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稅改看四川 > 正文

螢火蟲帶動這裡收入超8000萬元

四月,夜幕低垂,青神縣古中岩的澗道上,蘭廠溝的清溪旁,黃水凼的竹林間,天空中的繁星閃爍,與地上的“螢河”交相輝映,共同編織出一幅夢幻般的畫卷。

3月至4月,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觀螢季。今年的“觀螢季”採用“線上直播+線下觀螢”的方式同步進行,線上峰值時吸引了10萬人同時線上觀看,線下景點遊客數量突破25萬人次。自今年3月以來,“螢火蟲”經濟已拉動全縣旅遊收入超8000萬元,創歷史同期新高。

 

上億“夜精靈”為何偏愛這裡?


螢火蟲作為非常敏感的環境指示生物,對棲息地的選擇極為挑剔,喜歡聚集在空氣清新、植被茂盛、水質乾淨的草叢或者溪水邊。



目前,青神縣共發現螢火蟲棲息地52處,總體數量超過1億隻,螢火蟲種類12種,其中包括新命名品種珍稀的水棲螢火蟲——“青神螢”,是如今西南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螢火蟲生態區。

螢火蟲為何擇此地而棲?一串生態環境指標揭示了其背後蘊藏的秘密: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48.8%,為螢火蟲等生物提供了廣闊的棲息地;環境空氣品質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綜合指數全市排名第2;岷江青神段水質持續穩定在Ⅱ類,為水生生物提供了優質的生存環境。更令人矚目的是,青神縣3個國、省考核斷面的水質優良率達到了100%。

近年來,青神縣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品質發展之路,全力推進岷江流域生態屏障建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等一系列生態環境保護工程。與此同時,青神縣積極調整産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産業”。培育“竹産業生態經濟”體系,建成全國最大本色用紙和竹纖維材料研發生産基地;以綠色智慧製造為突破口,推動工業向綠色創新的轉型升級,目前已擁有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9家。

環保稅數據直觀反映了青神縣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積極進展。自環保稅開徵以來,青神縣域的環保稅納稅人戶均納稅額從5.34萬元下降至2023年的1.91萬元,這也意味著企業在生産過程中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以生産“斑布紙”的四川環龍新材料有限公司為例,企業財務負責人鄧成舉回憶,環保稅上線的前兩年,企業的環保稅交稅額高達197萬元。稅務人員通過到府宣傳環保稅繳稅機制,為企業算了一筆經濟賬:將同樣的資金甚至更少的資金投入到環保改造中,得到的不只是生態環境的改善,還能進一步提升産能。

如今,該企業年銷售超15億元,並成為當地節碳減排的標桿企業,2023年繳納環保稅稅額較2019年減少了61%。企業環保稅納稅額的下降,不僅反映了對綠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也體現了綠色稅制在推動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中的積極作用。

如今的青神,滿目翠綠,螢棲竹繞。“我們每年都開車帶家人過來看螢火蟲,感覺青神的螢火蟲數量每年都在增加。漫步在竹林中,仿佛置身於太空銀河之中,那種震撼感真是無法用言語表達。”遊客任女士説道。

 

螢火蟲流量帶動螢火蟲經濟


自2021年青神縣舉辦首屆螢火蟲節以來,青神螢火蟲熱度持續攀升,在各大平臺火爆“出圈”。

為豐富遊客觀螢體驗,今年的觀螢季,青神縣特意策劃了“東坡宋韻 竹裏螢光”生態文化旅遊徒步活動。白天,遊客們可以參與打春筍、摘春茶、逛非遺展、熒光集市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夜晚,則能欣賞到牛兒燈、舞錢槍等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領略璀璨螢光盛宴。除此之外,青神縣還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配套旅遊體驗項目,包括螢光健跑、萌寵派對、定向越野、賞花節等等,讓遊客們在享受春日浪漫的同時,又能看驚喜“螢河”。



精彩紛呈的活動不僅留住了遊客的腳步,還促使人流量大幅增加,為當地帶來了可觀的消費增長。數據顯示,自3月觀螢季開始到目前為止,全縣觀光遊學、住宿餐飲、文化娛樂等旅遊相關行業的開票銷售額同比增長19%。

青神縣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的開票增長數據尤為突出。3月以來,該企業文旅相關開票銷售額同比增長達到了316%。在遊客數量激增、需求持續多元的背景下,企業順勢擴大了業務範圍,增加了動産租賃、廣告發佈、客運站服務等多種服務項目。為了提高發票開具效率,當地稅務部門將發票管理、辦稅流程等涉稅事項整合成“智慧辦稅大禮包”,提供到府輔導服務,以更好地支援企業發展。

今年以來,青神縣餐飲、住宿商家的登記戶數也同比增長超過32%。其中,四川竹玖間民宿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以其獨特的“竹裏螢光”裝修風格受到遊客的喜愛。自開業以來,該民宿的入住率持續保持在90%以上,尤其在觀螢季期間更是一房難求。

竹玖間民宿的負責人表示:“這離不開當地政府在創業過程中給予的大力支援,在開業初期為我們提供了發票領用、開具、申報的輔導服務,還通過電話等方式及時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消除了後顧之憂。”

 

小小螢火蟲正撬動産業大發展


近年來,隨著國家鄉村振興和綠色發展戰略的實施,一系列扶持鄉村經濟發展的政策相繼出臺。在政策的指引下,當地積極探索和推動竹旅融合、文旅融合和農旅融合。

在高臺鎮玉蟾寺村,青神縣成功創建了全國首個珍稀水棲螢火蟲保護地,並創造性地實施了“稻螢共作”模式。這種模式將螢火蟲保護與農業生態種植有機結合,為螢火蟲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開闢出了新的路徑。

“亮火蟲”大米正是這一模式的産物。“大米選用非轉基因、非雜交水稻的常規稻種,不打農藥、除草劑和施用化肥,同時我們在水稻田內復育螢火蟲,它們可以檢測稻田的水質。這種大米雖然産量不高,但是品質和口感提升,市場價值反而提高了好幾倍。”青神縣西南螢火蟲研究和保護中心主任、華中農業大學付新華教授介紹説。

作為“亮火蟲”大米的培育基地,高臺鎮玉蟾寺村也是青神縣稅務局的定點幫扶村。稅務部門的“涉農稅費服務團”持續為農戶們提供“政策到府”的輔導服務。



依託特色螢火蟲資源,蘭溝村還建成了全國首家以螢火蟲為主題打造的竹裏螢光藝術館。館內設有螢火蟲科普館、四季賞螢廳、螢光藝術廳、螢光主題餐廳等功能區,使遊客能夠不受時間和天氣限制,隨時欣賞到螢火蟲的美麗光影,並通過科普展陳探索螢火蟲的生命奧秘。

談及政策扶持,公司財務負責人章燕表示:“我們投入3年時間打造這個藝術館,期間稅務部門主動與我們溝通,梳理了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我們享受到了包括‘六稅兩費’減免等在內的多項稅收優惠政策。”

“觀螢季”的火爆帶動了鄉村生態旅遊的蓬勃發展,也促進了包括竹餐盒、竹牙刷、竹吸水材料在內的20多種可降解竹産品銷售的增長。其中,青神竹裏雅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研發的“三味一箸”竹筷品牌銷售同比上升了12%,銷售額達410萬元。

“享受了1100多萬元的留抵退稅,還有小微企業‘六稅兩費’和銷售農産品稅收減免,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資金支援。”竹裏雅院負責人彭澤輝介紹,公司將繼續加大技術研發力度,“三味一箸”竹筷預計今年銷售額可達到1500萬元。

為有效提升稅費政策覆蓋面和知曉率,稅務部門利用數據對餐飲、民宿、旅遊景點進行分區域、分規模、分性質的立體“畫像”,精準推送稅費優惠政策,幫助充分享受政策紅利。自3月觀螢季以來,已累計向文旅行業納稅人推送政策資訊8000余條。

此外,結合第33個全國稅收宣傳月,稅務部門還聯合青神縣中岩文物風景名勝區開展了“格物知稅·票中眉州遊(中岩寺篇)”微展活動,用互動的方式宣傳文旅稅惠政策,讓更多人深入了解到螢光經濟背後的政策力量。(文、圖/宋佳偉 蔡雅蕓)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