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走進新天地
——三峽庫區移民工作見聞

    三峽庫區移民百萬,世所矚目。在今年的移民攻堅中,規模恢宏的移民工程進展如何?記者行程千余公里採訪,看到的是一番令人鼓舞的新氣象。

    三峽新城數雲陽

    穿越新建的萬(州)雲(陽)公路的一個長隧道後,雲陽縣新城的雙江鎮就立在高高的澎溪河大橋畔。三峽水庫蓄水後,雲陽老城將全部淹沒,這座位於老城西面30多公里的新縣城,整體搬遷了數萬城鎮居民。

    在新城制高點磐石城俯瞰,在5.5平方公里的新城區,3條環狀道路順江沿山,構成了城內道路主幹網。極目遠望,是新啟用的客輪碼頭、綠樹掩映的住宅區和漂亮的商貿街。這個縣的領導班子在1999年9月率先搬入新城辦公,推動了其他企事業單位的動遷。

    在建設指揮部看新城沙盤,遇到了70多歲的退休教師黃子林。他是這裡的義務講解員,説起新城來頭頭是道:新城選址好,江河交匯,山坡平緩,有發展餘地;雲陽機會好,靠三峽建設才建起新城,老百姓都住上了新房。

    在新城中心的杏家灣小區,記者訪問了一戶移民新居。130多平方米的住房面積和漂亮的裝潢,使人大開眼界。姓熊的房主説,他一家4口在老城只有45平方米的住房,擠了多少年也沒法改善,這次一步跨入了“現代化”。

    萬州企業乘勢上

    在三峽庫區的中心萬州區鬧市,到處可見建築物外墻上的一條條粗重的紅線,旁邊還標有“150.1”的數字。這是三峽二期工程蓄水後的水位線,表明將達到海拔150.1米,此線以下將受水淹。這樣,萬州有370個工礦企業將被動遷,廠房面積達224萬平方米。

    重慶萬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建於1951年的老企業,二期蓄水後,近200畝地的主廠區將全部淹沒。公司利用賠償資金徵地300畝,新建了9萬多平方米的廠房,大大擴張了規模。在敞亮的新廠房內,兩條電池生産線已投入了生産,與通道狹窄、車間昏暗的老廠相比,不啻天上地下。公司負責人説,雖然今年要搬遷主廠房,但2.7億隻的電池年産量不會少。明年電池産量可達5億隻。

    年産1萬噸榨菜的萬州魚泉公司20多畝的廠房要受淹60%,他們兼併了原外貿腸衣廠,利用這家廠的66畝廠房,新建了兩條生産線。值班經理説,搬遷促成廠裏換了廠房,發展空間更大了;補償資金使技改後勁更足了。

    清溪之畔農家樂

     在涪(陵)豐(都)公路的長江南岸邊上,一排整齊嶄新的水泥樓房格外搶眼。駐足細數,間寬4米的雙間門面房屋有19幢。

    三峽水庫蓄水後,遠在數百公里外的涪陵沿江一帶,也將有部分農家田舍受淹,國家採取了就地後靠安置的辦法。平原村有1970多人,分為8個社。緊靠長江岸邊的4個社將受水淹,1個社受淹農戶少,分散安置了;有3個社分別建起了集中安置點,記者走訪的是這個村的一社安置點。

    老鄉扳著指頭給記者算個賬,舊房拆了國家有賠償,如今,泥瓦房變成了磚樓房,房子面積大了,還有了廁所,裝了鋁窗。一個中年婦女説,現在夏天發大水也不愁了,以前挨著江邊住,房破漏雨不説,還怕漲水把人沖走……

    隨意挑了這排房的第9號去看,戶主是63歲的張國明,常住的只有老兩口,3個小孩都外出打工去了。老房子雖有100多平方米,但十分破舊,這次建了3層樓,有300多平方米。屋裏的佈局比較合理,廚房接進了自來水,還用上了液化氣。問他離承包田遠不遠,他抬手一指,就在前面,走不遠就到了。

    《人民日報》 (2001年06月03日第三版)



相關新聞


新移民:從漂流一族到紮根北京



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3月1日起施行



三峽工程明年將進行第二次長江截流



揭開移民非法仲介黑幕



三峽曉峰懸棺之謎破譯



罪惡黑手伸向三峽 珍稀文物大量流失



重慶立法保護三峽庫區環境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