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臺日關係快速升溫及可能産生的影響

劉宏

    最近,台灣“外交部長”田弘茂在海外透露,近期將有日本高層官員訪台,這一消息得到了台灣當局的證實。又有消息説李登輝有意再訪日。今年以來,臺日關係正進行著一種大調整,極有可能對未來的中日關係乃至臺海兩岸互動産生相當大的影響。

    今年以來的臺日關係出現以下幾個動向,臺日互動明顯改善。一是政治接觸層次高,範圍廣,次數多。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7月至9月初,日本已先後有5批次的國會議員代表團訪問台灣,人數超過50名。這些赴臺訪問的議員既有“日華懇”的親臺成員,也有如前自民黨幹事長加藤紘一那樣被視為對華友好的議員;既有老牌的資深議員,也有如小林興起那樣的少壯派親臺議員。在這些訪問議員中,前政府高層官員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如前農林相中川昭一、前外務省副大臣衛藤徵四郎以及一位前駐華大使。在黨派屬性上,除日本共産黨、社民黨外,其他主要政黨均有人參加。尤其是自民黨、民主黨兩大黨成員更多。台灣“外交部長”田弘茂在海外透露,近期還將有日本高層官員訪台,這一消息得到了台灣“外交部”發言人張小月的證實。在台灣方面,除台灣當局最高領導人陳水扁、“副總統”呂秀蓮、“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和“副院長”賴英照外,其他黨政要員均已成行或確定今年將赴日訪問。包括民進黨主席謝長廷、國民黨主席連戰、“行政院秘書長”邱義仁、“立法院”王金平、饒穎奇等人。這些人訪問日本期間都先後與日本主要政黨領袖、國會議長、學界等會面,從而使臺日間的政治接觸得以進行,從實質上突破了臺日非官方接觸的規定。也使臺日間政治關係不斷改善。

    二是臺日間各種推動雙方關係的組織紛紛成立,使臺日聯繫管道更趨制度化、組織化、系統化。台灣方面認為,日本目前也面臨政界新舊交替,原有的老一代政治家或因年齡太大、或因資金問題、或因派系調整問題,紛紛退任或逐步隱居幕後,台灣必須積極與日本新一代政治家交往,以建立和維持日本台灣間的聯繫管道。在台灣當局推動下,繼去年民主黨少壯議員成立“日臺友好議員懇談會”後,今年5月10日日本自民黨45名少壯派議員成立了“日臺議員聯盟”。8月24日,“日臺國會議員友好聯盟”在台北組成。加上已存在的超黨派“日華關係議員懇談會”(會長山中貞則)等組織,日本對台灣的聯繫機構相當穩定、多元。與傳統親臺議員相比,新生代親臺議員“非此即彼”觀念弱,不如傳統議員“親臺”、“親華”分得細,更強調“雖然有必要與中國維持健全的關係”,“但也不可避免地增加與台灣的關係”。在台灣,陳水扁指示“總統府”成立了對日小組,由“總統府秘書長”遊錫堃任組長。今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民進黨成立了“臺日友好協會”,由曾在日本留學的民進黨主席謝長廷任會長,民進黨秘書長吳乃仁任副會長,李登輝對民進黨此舉“樂觀其成”。而台灣“立法院”的各黨派“立法委員”也紛紛出面成立友好組織,如國民黨陳鴻基等人擬組織的“21世紀委員會”、民進黨唐碧娥等欲與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所屬東京都議員成立小磯明、小此目八郎等合作,妄圖推動日本版的“台灣關係法”。

    美國日本欲建立“防華”體系是臺日關係密切的大背景

    從歷史上分析,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與台灣關係的好壞,美國發揮了關鍵性角色的作用。二戰結束後,佔領日本並對日本進行民主化改造的美國成為日本的保護國,至今日本仍處在美國的軍事保護下。1951年舊金山對日和會召開之際,當時的吉田茂政府曾一度有意以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交涉對象,但在美國的壓力下,吉田政府反而與台灣的國民黨政權簽訂了“日臺和約”。日本經濟自“韓戰特需”景氣而進入高速增長期後,日本又在美國的授意下與台灣建立了密切的經濟聯繫。因此臺日關係從本質上而言,是美臺關係和美國戰略的延伸。

    美國新政府組成後,其東亞地區政策的基調是“重日”、“扶臺”、“防華”。在7月底召開的美澳雙邊安全會議上,鮑威爾、拉姆斯菲爾德公開表示澳大利亞、日本及南韓是美在亞太最長久的盟邦,美與亞太地區的外交、經濟及國防關係將建構在這三個國家上。美國國防部長高級官員甚至公開揚言,要求澳大利亞在美國需要時“準備流血”。作為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和軍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台灣,美國雖然沒有公開説明將視其為何種層次的合作對象,但今年年初美國國會曾有議員提出一項提案,要求給予台灣以美國北約盟國地位的待遇。而且近年來有關美國支援台灣軍方進行戰鬥力評估與提升、向台灣提供先進武器、協助台灣培訓軍事人員、建立美臺可直接溝通的軍事情報、通信、指揮系統的消息,證明台灣在美國東亞安全和軍事戰略的地位相當重要。

    為配合布希政府的新戰略,日本聲稱必須對日美安保體制“再定位”。目前日本政府及自民黨已決定加速“有事法制”立法,最快於明年初向國會提案。此外,日本還著手研究所謂集體自衛權、修憲、將防衛廳提升為“防衛省”(國防部)等可能導致日本走軍事大國之路的議題。在軍事和防衛戰略上,日本正加強導彈防禦體系研究、加強情報資訊收集、調整軍力部署重點、發展先進的海空技術。日本防衛廳長官中谷元在接受日本《世界週報》雜誌專訪時透露,從理論上講,日本目前擁有宙斯艦雷達、空中預警機、地上雷達等種種情報收集手段,完全可以在情報上自立,未來將以日本獨自情報收集為努力方向。在日美安全體制上,中谷元稱除經濟、技術這些傳統的協作方式外,未來日本要向“人的貢獻”調整。日本鼓吹“日美同盟”不僅是日本美國間的事,也是“亞太地區的共同財産”,要在整個亞太地區發揮“抑止”、“反應”功能(民主黨影子內閣外交安保大臣伊藤英成語)。在對華政策上,日本圍繞對華日元貸款、歷史問題、領土爭議、台灣問題等不斷向中國示壓。近來隨著日本經濟的衰退和中國經濟的發展,中日間經貿爭議增大,相當一批日本精英視中國為日本經濟上的對手。自小淵惠三內閣以後,日本在台灣問題與歷史問題上日益無視中方態度。小淵拒不同意在江澤民主席訪日時對台灣問題作出積極表態,森喜朗強行批准李登輝訪日,小泉堅持參拜靖國神社。

    陳水扁的拉攏是臺日關係短期內急速發展的直接原因

    為拉攏日本,陳水扁當局精心設計,廣泛與日本政、學、商及媒體輿論界接觸,邀請他們訪問台灣,聯絡感情。上臺至今一年多的時間, 已有120多位國會議員訪問台灣,其中不乏重量級人員。而學術界、媒體、工商界訪台的更難以計數。與此同時,為降低對臺日關係的負面影響,台灣當局對日本右翼修改教科書事件、小泉首相堅持參拜靖國神社等否定歷史、美化侵略戰爭的舉動都十分消極,僅提出不痛不癢的抗議。即使在喧鬧一時的《台灣論》風波中,台灣駐日機構和“外交部”也未有什麼舉動。在8月15日的日本投降紀念日,台灣官方並無任何動作,反而是民間和在野黨舉行了一些活動。“外交部長”田弘茂甚至還公開聲稱,歷史問題等不能影響台灣與日本的整體關係。民進黨主席謝長廷針對小泉參拜靖國神社一事竟表示,既然日本有許多民眾支援,台灣當然不能批評。而民進黨所請的“國策顧問”金美齡更揚言説,日本的殖民統治比國民黨統治好。此外,臺還利用台灣高鐵及核電建設等經濟手段拉攏日本政、經界。在淡化歷史問題的同時,臺大力吹捧日本應在亞洲發揮“領導地位”。從李登輝開始,台灣當局領導人一再向日本“提醒”,要求日本要力爭亞洲領導者的地位,不但要在經濟上,在軍事和地區安全上日本也要出面組織同盟機制,以免“讓中共填補”。

     臺日關係的升溫配合了美、日“防華”戰略的調整,日本保守勢力將進一步在中日關係中打“台灣牌”,從而使已受歷史問題、教科書問題、領土問題以及近來兩國間的貿易爭議的中日關係更加困難。

    (本文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中國網2001年9月7日



相關新聞


中國反對美向臺出售“小牛”導彈



臺軍大演習 美軍當看官



臺美日軍事合作持續進行 臺重判泄密軍官殺雞儆猴



美國宣佈出售40枚新型小牛導彈給台灣



外交部發言人就美官員所謂“協防台灣”的言論答記者問



台灣當局證實日本高層官員近期將訪問台灣



日防衛大綱將作重大的修改



日本政客為李登輝再次赴日“治病”製造輿論



日本不惜血本造火箭



日陸上自衛隊舉行最大規模演習



中日關係陷入30年來最困難境地



美副防長又鼓吹協防台灣 臺當局“非常感謝”



台灣下月發射火箭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