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界的道德底線在哪?  
張嚴平

    學界自律 正本清源

    北京大學校長助理吳志攀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北京大學有關部門目前正在制定一個有關學術規範的文件,擬經校學術委員會通過之後正式實行。這是繼北大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銘銘“抄襲事件”在社會披露之後,北京大學做出的最新反應。

    剛剛卸任的北大副校長、歷史系教授何芳川説,北大有著“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優良學術傳承,近幾年來北大師生對日漸蔓延的“學術腐敗”是有警惕的,是堅決抵制的,是深惡痛絕的,學校多個院係早在兩年以前就實行了匿名評審制、博士生導師在自己的博士生論文答辯中沒有表決權等制度,新出臺的學術規範將在以往制度的基礎上,進一部凈化北大的學術環境,真正實現北大文科院係2000年提出的“清除贗品,拒絕平庸,樹立北大文科精品意識”的莊嚴承諾。

    王銘銘“抄襲事件”如一石擊水,令包括北大在內的中國學術界都在反思一個做學問的ABC基本問題:學術道德。今天,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是不能隨便拿的,拿了就叫“偷”。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最直白、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卻被社會稱為象牙塔的學術界所違背。

    北京大學教授陳啟偉感嘆,過去抄襲者大多數還有愧疚之心,本來人數就少,一經揭露,則在學界聲名狼藉。現在抄襲剽竊者的猖獗張狂之勢令人愕然驚心,許多大學的研究生做論文,有一半以上是抄來的,有的人東窗事發,人贓皆獲,卻百般辯解,毫無愧色。

    其實,不僅僅是抄襲者的臉面越來越厚,抄襲者的級別也越來越高,學生、講師、教授、博導,甚至有副校長級的人物。從王銘銘“抄襲事件”回顧過去,上海復旦大學教授申小龍,合肥工業大學博導楊敬安,華東理工大學教授胡梁明等等,這是已做出處理的例子了。僅2001年,全國為各類媒體曝光涉嫌剽竊抄襲的醜聞即達十幾起之多。

    人們在震驚之餘不禁發問:中國學界的道德底線在哪兒呢?

    中國學界不乏具有高尚人格與風骨的知識分子,他們為維護學術道德的神聖,近年來不斷在發出“貴在自律”的呼喚。

    2001年底,中國科學院向社會公佈了10條《中國科學院院士科學道德自律準則》,要求院士們帶頭,堅持嚴肅、嚴格、嚴密的科學態度,反對學術上的浮誇浮躁作風,堅決抵制腐敗和違規行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與批評。也是在這一年,北京大學提出“清除贗品,拒絕平庸”,“樹立北大文科精品意識”的承諾。還是在這一年,南京大學16位年輕博導共同發表“反腐宣言”並公開發出倡議書:堅持學術自律,嚴格遵守學術研究規範,全力反對各種形式的粗製濫造和蓄意炒作,堅決杜絕喪失學術道德的抄襲剽竊行為,向假冒偽劣學術宣戰,還象牙塔以聖潔坦蕩的本色。

    學術界的自律當是清除“學術腐敗”最根本的希望。我們不會忘記我國民俗學泰斗百歲老人鐘敬文先生在半年前留下的這樣一句語重心長的話:“知識分子應該是社會的良心,是社會的中流砥柱。”

    學術不能“大躍進”

    近期發生的北大教授王銘銘“抄襲事件”令全國學術界愕然。

    “學術腐敗”,生了即打,打了又生,愈生愈旺,連北京大學都不能倖免,根源在哪?

    在王銘銘“抄襲事件”沸沸颺颺之後,中國學術界人士痛定思痛,開始了理性而深刻地思索。“學術腐敗”毫無疑問與學術隊伍的本身素質有關,個人道德修養與自我約束的“滑坡”是導致這一腐敗的內在原因。但是,同時不容回避的是,學術界一段時間以來的浮躁、浮誇的“大躍進”式的風氣,亦是導致“學術腐敗”和不良學風的重要外部原因。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葛劍雄認為,儘管學界和教育界一些有識之士早已意識到了關於中國學術發展的主觀願望和客觀可能之間的矛盾所産生的問題的嚴重性,但大多數人卻沒有正視它。由於浮躁、浮誇的“大躍進”式的主觀願望不僅滿足了現實的需要,也造成了大批既得與將得利益者,所以在明知做不到的情況下也會搞得轟轟烈烈。在這種潮流面前,能不受影響的人不是絕無僅有,也只能是鳳毛麟角。在這種情況下,學術界的風氣如何端正得了?

    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普遍急於求成,追求短期效應;學術評價中的量化管理等等,都已經在學術界凸顯出越來越深的弊端。

    許多學界人士感到,面對學術界的不良學風和腐敗現象,大家在痛心疾首的同時,往往會感到無能為力,或者言行不一,剛才還在斥責某種行為為學術腐敗,現在卻要如法炮製。葛劍雄説,如果我們能實事求是地估價我們的學術界和教育界現有的水準和發展潛力,去掉浮躁浮誇的心態,不要急於求成,不搞學術“大躍進”,講求實效,至少能為學風的端正和學術腐敗的消除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剛剛卸任的北京大學副校長、歷史系教授何芳川認為,我們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文精神和人文學養,知識經濟在沒有人文精神和學養底蘊的時候,很容易出很多毛病,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整個社會來關心。

    欲速則不達,事物的發展是有其自身規律的,特別是學術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它們有一個積累漸進的過程,絕不是靠大幹快上而能“大躍進”的。相反,只有不尚虛名、埋頭苦幹,才最終能把中國的學術引向真正的發展與繁榮。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2年03月04日


重視公民的個體道德建設
北京重視道德建設
道德的法律化與法律的道德化
台灣專家學者強調以道德抵禦艾滋病
論公民道德建設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全文
寫作中的道德與不道德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