外,望春風出版社、南天書局、玉山社也是有明顯“本土色彩”的出版社。在李登輝“本土化”政策的影響下,過去一些較中立的出版公司也開始注重“本土特色”作品的出版活動。在報刊方面,一些宣揚“台灣化”的“本土”雜誌報紙也紛紛出現,其中較具影響的有《自由時報》、《民眾日報》、《台灣日報》、《新台灣週刊》等,它們通過開闢專刊等方式,刊登“導向性言論”。

在電臺和電視上,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民進黨主導下,涌現了大批彰顯本土的“地下電臺”,並逼迫當局開放電波頻道,最終民進黨或親民進黨的人士獲得了18家電臺的許可,它們幾乎全部用“臺語”廣播。而且,迫於民間要求開放電視頻道的壓力,臺當局于1998年新開了主要播報“本土節目”為主的“公共電視臺”,原有的各大電視臺也因應“本土化”、“台灣化”,增開了“臺語新聞”或“臺語節目”。此外,90年代後,台灣電影不論是從創作還是從電影對白上都更傾向於“台灣化”。標榜“本土性”的電影人如吳念真、小野等,以“非常台灣”的方式,以電影這一載體呈現特殊歷史背景下的台灣面貌,形成一股“台灣新電影”的熱潮。新開的網站更越來越多地充斥著“台灣”、“本土化”的氣息,成為傳播“本土文化”的重要渠道。

(本文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中國網2003年9月17日


台灣高校研究所浮濫教育品質下滑
台灣教育改革為何至今不成功? 
促進文化交流 福建8所高校獲准招收台灣學生
台灣的教育改革
台灣歷史教育妄圖“突破”“一個中國”構架
九年制教育漏洞百齣 臺“教育部”面臨重壓
李登輝促“文化台獨”要學校教育揚棄“大中國”觀點
台灣史學教授:教育文化的“台獨”改造將貽害無窮
台灣教育當局決定採用“通用拼音”引起各界質疑
台灣“九年一貫”教育銜接漏洞殃及60萬學生
臺加強“本土化”教育 定“首都”為“台北”
臺教育官員:當局政策一旦開放即承認大陸學歷
近年來台灣小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關注“台獨”新動向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