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汕:信用缺失的家園

    被譽為“東方猶太人”的潮汕人,眼下成了中國生意場上最為失意和孤獨的人群。

    走私猖獗、騙稅瘋狂、造假難禁……近年來廣東省潮汕地區接連不斷的經濟犯罪活動,使這一地區的社會經濟秩序處於混亂之中,其直接後果是信用喪失、形象受損、經濟遭創、百姓受苦。潮汕人民痛切地感受到,在外地人眼裏,潮汕貨成了“假冒偽劣”的同義語,潮汕人成了“坑蒙拐騙”的代名詞,信用缺失的潮汕地區漸漸褪去了昔日的光彩。

    畸形瘋長的“灰色經濟”

    國家稅務總局一位官員曾説:像潮陽的峽山市場,我去過,那裏把假貨造得足以亂真,而且價格便宜得令人難以置信。這種聰明才智如果用在走正道上,應該是有前途的。

    人口達245萬的潮陽是我國人口最多的縣級市,一直是汕頭市乃至潮汕地區的一面旗幟。近年來,這裡又因走私販私、制假販假、逃稅騙稅、逃廢債務、“六合彩”賭博等而“惡名遠播”。

    不只汕頭的潮陽,還有揭陽的普寧、潮州的饒平、汕尾的陸豐,以及潮汕地區的其他一些知名不知名的地方,也瘋狂地生長出一種“灰色經濟”的怪胎。

    改革開放初期,潮陽市峽山鎮一度成為走私品的集散地。前段時間,潮陽的臚崗鎮、潮州的饒平被發現是兩個制販假煙的“黑據點”。

    前年以來廣東地區假幣大案、要案有所增加。據公安部門反映,這些假幣的源頭基本上來自台灣,販假窩點集中在汕頭、汕尾等沿海地區。

    今年4月底,廣東省婦聯對粵東“六合彩”賭博嚴重的地區進行抽樣調查,發現100%的家庭都參加過“六合彩”賭博。週二、週四香港“六合彩”開獎日,是400公里開外的一些潮汕家庭最激動的日子。商場店舖關門,打工仔不去做工,農民不事耕種,學生無心學習,街道冷冷清清,人們談論著號碼,猜碼、買碼,當地老百姓稱其為“碼日事變”。

    精明的潮汕人在自己的家園裏不斷播撒著“灰色經濟”的種子,但真正將其推向極致的,還是共和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系列騙稅案。

    去年8月開始,國務院工作組進駐潮陽、普寧。不法企業騙取出口退稅案的蓋子被揭開後,人們看到了一個巨大的黑洞:在過去幾年裏,潮陽、普寧1000多戶出口企業,98%以上存在違法犯罪。據不完全統計,他們共虛開增值稅發票8.8萬本,虛開稅額223億元,涉嫌騙稅42億元。

    在潮陽市銅盂鎮一家賓館,每間房門前都挂著一塊銅牌,寫著一個企業的名稱,37間房辦了37家公司,全部幹著虛開增值稅發票、騙取出口退稅的勾當。有一個幹部管了16戶企業,其中15戶是虛假企業。一些不法分子連88歲的老太婆、16歲的小女孩的身份證,都租來開假公司騙稅。

    騙稅與洗錢一條龍作業,更令人觸目驚心。潮陽有的騙稅分子把騙得的稅款,通過潮陽的地方錢莊,把錢匯到新疆伊犁,再由人從伊犁的銀行中提款出來,到烏魯木齊外匯市場換成外匯,用飛機運抵廣州,再用汽車運至深圳、汕頭一帶,然後又用船把外匯現鈔運到香港,通過關係打入香港的銀行,再從香港把外匯匯到潮陽,形成洗錢黑鏈條。僅從2000年的2月至10月,從潮陽匯入伊犁的人民幣,就達144.6億元。

    18地區告示不和潮汕做生意

    湖北某市有一條街,歷來無假貨,前段時間赫然打出一副招牌:“此地無潮貨”。有的商店乾脆貼出“本店不賣潮貨”的海報。

    國家稅務總局2000年初發出《關於嚴格加強廣東省潮汕地區購進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的通知》。潮汕人説,他們上了全國打擊騙稅的“黑名單”。

    潮陽籍的香港知名人士陳有慶先生説,北京的一些政府官員跟他講,你們潮陽虛開增值稅發票波及13個省,影響了半個中國的市場經濟秩序,現在人家都不敢跟你們潮汕人做生意了。

    記者在汕頭市有關部門得到證實:的的確確有18個地區向所屬企業發了通知,提出不和汕頭、潮陽做生意。潮陽市委書記李楚平説,外地一些部門怕受牽連,乾脆不接受潮汕地區的發票。

    汕頭市新任市委書記李統書痛心地説,外面人已經把潮汕貨和假冒偽劣産品劃等號,不僅當地産品沒有信譽,就連潮汕人的人格、道德水準也受到懷疑,潮汕人幾乎成了“坑蒙拐騙”的代名詞。身為潮汕人的他,每當看到或聽到這些時,總不由得感到臉發燒、心發悶。

    潮陽市和平鎮連堅企業集團公司是一個出口服裝企業,董事長陳乙堅説,公司生産原料從東部一些省市採購,稅務部門就稅票發函到外地查詢時,就是得不到回復。受其影響,公司的出口退稅好長時間辦不下來。

    粵東集團公司董事長馬振宣説,出口退稅辦不了,成本增加了,對企業影響很大,他準備把機器搬到別的城市做。他反問記者:“誰不愛自己的家鄉?”但他無法忍受僅僅因為企業名稱有了“潮汕”二字而遭人歧視。當地不少人向記者提到一家較有名氣的化粧品公司,這家公司每年花數千萬元做廣告,但就是不願把具體廠址“潮陽”打出來,而寫成“汕頭經濟特區廣汕公路旁”。

    信用沒有了,企業間的交易行為倒退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原始狀態。潮陽市政協常委馬湖北説,騙稅之名出去後,守法的企業跟著一塊倒楣,好多企業快倒閉了。

    解讀潮汕商旅文化

    潮汕地區是我國三大僑鄉之一。歷史上,潮汕平原人多地少,加上戰亂頻繁,當地人紛紛“闖南洋”尋求出路。聰明勤勞的潮汕人慢慢地以擅長經商而舉世聞名,被譽為“東方猶太人”。

    潮汕地區獨特的商旅文化在古代以潮州為代表,近現代則以汕頭最為著名。1858年,恩格斯在《俄國在遠東的成功》一文中提到:“汕頭是中國唯一有一點商業意義的口岸”。1861年,汕頭成為對外通商口岸,“樓船萬國”,商業繁盛,至今仍有“百載商埠”之稱。

    改革開放以來,汕頭市非公有制經濟十分活躍,至今“三分天下有其二”——工業産值佔全市工業總産值的70%以上,素有“小商小販辦特區”之説。

    潮汕人説,重商本來不算錯,錯在一些人膽大到違法經營。

    從事過多年理論研究的汕頭市委副秘書長謝名家認為,重商的潮汕文化本來是開放的文化,僑居海外的潮汕人把這種特質不斷發揚光大,但在潮汕本土上反而從開放走向了封閉。

    改革開放以來,僅汕頭一地留學出去的就達7萬人。當地雖然也引進了一些外地人才,但由於本地獨特的語言文化,加之無形的排外意識,外來人很難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呆不了兩三年就都走了。

    人是文化的載體,先進的人才少了,當地固有的商旅文化逐漸變味了,導致急功近利、投機取巧和當地人常説的“吹糠見米”的短期行為。

    汕頭辦特區之初,大量免稅進口的原材料不是用於生産,而是被轉手倒賣出去。據粗略估算,整個潮汕地區改革開放以來“倒批文”超過3000億元。“洗腳上田”的農民住進了200萬元的小別墅,銀行裏放個百把萬,再有個靚車坐——這是多數“炒賣”批文一夜暴富者的最好寫照。

    受濃厚的商業文化影響,一些部門把政府工程視作商業生意,大搞對外承諾。引外資建橋梁、電廠時,竟然承諾固定回報率16%、24%,甚至安居工程回報率也達到20%。談判時已違背了市場規律,過後又不去履約,外商很有意見。

    思想停留在一夜暴富的心態上,特區優惠政策不能用在正路上,從政府部門到企業,都想走捷徑賺中間利潤。1996年前後,一些人是少報外匯收入,放著自己去炒;後來發現賭“六合彩”有機會一夜暴富,於是家家不務正業,戶戶只聞賭聲。國家實行出口退稅政策後,一些人又感到退稅率中有利可圖,馬上鋌而走險。

    暨南大學金融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劉少波一針見血地指出:“經濟人的一切行為都是逐利行為,只要收益大於成本他就敢幹。”從本質上來講,我國法制不健全而導致的不法分子違法犯罪成本太低,是“灰色經濟”畸形瘋長的內在原因。

    “汕頭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中央設立四個經濟特區之初,汕頭是廣東省內僅次於廣州的第二大城市,條件可謂首屈一指。撫今追昔,李春洪市長痛惜地感到汕頭已經“淪為一般城市”。形象敗壞,投資環境惡化,外來投資者望而卻步,已來的人心思遷。據統計,近幾年因投資環境問題遷走的企業達1200多家,僅去年就搬遷走了450多家。

    地方經濟遭受重創,各項指標嚴重滑坡。今年第一季度,汕頭市GDP僅增長1%,增速列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的倒數第一。市民們説:“汕頭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六合彩”賭博範圍之廣,危害之大,不亞於吸毒販毒。揭陽市復退軍人精神病院門診中有30—40%的患者是因“六合彩”賭博引起的。賭博之風誘發盜竊、搶劫、傷害、綁架勒索、非法拘禁等各種刑事犯罪層出不窮,甚至引發群體性治安事件。

    一些人愛慕虛榮,拿借來的錢講排場、擺闊氣,競相攀比。與此同時卻無端逃廢債務,要他還錢,竟回答説:“早知道借錢要還,我就不借錢了。”

    汕頭市委書記李統書感嘆道,經濟是一切事業發展的基礎,可現在連基礎的基礎都沒了。經濟蕭條,人心、黨心、僑心渙散,最要命的是汕頭社會的中堅——黨員幹部沒了積極性,黨和政府的形象受到了嚴重損害,汕頭陷入生存和發展的危機之中。

    啟動生命工程

    汕頭是潮汕地區的縮影,在不信任氣氛籠罩下的潮汕人渴望重回正常的大家庭。

    記者到這一地區採訪的時候,正趕上汕頭市大張旗鼓地啟動一個“重建信用、重塑形象”的“生命工程”。李統書説,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更是信用經濟。信用是一個企業、一個單位乃至一個城市的無形資産、精神財富和生命所在;信用喪失,聲名掃地,就會自食其果,自陷於深淵。汕頭市正在研究部署把整治市場秩序、社會秩序工作引向深入,動員全體黨員和人民群眾,積極投身到這個關係到汕頭生死存亡的“生命工程”中去。莊世平、李嘉誠、謝國民等潮汕籍海外知名人士對汕頭“重建信用、重塑形象”的做法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這是抓住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

    “知恥者勇”,李統書對記者説:“我們要面對現實,迎難而上,堅持信用立市、品牌興市、實業強市,不信東風喚不回”。(完)

    新華時評:誠信是經濟發展之本

    以擅長經商而聞名於世的潮汕地區,近些年來由於走私猖獗、瘋狂騙稅、造假難禁,經濟受到沉重打擊。事實再一次證明,不講誠信、坑蒙拐騙換不來真正的經濟發展。

    誠信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經濟發展之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企業和一個地區的發展,誠信尤為重要。市場經濟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信用經濟,離開了誠信,在互不信任、互相防範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有市場經濟的真正發展。信用的缺失對潮汕地區的負面影響是深遠的。這不但使潮汕地區的企業受到嚴重打擊,陷入一種極為惡劣的經營環境,更造成潮汕地區整體道德水準滑坡,人心渙散,黨和政府的形象受到嚴重損害,從而使潮汕地區陷入經濟和整個社會發展的危機之中,這個教訓何其沉痛。

    以潮州和汕頭為代表的潮汕地區曾有“樓船萬國”、“百載商埠”之稱,潮汕人被公認為“最會做生意”,一代代潮汕人的努力,建立起了誠實守信的良好形象。然而今天的潮汕人,卻栽在了不講誠信上。由此我們可以對“發展”這兩個字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一些人和企業幻想靠走私、造假、騙稅等不法行為,走經濟發展的“捷徑”;當地有的領導幹部不但不加制止,反而縱容此類“灰色經濟”滋長,有些部門和幹部甚或與犯罪分子同流合污,充當非法經濟活動的“保護傘”。這些不正當的作法,最終讓原本有著良好發展條件的潮汕地區,不但沒有出現大的發展,反而深陷經濟發展的谷底。

    近來一些不講信用的地區經濟發展紛紛陷入困境,這是一種明顯的“信號”。它告訴我們,誠實守信正在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作中一個最重要的守則。不講信用,到頭來得到的只能是經濟的滑坡。現在,痛定思痛的潮汕地區,正在將重建信用視為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生命工程”,這一基於慘痛教訓得出的結論何其寶貴。我們期待,潮汕地區能從此視誠信為立身之本,建立起良好的秩序和環境,重振雄風。我們同樣期待,其他地區和部門也能從潮汕的這一教訓中得到警示,靠誠實守信走上經濟發展的光明坦途。

    

    新華社 2001年11月6日

    

    

    

    


信用缺失困擾中國銀企
跨國商業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信用拆借成交量大增
信用證黑洞導致國有資産大失血
可怕的失信瘟疫
信用財富不能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