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産茶歷史悠久,其種植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如今,作為中國茶産業大省之一,全川茶園面積近590萬畝,連續3年綜合産值突破千億元,整體實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和煦春風綠蜀山,又到採茶好時節。春茶上市歷來是川茶産銷的“重頭戲”,其産值和産量分別佔全年的60%和40%。為助力茶産業高品質發展,四川稅務部門持續加大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力度,為這幅春茶産銷的喜悅圖卷再添一抹“稅務藍”。
稅惠賦能 茶企發展“更帶勁”
“琴裏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憑藉優越的生長環境、嫺熟的製作工藝,早在唐代,蒙頂山茶就已聲名鵲起,被列為貢茶之首。時至今日,依然是川茶中的金字招牌。
近日,理真·蒙頂山甘露春茶發佈會暨2024蒙頂山茶區“第一背簍茶”上市活動在成都啟幕,標誌著蒙頂山茶陸續進入採摘期。為保障春茶産銷,雅安市名山區稅務局制定“春風送暖”計劃,對轄區茶企進行點對點專項精準輔導,為“第一背簍茶”的生産上市注入“稅力量”。
“今年的春茶品質好,相信銷售額能再創新高。”四川省雅安市芳茗園茶葉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趙磊表示,去年企業享受超12萬元的稅收優惠,資金用於收購優質鮮茶,提高産品品質。
從茶園種植採摘,到茶的初制、深加工、衍生品製備……稅惠紅利助推茶産業鏈不斷發展。
走進平昌縣巴靈雀舌茶業有限公司的加工廠區,工人正將生産線輸送帶上加工完成的茶葉袋裝打包,廠房內茶香四溢、熱氣騰騰。“擇之必精、濯之必潔、烘炒必香、火之必良,是對平昌青芽茶精製加工的最好概括。”工人一邊熟練地掄動鐵鏟、翻炒茶葉,一邊向稅務幹部介紹。
“我們規模雖然不大,但也感受到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援。去年企業享受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稅1.7萬元,企業所得稅減免1.4萬元。省下的真金白銀正好多招幾個嫺熟工人,爭取讓茶葉品質再上一層樓。”平昌縣巴靈雀舌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邵仕林説道。
如今,四川已初步形成多層級茶品牌體系。2023年,全省茶葉實現綜合産值1200億元,川茶的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
稅路暢通 護航川茶“走出去”
中國茶葉出口最早可追溯到1500年前。作為長江上中游名優綠茶和出口茶優勢産區,2023年四川共出口茶葉1.5億元,同比增長61.3%。
川紅工夫茶産于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高縣等地,以其特有的“橘糖香”,受到廣大國際客商的喜愛。搭乘“一帶一路”東風,宜賓市雙星茶葉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川紅工夫茶品牌的領頭出口企業,其産品遠銷土耳其、巴基斯坦、沙特等國家與地區。
“去年公司收到出口退稅款40余萬元,稅收優惠政策的‘加油鼓勁’,讓我們出海搶訂單的底氣更足了。”企業負責人應翔介紹,2023年企業累計出口茶葉243.95噸。
稅務幹部到茶葉宜賓市雙星茶葉有限責任公司了解企業生産經營情況,宣傳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在樂山,四川華義茶業有限公司也進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今年以來,公司已累計享受87萬餘元的出口退稅。”華義茶業總經理方義開表示,現金流是企業的命脈,退稅資金的及時到位,增強了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信心。
據悉,為助力茶企更好“走出去”,四川稅務部門依託“稅路通·海納百川”跨境稅收服務子品牌,通過政策互通、資訊聯通、服務暢通等方式實現“稅路直通”,推動更多茶企出海轉型升級,讓中國好茶香飄世界。
精細服務 以茶增色“鄉村美”
鄉村振興的重點是産業振興。近年來,四川多地依託特色茶資源,深入挖掘川茶多元價值,進一步延長茶葉産業鏈,為鄉村振興注入滿滿“茶能量”。
四川稅務部門聚焦企業涉稅需求,梳理整合種植採摘、加工銷售、旅遊開發、文創衍生等茶産業相關稅費優惠政策,運用大數據比對分析,通過徵納互動平臺等途徑為企業精準推送政策,以精細服務助力茶産業高品質發展。
“一系列支援鄉村振興的稅費優惠政策給了我們很多支援,茶園越來越好,鄉親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了。”四川鳳嶺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周世慶介紹,僅他們公司運營的茶園就為當地村民創造300多個就業崗位,同時“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推動散戶茶農抱團發展,實現經濟效益有效提升。
四川鳳嶺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法人周世慶正在為稅務幹部介紹梅嶺茶山茶葉長勢
隨著茶産業的持續發展,以特色民宿、茶餐館等為代表的“茶旅+”經營主體不斷涌現。針對民宿、餐館多為個體工商戶,以“家庭式”經營為主的特點,雅安稅務部門組建志願服務隊,積極開展“政策找人”,將服務送到田間地頭,為“茶旅+”經營主體和茶業從業者加油助力。
“稅務部門到府教我們用手機領票、開票和納稅申報,方便得很。”家住雅安市名山區前進村的鄭惠瓊笑著説道,今年,她家的茶長勢不錯,鮮葉價格也好,在家門口就能掙錢過日子,感覺特別好。
四川省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緊緊把握春茶上市關鍵節點,堅持需求導向,進一步推動有關稅費優惠政策直達快享,面向茶企、茶市、茶園、茶農以及“茶旅+”經營主體做好稅費服務,著力推動川茶做大做強、香飄萬里。(文、圖/周乾坤 陳小倩 祝璐婷)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