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信用財富不能丟

    眩目業績光環下的銀廣夏竟然造假,風光無限的某著名公司驚暴大股東和關聯企業佔用上市公司鉅額資金內幕,更多的“優秀”上市公司露出委瑣的劣跡,一個個事件相繼披露後市場一片譁然,人們發現,某種程度上上市公司正面臨嚴重的信用危機。

    曾幾何時,企業獲准上市就相當於被打上了“品質優良”的標誌。上市公司在借貸融資、經濟交往等方面總是得到社會各界和投資者的充分信任,可以説上市公司的招牌就是一筆“信用”財富。

    然而,這筆無形財富並沒有得到某些上市公司應有的珍惜。面對社會的信任,一些上市公司似乎並未把“上市公司”與“信用”二字鄭重聯繫起來。編造利潤、虛假陳述、騙取上市資格、騙取再融資資格,在他們眼裏,上市公司的招牌成了造假欺騙活動最理想的外衣。

    上市公司何以不注重“信用”?這裡既有市場資金過度“寵愛”的因素,也與違規者違規成本過低密切相關。比如在案件處理方面,瓊民源案、紅光案、億安科技案等市場違規事件的處理中,對涉案上市公司原負責人僅僅判了6年徒刑(這還不在市場監管部門職權範圍內),對仲介機構最嚴厲的處罰僅撤消了違規機構,對違規機構的最高額罰款卻至今無法收上來;所公佈相當多案件的處理結果,對責任機構和責任人員明顯處罰不力,其結果是造假成本遠低於收益,處罰根本起不到應有的警示作用,反而令違規上市公司有恃無恐。

    上市公司誠信意識的樹立,有賴於社會信用體系的構建。國家經貿委主任李榮融日前曾表示,當前企業信用狀況差是影響和制約企業發展的突出因素,由於缺乏足夠的信用,企業無法正常地使用信用工具,導致賬款拖欠和欺詐行為,令不少企業陷入危機。一些仲介機構則置職業操守于不顧,幫助上市公司制假、造假,掩蓋實情,狼狽為奸。

    應當説,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一些上市公司和仲介機構的行為,要想根治上市公司不注重信用、不講誠信的問題,還需從構健社會信用體系上著手,並在這一大框架下,進一步構建完善證券市場信用體系,包括法律制度的完善、自律制度的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確保證券市場的健康、穩健發展。

    最近有消息披露,結合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國家經貿委正在就建立健全信用記錄及公佈制度進行嘗試和探索,其重點是培育信用仲介市場,逐步建立健全信用記錄及公佈制度,並最終實現部門間和全社會的信用資訊共用;今後還將逐步培育企業信用仲介市場,探索信用制度建設的有關法律問題,逐步推進信用立法。這必將對上市公司規範運作和證券市場健康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此外,值得市場投資者欣慰的是,在目前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誠信問題存在疑問的情況下,最近部分擬發可轉債的上市公司紛紛主動聘請國內權威信用評級機構進行信用評級,希望以此來增強投資者的信心。這一舉動至少表明上市公司已意識到,具備良好信譽才可以在資本市場上持續發展。希望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能夠真正重視資信的作用和誠信的意義。

    《中國證券報》2001年8月3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