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歷史 傳承文明 國圖珍貴典籍修復認捐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千家詩……國家圖書館文津廳,一部部墨香四溢的古籍善本讓讀者感受歷史脈搏的跳動,同時又吸引讀者親自去觸摸歷史、傳承文明。“藏書更要讀書,讀書更要護書;讀書只以為己,護書可以澤人。”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先生7日向全社會公眾倡議,共同為保護珍貴典籍的修復添磚加瓦。

  此前7月份,國家圖書館從館藏敦煌文獻中挑選出10件急需修復的文獻向社會開展認捐,在兩個半小時之內即告完成。以此為契機,國家圖書館7日正式向社會推出“國家圖書館珍貴典籍修復認捐活動”,以期使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珍貴文化典籍的保存與保護,吸引社會資金髮展公益性文化事業。

  始建於1909年的國家圖書館至今已擁有2100萬冊的典藏,數量在亞洲名列第一,其中善本特藏尤為全館藏品精華所在。1500余部宋元名刊、27萬冊善本、70萬件特藏的珍貴館藏,其年代起自殷周,迄于當代。“敦煌遺書”、《趙城金藏》、《永樂大典》、文津閣《四庫全書》並稱國家圖書館四大專藏,可謂國之重寶。名刊名抄、名家校跋本頗為豐富,此外又有甲骨卜辭、金石拓片、方志家譜、古代輿圖、民族文獻、名人手稿、外文善本等無盡寶藏。

  據國家圖書館介紹,這些善本古籍多為海內孤本,極富文獻研究價值和文物價值,不僅是五千年中華悠久文化的歷史見證,也是維繫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由於時代久遠,目前這些古籍中將近一半超過50萬件需要修復,其中破損程度較輕的有13萬冊件;破損程度中等的有26萬冊件;破損程度嚴重的有12萬冊件,需要長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修復。

  “中國古人有許多保護書籍的好方法,如建藏書樓,講究書衣、包角、護葉、裝幀;現在,保護和修復仍然是圖書館最大的課題之一,要設法解決因紙張老化和大氣污染對書籍的影響,還要將殘破斷爛的珍貴文獻修復出來,任務十分艱巨。”任繼愈先生説,過去的修復,主要由國家投入資金,財政部每年撥款幾十萬元專項修復經費。從今年開始,國家圖書館開展“全民參與,共護國寶”的活動,不是因為國家撥款少了,而是希望把珍貴典籍和我們每個人的距離拉近,讓每位國民都有機會直接參與保護中華歷史典籍的工作。

  國家圖書館7日公佈了2003年度50種認捐書目,認捐金額從90多元到不足萬元。據了解,國家圖書館準備設立珍貴典籍保護與修復基金,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同時每年都推出一批認捐書目通過媒體向社會公佈。(記者 沈路濤)

新華網2003年8月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