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新移民:從漂流一族到紮根北京

    在告別故鄉的故事中,總是唸唸不忘一句話,那是六七年前,報社某同仁去紐約之前扔下的,“與其流浪在北京,不如到世界流浪。”

    那時的北京還橫亙著一條楚河漢界,一邊是遍地機會、商品房、朝九晚五、不夜天,另一邊則是膨脹的夢想、不安的希冀和種種傷痛的記憶。選擇單一的年代裏,戶口的鴻溝幾乎難以逾越。

    真不知應該感謝顛覆距離概念的網路、不斷擴大的版圖還是北京擁抱世界的決心,僅僅不到十年的時間,一個所謂新移民的群落,正在以不容置疑的方式上演著最新的《北京攻略》。

    他們是未來十年的生活顫音,未來二十年的城市底色,是未來三十年的新北京。

    關於戶口的怕與愛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的王躍生副研究員為我們勾勒和描繪了中國的戶籍演變軌跡以及具有中國特色的戶籍現象。

    中國古代很早就對人口進行嚴格的登記,一方面,“口”是國家賦稅的徵收單位;另一方面,傳統的戶籍制度也強調治安功能,固定居民是保證社會穩定的重要條件。我國現行的戶籍管理制度的特點,與歷史上的戶籍制度存在著很深的淵源。在糧食統購統銷時代,城市居民憑自身的戶籍可以得到商品糧以及在就業等方面享有優勢。但是,在聯産承包責任制實行以後,由於商品糧的豐富,戶口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削弱了它原來的功能。國家對戶籍制度的改革也在逐步進行。

    就城市而言,很多大城市為了吸引人才,都制定了一些特殊政策。例如,廣州本科以上畢業生,只要有工作單位,就可以辦戶口。上海也制定了一整套政策措施。凡有志在上海工作的各類人才,一旦被用人單位聘用,即享有包括購置住房、汽車、手機、社會保障、政策保障等諸方面的“上海市民待遇”,成為“新上海人”。

    對於全國人才有巨大吸引力的北京,對高新技術企業和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及研發機構所需人才,凡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且取得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或獲得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可直接辦理調京手續。

    不知不覺,京片子不再是炫耀的本錢,甚至還有些散漫游離、故步自封的味道,帶點南方口音或夾雜點英文單詞成了時尚,總有一天,戶籍不是判斷新移民的標準,就像“紐約人看外地人,你是移民,我也是移民”。

    我是北京人,我支援國安隊

    對一個城市的認同感就像陳年佳釀,年代愈久,芳香愈醇。

    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國家和地區對當地永久居民的規定是居住若干年以上,如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為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後,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七年以上的中國公民。

    北京也已經推出了《工作寄住證》暫行辦法,對“具有學士學位且成績突出者,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骨幹人員和在國外獲得學士以上學位並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留學人員”,可申請辦理北京市工作寄住證。持《工作寄住證》,工作滿三年者,經用人單位推薦,市人事局審核批准,可辦理調京手續。

    一個北京的新移民至少應該在北京居住三年以上,他(她)可以不吃炸醬面、不住四合院、不用提著鳥籠子上茶館,但起碼他(她)應該喜歡北京秋天香山的紅葉,泡過三里屯的酒吧,經常從三聯書店扛幾本書,逛過一兩回宜家。如果他是個男性,在和外地男同胞聊起足球時,不管真的假的一定支援國安隊。

    故鄉的概念一旦從農業社會的“戀土”情結中掙脫出來,就變成了一份穩定的家業,一群熟識的朋友,一種自己認可的生活方式,而這些,或許真的需要用時間的沉澱做襯底,才會厚實起來。

    一種創富互動

    新移民概念的倡導者北京盛世兆業房地産公司副總經理周偉峰新認為移民創富北京的過程已經形成了一種健康的互動:新移民進入北京後,這個城市包容了他們,給了他們機會,新移民通過他們的才智和努力,為北京創造財富,這個城市也給了他們應得的東西。

    稅收可以不同程度地反映這一點。據報道,去年北京市個人所得稅收入約50億元,從每人平均納稅額來看,高收入者主要集中在金融業、保險業、廣告業、高新技術産業和房地産的從業人員當中。每人平均納稅額200—300元之間,這意味著其月收入 3000元以上。

    而在高新技術産業中,尤其是網際網路業中,外地人佔了不小的比例。據新浪人力資源部透露,新浪的外地員工128名,佔員工總數的28%。在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的網站,員工絕大部分是外地員工。

    萬科城市花園陳昕總經理也有佐證:萬科位於郊外,又是高檔小區,外地人來買房的較多,這些人較為年輕,多從事IT、房地産、金融等行業,年薪至少20萬元以上,事業成功,擁有私家車,一般購得80萬—100萬元的房子。

    網際網路神話更是為創富互動推波助瀾,三個數字財富人物的代表王志東、丁磊和張朝陽無一在北京出生。

    從故鄉到異鄉曾經是一條不歸路———你要拼命地學會遺忘和修飾過去。然而在北京越來越溫暖的表情前,當外地人這個集體性符號逐漸模糊,代之以王志東、丁磊、張朝陽等無數個鮮明個體後,過去不重要了,關鍵是你有了一個不錯的開始。

    我愛我家

    北京洲際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偉現在的事業不錯,收入不菲,近來在萬泉新新家園購置了新公寓,誰也想不到十年前的他境地十分艱苦。

    王中偉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來到北京,學習醫學,自己在北京開了診所。“記得有一次午夜出診,去看一個發燒的小孩子,可我當時也正在發高燒,比病人病得還嚴重,想起當時的心情,還真的有些辛酸。”1997年,境遇有很大改觀的王中偉留學到了美國,學習兩年後,王中偉回到了北京從事教育和文化交流事業。“回北京當然不是看中北京的空氣、環境,我看中的是北京是我事業的戰場,我在許多國家是可以隨便出入的,我有綠卡、妻子孩子是美國國籍、在美國的收入也很可觀,但我還是認為要發展還要在北京,這是一個充滿激情、充滿挑戰的地方。新移民是一個國家的希望,大批高文化階層的外地人會為北京注入人才、資金、活力,從某種意義上講,對北京的發展給予支援的大部分是外地人,這不光是北京市的特點,其他國家、其他城市也一樣。”

    雖然自己的家鄉在遼寧,反而是在北京這個城市生活的時間最長。王中偉估計將來的大部分時間都將在北京度過,他的父母兄弟也要來北京居住。

    來自風林綠洲的統計,他們有一半的房子賣給了持北京戶口、操外地口音的人。萬泉新新家園人稱“CEO的宮邸”,毗鄰中關村,據其副總劉東海介紹,中關村從事 IT業的高級經理、老闆很多在萬泉買房。這些人30歲上下,工作節奏快,壓力大。

    房子可以説是新移民揮之不去的情結。有房子才會有家,有了家才會有紮根北京的安全感。

    此刻,無數個新移民埋伏在星星點點、大大小小的新建小區裏,他們目光灼灼、神采奕奕,正續寫著北京不老的傳説。

    

    旁白:

    你是新移民嗎?

    城市永遠是充滿活力和吐故納新的。在北京,你可以特立獨行,卻無法拒絕呼吸———空氣中也瀰漫著這個城市特有的氣息。下面的遊戲之作絕非“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和你”之類的判斷,它只顯示你與這個城市的契合度或親密度。對北京這樣有三千多年曆史的城市而言,只有融入其氛圍、踏準其節拍者才是真正的北京人,無論你祖籍在京還是來自異鄉。

    (1)能否讀懂王朔的調侃和《我愛我家》抖的京味包袱?

    (2)能否脫口而出5家你常去的餐館、3家健身館、2家酒吧?

    (3)你自己有幾年沒去逛故宮、北海、頤和園了?

    (4)在京有幾個常相聚的朋友?

    (5)同事讓你説幾句家鄉話時會否説不成句,而在回鄉的列車上會滔滔不絕?極度憤怒時用普通話還是家鄉話訓人?

    (6)選擇朋友或婚姻對象時會否考慮對方的籍貫?

    《北京青年報》2001年4月1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