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6期

扎燕風箏:肥燕?瘦燕? 爭奇鬥艷春之色

每年清明前後,雨燕從遙遠的非洲南部飛抵北京還未落腳,一隻只被放飛的扎燕風箏競相與雨燕“共舞”, 這幅春日景象根植于老北京人的記憶中。
  • 第215期

國際中文日∣相聲遇上“歪果仁”

2023年4月20日,又迎來“國際中文日”。外國人學習中文是了解中國的一把鑰匙,如今越來越多的外國年輕人加入到學習相聲的隊伍中。他們通過幽默的方式了解中國人的生活,從文化差異當中找到喜劇元素並將它擴大,用地道的中國式幽默把人逗樂。
  • 第214期

中國清明節VS墨西哥亡靈節:原來死亡可以是多彩的

值此中國清明節之時,道一聲“安好”,可否?
  • 第213期

生肖兔:因神話“走紅”的吉祥使者

2023年1月22日,中國“農曆新年”迎來生肖兔年。兔子可愛活潑,寓意吉祥,是活力和幸福的象徵。古書《瑞應圖》中記載:“赤兔大瑞,白兔中瑞。”
  • 第212期

中外火腿製作技藝 :什麼豬的大腿最適合?

在中國以金華火腿最為熟知,然而這種美食並不是中國所獨有。將目光投向西班牙窖藏室裏誘人的火腿正在等待世人的品鑒。中國的金華火腿和西班牙火腿雖説在製作上異曲同工,但是在風味上卻各有韆鞦。來看看到底哪一種火腿會讓你口齒生津?
  • 第211期

“中國茶”憑什麼成為世界非遺?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成為中國的第43個“世界級非遺”。
  • 第210期

長安古樂:啥?中國古代就有“交響樂”!

遠觀如大唐壁畫,近聽似仙樂飄飄,猶如回到唐朝長安!身著圓領袍服、頭戴幞頭的樂師,與高髻羅裙、紅粧花鈿的豐腴仕女,擊座鼓、吹笙笛、敲雲鑼……奏出一首首極富韻味的長安古樂曲目。
  • 第209期

國際大學生節:吾輩青年當如何?

100多年前,中國青年的使命是一場思想的覺醒;100多年後的今天,恰逢第77個“國際大學生節”,作為新青年一代,我們又當肩負什麼?為了什麼?做些什麼?
  • 第208期

中國對外開放:進博會上的“高光”時刻

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堅持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也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氣質。
  • 第207期

匠心國禮 外交名片

中國是“禮儀之邦”,同時擁有眾多精湛技藝,二者結合,成為了中國向世界遞出的“外交名片”——國禮。獨具匠心的國禮是一種國家文化符號,架起了中國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的橋梁,對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意義非凡。

  《中國范兒》是中國網精心打造的,採用英文配音、中英雙語字幕的微視頻節目,每期時長約3—5分鐘。節目旨在傳播中國優秀文化,選取易於為外國觀眾接受的、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化符號進行展示和介紹,體現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於世界了解更真實的中國,感受中國文化底蘊。


團隊成員

出品人 王曉輝

總監製 薛立勝

監 制 戴 凡

製片人 楊 丹

主 編 宋若冰

編 導 劉璟 吳婧 白玥 孫磊 高志偉 佟明月

出 品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首頁新聞財經訪談體育娛樂旅遊文化專題原創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liuyy@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