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稅改看四川 > 正文

四川綿陽:“稅”看機器人産業 向未來要答卷

能跑能跳能溝通,有獨立的思考和學習能力,還能夠大包大攬接管繁瑣家務……讓人形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解放人類雙手,這是電影《機器管家》中對機器人的“終極想像”。

在第33個全國稅收宣傳月來臨之際,中國網《稅改看四川》欄目跟隨國家稅務總局綿陽市稅務局“稅助發展 向新而進”稅企沙龍暨媒體采風活動,走進綿陽科技城新區機器人智慧製造産業園。以機器人産業為切口,窺探綿陽這座中國唯一的科技城,如何承擔“先行”重任,以發展新質生産力為突破口,完成從老工業基地“向新”轉型。綿陽稅務又是如何精準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持續優化稅費服務,“智助”科技創新型産業從製造到“智造”迭代、新生。

 


科幻照進現實 綿陽打出“新名片”


清晨的園區道路上,展示小哥手握控制器“遛”著一隻萌態可掬的“機器狗”,奔跑、爬樓、載物這都只是“基本操作”,若是“不樂意”,這只四足倣生的“機器狗”還會倒地耍賴再慢悠悠地“鯉魚打挺”重新乖乖上路;沿途上,“機器狗”揮揮“爪子”跟全自動的拖洗機器人打“招呼”;再仰望正在玻璃幕墻上“飛檐走壁”洗玻機器人,隔空給個“愛的抱抱”;若是心有靈犀,“機器狗”還會帶著小哥徑直走進園區創客咖啡廳,一鍵呼喚“機器人咖啡師”,靜候1分21秒,一杯現磨的拉花咖啡便可溫潤入口……

在這裡,你會發現,所謂的“終極想像”早已經照進現實,眼前的景象還足夠科幻。



綿陽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老工業城市,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涌現出了以長虹為代表的一批電子資訊製造業企業。但隨著産業迭代和市場變遷,和全國老工業城市一樣,綿陽也面臨國企改革、科技升級等諸多考驗。綿陽電子資訊等製造産業的底子仍在,只是需要轉型。

作為中國唯一科技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早在去年7月,綿陽就出臺措施,錨定做強特色優勢産業和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這一主攻方向,聚焦八大新賽道産業集群成鏈工程,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轉型,這其中就包括了智慧機器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綿陽市更是從發展戰略上明確提出成立現代産業發展促進中心,實行機器人等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加速崛起,新質生産力加快形成,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爭做主力軍”。與此同時,綿陽稅務部門也找準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點,高效落實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著力深化稅收徵改改革,持續提升辦稅繳費服務效率,高品質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機器人産業從零起步,正成為綿陽産業的新名片。自園區破土動工到今天的初見成效,綿陽科技城新區機器人智慧製造産業園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已經聚集起了近40家相關企業,總投資超80億元。初步形成涵蓋技術研發、機器人生産、零部件製造、AI演算法、軟體平臺、整機應用和系統整合的機器人全産業鏈生態集群。2023年實現營收約26億元,二期機器人智慧製造園將於今年6月投入使用。

 


從“一張發票”到“全國第二”


“這張發票是我們在綿陽産出的第一台産品……”説起産品背後的“稅收故事”,四川它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它人科技”)總經理助理王曉拿出了公司第一筆營收所得的發票,“雖然發票金額不大,但從技術到變現,售出的第一台設備對我們意義重大。而且,這臺設備完全是基於綿陽本地自産自銷的。”

作為全球首批將無人駕駛技術應用在商用清潔領域的機器人企業之一,它人科技旗下的掃地機器人一個小時最少能清掃500平米的區域,差不多能頂3到4個人工,産品遠銷全球10余個國家和地區。

它人科技的機器人取代的是以體力為代表的傳統勞動力市場,僅有一個轉角距離的四川敬科智慧裝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敬科科技”),則深耕機器人領域多年,是産業園裏不折不扣的“技術咖”。憑藉哈工大空間機器人實驗室與智慧控制研究所的雙院士團隊的核心技術與核心團隊,它們攻克的是人力所無法企及的作業領域。



“別看這個‘玻璃擦片機器人’不怎麼起眼,卻搭載了我們自主研發的視覺系統,用2個月的時間攻克客戶8年的技術難題,既是挑戰也是實力。它不僅能精確定位間隔僅0.05毫米的鏡片,還無懼300℃的高溫,良品率高達99.9%,1個小時能反覆抓取近400次,超人工效率30%以上,且可以根據不同領域定制機械臂的大小,處於國內領先水準。”説起自家這款拳頭産品,敬科科技的副總經理肖飛雨無比自豪。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如果説它人科技和敬科科技從佈局、起步到向市場要業績都遵循了新質生産力向“新”向“質”躍升的發展之路,那作為綿陽本土成長起來的四川福德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德機器人”),則走出了一條轉型的“破局”之路。



作為一家大學生自主創業企業,福德機器人靠生産儀錶起家,隨著科技發展和産業迭代,傳統製造逐漸落伍並被取代。痛定思痛,企業從2010年開始轉型自主研發智慧電錶防盜鉛封封印設備,維持市場佔有率。憑藉著多年來的技術累積和自我覺醒,近幾年,企業重新佈局,通過對“力反饋”等技術的研發,攻克國外企業對相關核心技術的控制,解決“卡脖子”難題,在人機協同作業領域闖出一片新天地,獲授權發明專利47項,主導産品“諧波減速機”憑藉超輕量大負重的産品優勢,年銷售達4萬餘臺,市場佔有率居國産品牌前二,實現“彎道超車”。2024年,福德機器人預計再投入1500萬加大智慧智造的研發,對車間生産線進行全面智慧化改造的同時積極拓展“綿陽造”人形機器人的市場份額。

 

向新而進 稅“引擎”驅動“科創魔方”


它人科技、敬科科技、福德機器人,可以説,這3家企業正是綿陽機器人産業發展過程中3個不同階段企業的代表。站位科技城發展的高度,如何更好地優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給予處在初創期、發展期和轉型期的不同企業以不同的政策幫扶,加快各項稅費優惠政策落地落實,綿陽稅務部門也給出了答案:通過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稅收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智慧分析,主動甄別符合稅費優惠政策適用條件的企業,確保納稅人應享盡享稅惠紅利,“智助”企業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像我們這樣剛剛起步的企業,開源節流很重要。去年,我們就享受到針對科創企業房産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等稅收優惠政策20余萬元,真是從源頭上幫了大忙。”它人科技的王曉滿懷感激地説道。

針對初創型企業,綿陽稅務依託“科技創新稅費服務站”,在機器人産業園創建初期即啟動“4+4”定制服務,梳理新辦企業涉稅套餐,量身打造涉稅事項“聯繫卡”,註明對接部門、對接人員和涉稅流程,助力科技初創企業無憂辦稅繳費。同時,採取“線下互動交流+線上同步直播”的方式開展稅收政策宣講,幫助企業規範經營、茁壯成長。



而已經佔據行業技術高地的敬科科技則在“政務服務零距離”稅費服務隊的到府“一對一”“手把手”的輔導中,充分享受了稅務精準釋放的稅費政策紅利,將其變成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沃土,推動科研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高科技企業的使命就是創新,就是趕超先進技術。今年,我們將加大研發投入,預計達到200多萬元,可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400多萬元。”説到企業的發展,公司副總經理肖飛雨充滿希望。

傳統産業與新産業協同發展,是發展新質生産力亟需解決的重大課題。對於正在轉型當中,以福德機器人為代表的本土企業,綿陽稅務則組建“政策找人”工作團隊,建立分析評估復盤機制,聯動多個部門完善企業數據樣本做好二次分析,健全企業“成長檔案”,實現“一企一檔案”,護航轉型之路。“2023年度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超500萬元。減稅降費政策紅利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國家的好政策也給了我們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大範圍拓展攻關注入了‘強心劑’。”福德機器人公司財務負責人侯友誼表示。

萬物向“新”,聚勢而生。機器人産業還只是綿陽圍繞新質生産力發生蓄勢而發的一個縮影。2023年,綿陽入選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50強第17位,獲評全國十大最具科技創新潛力城市,位列2023全國先進製造業百強市第66位……並建成核醫療健康、鐳射技術應用、機器人等特色産業園10個,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35個、國家級産業集群3個,成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基地,而這其中,離不開“稅引擎”的持續驅動。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時代繪藍圖,服務見成效。機器人産業只是綿陽新質生産力這個“魔方”中一個“立方體”,服務機器人産業也只是綿陽稅務主動融入中國科技城建設的一個側面。如何讓這個“魔方”呈現出“萬紫千紅總是春”的勃勃生機,綿陽稅務立足本職,既向未來産業要答卷,又用優質的辦稅繳費服務寫答案,尋找助企發展的最優解。

西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教授胡樹林表示:“人工智慧技術所驅動的技術迭代,是新質生産力的核心,稅務部門通過落實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開展定制化服務,鼓勵科技創新,明確了企業研發投入、産品升級的預期。”

下一步,綿陽稅務將以稅收好政策支援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以稅務務實舉措服務企業轉型升級,推動新質生産力在綿州大地加速發展,互動共贏。為企業技術研發“賦智”、科研成果轉化“賦值”、發展轉型增效“賦能”,以政策紅利助力企業創新升級。在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譜寫新時代新征程綿陽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中貢獻稅務力量。(文/袁權  圖/綿陽市稅務局)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