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寶落美探險家手 文物深藏菲海底洞穴100年

  日前,6件明太祖朱元璋的墓前石雕,在菲律賓海底洞穴中沉睡了百年後,出現在美國探險家格雷科的家中。這批被業內人士評為“國寶級”文物的石雕剛見天日,就引起了考古界的廣泛關注。

  美國老兵撈到中國國寶

  7月29日,格雷科在洛杉磯家中展示剛剛運抵美國的這批明代石雕,前來觀賞的訪客包括一些來自祖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的收藏家。

  這批文物包括2尊一文一武、2米多高的石人雕像,各重3000磅;2匹2米高、2.6米長的石馬和2頭體積稍小的石羊。據考證,這6件石雕是明太祖墓前的珍品,1903年被人盜走,在廣州被運上船,送到菲律賓東北角班乃島附近,藏在數十米深的海底洞穴中。格雷科説,他在香港找人做了鑒定,每件估價高達1000萬元人民幣。

  格雷科説,他和潛水員為把這6件明太祖墓前石雕撈出水面,可謂費盡工夫。發現石雕後,他們在水底鋪上枕木,裝設小火車,用繩索拖了10天才把石雕拖上岸。由於發現地點在荒無人煙的小島附近,格雷科又用水牛車和卡車把石雕運入境口,最後用船運到洛杉磯。

  為撈珍寶費盡心機

  那麼,格雷科是如何得知石雕身藏在菲律賓海底的呢?這要從20多年前説起。格雷科是美國加州人,早年參加過越戰,對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極為著迷。格雷克研究發現,自14世紀起,一些中國商船經菲律賓海域前往印尼和印度時遇難沉沒,貨物散落在方圓五里的海床上,其中以明清陶器和瓷器居多。因此他深信,從中國台灣海峽和南海海域,到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沿岸的海底,沉睡著許多載有稀世珍寶的中國商船。20世紀80年代,格雷科來到東南亞,開辦了“斯塔林搜尋公司”,其主要業務就是在東南亞公海上打撈中國古代沉船。

  從1992年開始,格雷科和他的公司把搜尋重點集中到菲律賓海沿岸的海底。為了弄清當地的地形,他在亞洲各地奔波多年,並在菲律賓偏遠的班乃島和布桑加島等小島上與當地漁民一起住了十幾年,和他們成了朋友。

  20世紀90年代中期,格雷科在當地人的幫助下最終圈定了16處打撈地點,並雇用了數百名菲律賓人展開了大規模作業,其中3處海域收穫頗豐。迄今為止,格雷科尋寶的投資已超過500萬美元,但收穫也頗讓他驚喜。目前,在格雷科位於洛杉磯的家中躺著中國古代陶瓷23000多件,估價高達2000萬美元。其中7000件已經運抵紐約,原計劃于9月份由格恩西拍賣行進行拍賣。

  專家質疑格雷科的行為

  8月6日,位於美國紐約市的格恩西拍賣行主席阿蘭·伊丁格宣佈,該館決定暫緩格雷科的中國古代瓷器拍賣會。

  拍賣活動之所以停止,是因為菲律賓駐紐約總領館日前交給該拍賣行一封信。在信中,菲律賓國家博物館質疑這批瓷器的歸屬。菲律賓國家博物館副主任賽西奧·薩賽多説,該館將與菲司法部和海關總署一起調查,調查後才能決定格雷科對這批珍寶是否有合法的所有權。

  美國不少考古學家也對格雷科的行為提出了批評。得州農業與機械大學海洋考古研究所所長多尼·漢米爾頓説,職業考古學家在發掘文物時會遵循專業規範,而格雷科這樣純粹商業性質的打撈讓人膽戰心驚,因為它破壞了文物的整體價值。

  但格雷科堅持認為這些寶物都是自己辛苦幾十年並投入鉅資得來的,其合法性不容懷疑,“那些人提出質疑,不過是因為妒忌我罷了”。▲

《環球時報》2003年8月13日

 


朱熹子孫亮出《紫陽宗卷》 650年前遷居衢州
文物拍賣管理暫行規定(全文)
南京玄武湖“黃冊庫”遺址遭破壞 文物專家痛心
觸摸歷史 傳承文明 國圖珍貴典籍修復認捐
2165件 建國以來海關查獲最大一宗文物走私案
明孝陵成“世遺”僅一月 下馬坊即面臨拆遷窘境
被英法聯軍焚燬的香山標誌性建築勤政殿修復開放
深圳破獲建國以來最大古生物化石走私案件
中國文物界喜憂參半 面對流失的嚴峻挑戰
甘肅:文物保護單位不得由企業經營
國家文物局長給內蒙古文物保護工作開出“三味藥”
新疆加大文物保護力度 投入3600萬啟動搶救工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