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老城改造:
是保護而非破壞
 

    隨著拉薩開放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來到這裡旅遊觀光,在富有藏族特色的老城區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外國遊客的身影。

    “拉薩老城區維修改造工程是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的,”拉薩市文物保護局局長郭豹説:“維修建設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不存在破壞藏式古建築的問題。”

    針對近段時間海外就拉薩老城區改造的一些傳言,郭豹説:“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西藏古建築的保護。正在進行的拉薩老城區維修改造,就是為此採取的重大措施,同時,也將使這裡居民的居住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拉薩老城區內一座座古老的大院具有鮮明的藏族風格。然而,因為年久失修,許多房屋成了危房,墻體開裂,樓板變形,屋頂漏雨。

    “特別是老城區房屋密集,消防和環衛通道不暢,居民生活用火和垃圾嚴重著威脅大昭寺等一批古建築的安全。”拉薩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扎西多吉説。

    建於西元7世紀的大昭寺是世界文化遺産,圍繞寺院長約1公里的八廓街是拉薩老城區的中心,也是西藏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在這裡,轉經者的祈禱聲、化緣僧尼的誦經聲和商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

    為了保護古建築,改善居民生活條件,中國政府近年來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拉薩老城的維修和改造。目前,政府正投資7000萬元對56座危房大院進行修建。工程結束後,一千多戶普通藏族群眾將告別危房。

    扎西多吉説,這次維修的56座大院中,有4座是“拉薩市重點保護古建築”,其餘都是普通民居。對保護建築的維修是經過專家和相關部門嚴格論證評審和進行的。

    為保持拉薩老城的原貌,市政府確定的修建原則是“兩個必須”和“兩個不能變”,即:老城區的市政基礎設施必須改造,傳統建築內部設施必須完善;老城區整體街巷佈局不能變,具有較高歷史價值的傳統建築風貌不能變。

    扎西多吉説:“維修後的房子仍然是藏式的,外觀幾乎沒有變化,只是內部存在的隱患全部消除了。”

    “我們確實拆毀了一些建築,但它們是近年來修建的與古建築風格不協調的房屋,這是依照世界文化遺産考評專家的建議進行的。”負責工程指揮的拉薩市城關區城建房産管理局局長楊培説。

    這位藏族局長説:“對於一些存在倒塌等險情的古建築,我們聘請了專門從事藏式建築工程的公司維修,那裏的工程師精通藏式建築的每個環節。”

    著名藏式古建築專家木雅曲吉建才説,無論從外觀風貌還是內部結構,維修後的拉薩老城區仍將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

    新聞背景:拉薩古城和八廓街

    每天清晨,八廓街開始升騰起陣陣桑煙,隨風飄動的經幡,為大昭寺周圍的古老街區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八廓街是拉薩古城的代名詞。它的概念不只是一條不足五六米寬的環行街道,而是大昭寺周圍的那一片舊式的、有著濃郁藏族生活氣息的街區。

    對於八廓街的老居民,他們早已習慣了傾聽大昭寺傳出來的法號聲,習慣了轉經者匆匆的積累公德的腳步。他們更喜歡微閉雙目,回憶這個古老城區的過去。

    大昭寺興建於西元七世紀吐蕃藏王松讚幹布時期,這裡供奉著釋迦牟尼12歲等身銅像,是藏族信教群眾心中的“聖地”。一千多年來,朝聖者們漸漸踏出了環繞寺院的八廓街,並逐步發展成了今天佔地52平方公里的拉薩市。

    八廓街是西藏最古老的城區,以大昭寺為中心大約1公里。從這條街道叉網狀輻射出35條小街巷。街道兩側是一排排藏式的房子。這些房子的高度有統一的規定,最高建築只有四層。空中望去,整個老城區與大昭寺渾然一體。

    八廓街兩邊店舖的商品琳瑯滿目,到處可見千姿百態的銅制佛像、做工精細的銀制酥油燈、小巧玲瓏的手搖經筒、古色古香的印經木板,以及色彩繽紛的唐卡、經幡。每天來自西藏各地的購物者及海內外旅遊者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如今,八廓街不僅是西藏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也是西藏宗教、民族文化發展的縮影。

    在八廓街的生意人中,藏族經商者佔五成以上,此外是來自四川、青海、浙江、甘肅等地的商人,150多個尼泊爾人和從尼泊爾歸來的藏胞也在這兒做生意。每天這裡的客流量都超過5萬人。

    漫步拉薩古城,鱗次櫛比的藏族建築風格鮮明,八廓街古轉經道上桑煙嫋嫋、人流如織、店舖林立,使人在古老與現代的交融中感受到,八廓街早已成為西藏人通向現代文明的大道。

    新華社 2002年7月24日


青藏鐵路2006年鋪軌至拉薩
古城拉薩不眠夜
在拉薩觀史
漫步八廓街
拉薩街頭即景
佛教聖地——布達拉宮
喜看拉薩新面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