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視訊 > 正文

福建武平:千年古鎮煥“新生”,鄉村振興展風采

近年來,福建省龍岩市武平縣中山鎮黨委政府積極響應黨的“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戰略,立足一村一規劃、村村有特色的鄉村振興品牌,繪就了一幅“水秀林美村莊凈,人和業興思想新”的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串點連線成片新畫卷。

如今的中山鎮,就像一顆鑲嵌在閩西大地上的明珠,煥發出勃勃生機。千年古鎮,以深遠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其獨特的人文底蘊,以及美麗的自然景觀,成為閩西這片紅土地上新晉的“網紅”打卡地。

 

中山鎮風光秀麗

 

千年古鎮 歷史悠久


中山鎮,坐落在福建省龍岩市武平縣西南部的綠水青山之間,地理位置優越,鎮域面積廣闊,全鎮轄11個行政村,2萬人口。土地總面積190.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8萬畝,林地19萬畝。

這座具有深厚歷史積澱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自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設置汀州以來,歷經宋、明、清多個朝代的洗禮,見證了華夏民族的滄桑變遷,尤其是作為當初武平縣治所在地,其珍貴的歷史遺跡猶存。


中山鎮百家大院一角

 

據民國《武平縣誌》,明朝有三十五姓軍籍調住武所。鎮內曾聚居108姓氏居民,現仍有103姓,素有“小京城”之美稱。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建造的迎恩門,比北京天安門還要早建二十六載。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一腳踏雙橋,兩岸森林燈塔映照,沿城魚兒躍,千戶人家直入雲霄”,古鎮的夜景盡顯壯麗輝煌。

建築,是凝固的歷史。漫步在古街,只見商鋪錯落有致,從迎恩門延伸而出的700米古街,百間店舖留存著昔日武所中山的商業繁榮景象。古老的城墻、泛著歲月光澤的青石板路以及挂滿滄桑印記的樓匾,像是一個風燭殘年的長者在訴説著過往的故事,飽經風霜又熱切期盼著新的發展機遇。

 

文旅融合 鄉村和美


近年來,中山鎮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探索“項目+文化”、“文化+旅遊”的發展模式,深挖古鎮豐富的客家文化、百家姓文化、軍家文化、騎行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産以及農耕文化資源,並巧妙地將其融入到現代旅遊項目中,成功實現了農文旅的深度融合發展。特別是借助中山河國家濕地公園這一寶貴的自然資源優勢,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文旅融合示範項目。

5月2日上午,在中山鎮的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項目武平“百家大院”,只見眾多遊客徜徉在這些古色古香的明清古建築群內,沉浸式感受“百家”魅力。

據了解,“百家大院”首期22棟明清木結構建築落成封頂,其中已有14棟古建築於今年“五一”對外開放,供市民、遊客參觀體驗。

“這次來武平玩正好碰到‘百家大院’開園,感覺很幸運。我覺得這裡的古建築非常有特色,剛剛還看了中式的婚禮,感覺挺震撼,了解了這裡的一些文化歷史,覺得挺有意義,不枉此行。”來自廣州的遊客馮芷茵説。

武平“百家大院”項目是福建省重點項目,項目規劃用地1148畝,分三期建設,一期主要修建安裝103棟明清木結構古建築,二、三期配套建設食、宿、遊、養、研等産業。該項目緊緊圍繞“住百家院”文旅融合、“溯百家姓”尋根謁祖、“祈百家福”圓中國夢等內容,以“康養+度假”為主題,打造成為一座可居住的博物館;以中山國家歷史文化名鎮獨特的“百姓鎮”文化為內涵,打造成兩岸“宗親”“姓氏”“根親”文化基層交流驛站;以“福”文化為主基調,挖掘和展陳中華福文化,打造為海峽兩岸“共祈百家福,共圓中國夢”的祈福聖地。


百家大院內的民俗表演“下油鍋”

 

此外,中山鎮還獨具匠心地從“鄉愁”和“旅遊”角度出發,針對各個村落的不同自然稟賦和文化特點,賦予它們各自獨特的主題風格。

其中,太平村圍繞“江”元素打造,陽民村則重點突出“竹”文化,龍濟村則憑藉“茶”與“果”産業發展,新城村則重現“古韻”;陽民村的“龍河竹漂”項目便是一例,該項目充分利用中山河畔“十里翠竹”的優美環境,開展包括手划船、水上自行車、竹筏漂流在內的親水娛樂活動,並配套四季果園採摘、特色民宿及餐飲服務,構建起集休閒、觀光于一體的鄉村旅遊精品線路,自2021年5月試運營以來,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反響。

 

村社共建 抱團取暖


人才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及共同富裕的基礎。近年來,中山鎮創新性地組建了龍岩市首家農民合作社聯合社──武平縣百家姓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聯合社黨總支,以“村社共建”的新模式,開啟了“抱團取暖”的鄉村振興之路。

該鎮通過搭建“紅土初心·星光講堂”平臺,創辦農村黨員創業就業培訓學校,精心配置了12個田間課堂和實訓基地,邀請本土“土專家”、“田秀才”進行集中授課和現場實操教學,將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新業態、新理念廣泛傳播給全體社員,引導他們掌握高效、高産、高品質的現代農業種植方法,提升農業生産效率和農産品品質。

為了深度釋放“資産變股本、農民變社員”改革效能,聯合社黨總支鼓勵周邊11個行政村集體通過土地入股、租賃經營、投資分紅、提供服務等多種方式,積極參與合作社運營管理,匯聚各方資源,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如聯合社與上峰、太平等5個行政村共建百香果果汁加工廠,年産量高達2750噸,産值突破4950萬元,每年為共建村新增村財收入近10萬元;陽民村則以集體所有的10畝楊柳陂魚塘作資産入股,發展觀光漁業,按照40%的分紅比例,每年可為陽民村增收超過2萬元。

此外,聯合社還投入鉅資改善共建村基礎設施,硬化道路近3500米,整修灌溉水渠5條,新建灌溉水池9個,鋪設供水管4850米,維修水輪泵3個,累計為共建村節省村財開支約60余萬元。

據統計,截至當前,聯合社黨總支已成功舉辦了各類技術培訓班168期,進行了65次田間實地技術指導,培養了技術骨幹和農民學員逾2萬人次,直接或間接惠及群眾3萬多人次。

武平縣百家姓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黨總支書記劉星光説:“鄉村要振興,産業是核心。近年來,聯合社緊密結合中山鎮地域特色,攜手各村共同發展黃金果、仙草等特色農業,著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産業集群,有力促進了鄉村産業的振興。”

發展鄉村特色産業,要向科技借力。近年來,聯合社黨總支創新採用“聯合社黨總支+村黨支部+基地+農戶”的聯動模式,與周邊行政村合作建立了涵蓋仙草、百香果、無花果等項目的黨員創業示範基地18個,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黃金百香果達到1600畝,帶動4000多戶農戶從事仙草、盤菜、沙田柚、臍橙、淡水魚、靈芝等多種農特産品的生産,實現了助農增收2500多萬元,每人平均增收1000多元。

 

土地整治 百姓開心


中山鎮以堅決的決心和紮實的舉措,深入推進土地整治與生態環境恢復,努力打造既有綠水青山又有優質良田的鄉村振興樣板。

近年來,中山鎮堅持因地制宜,規劃先行,立足鎮情村情農情,循序漸進,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突出資源稟賦,培育特色主導産業,進一步壓實各級黨委和政府責任,建立健全黨政同責耕地保護共管機制,在牢牢守住耕地紅線的基礎上,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順序,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嚴格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確保轄區內耕地主要用於糧食和油、糖、蔬菜等農産品及飼料生産,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糧食生産,高標準農田全部用於糧食生産。引導發展林果業上山上坡,鼓勵利用“四荒”資源。落實和完善耕地佔補平衡政策,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整治、舊村復墾,增加有效耕地面積。

2022年5月,中山鎮太平村、新城村因遭受洪災,導致大面積良田被淹。鎮政府和武平縣自然資源局中山自然資源所在現場核定災毀耕地的基礎上,發現其中有20余畝良田只需投入適量的機械就可以復墾,對此,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13萬元用於修復災毀耕地,經武平縣自然資源局和縣農業局實地驗收,共修復耕地22畝。

在中山自然資源所,一組數據引人注目。2022年中山鎮耕地流出圖斑整改任務面積90.65畝,實際完成整改面積91.8畝;2023年耕地流出圖斑整改任務114.49畝,實際完成115.394畝。2023年永久基本農田核實處置任務103.4畝,實際完成補劃面積266.3畝。從而確保了轄區內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低於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完成劃定的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面積。

在此基礎上,中山鎮近年來還完成龍濟、三聯等8個村土地整治項目9個,新增耕地面積258.55畝。今年已完成縣級踏勘論證項目5個,預計新增耕地面積176畝。

 

加強鄉村治理 建設和美鄉村


良好的鄉村治理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近年來,中山鎮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重視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依託中山河國家濕地公園的獨特生態優勢,加大對黃溪河、中山河等水域的生態保護修復力度,持續改善鄉村居住條件,打造了一批高標準美麗鄉村,形成了富有古鎮韻味和客家風情的鄉村建設典範。

治理優化,鄉村美化。為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中山鎮強力推進“廁所革命”,通過“清潔家園”行動、村莊清潔行動等系列舉措,對農村生活生産垃圾進行全面清理整治,解決公共區域衛生死角、房前屋後亂堆亂放等問題。2023年以來,全鎮累計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948噸,清理村內水塘21口、溝渠289.7公里,淤泥109.54噸、畜禽養殖糞污106.1噸。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環境整治工作,有效凈化了鄉村生態環境。

在此基礎上,中山鎮還自我加壓,精益求精,積極開展“兩治一拆”人居環境專項整治行動。2023年3月,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老城村及省級實績突出村太平村以優異成績順利通過市級“兩治一拆”驗收。

中山鎮黨委書記賴東武表示,下一步,中山鎮將全力推進環千鷺湖城鄉一體協調發展試驗區“新五朵金花”建設,構建跨村聯建機制,提升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持續打造“墨陽民”“三江太平”“茶果龍濟”“古韻新城”四大鄉村振興品牌,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建設“主客共用、舒適溫暖”的幸福中山。

行走中山鄉村,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和美畫卷正徐徐展開。(文、圖/呂洪榮)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