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稅收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第五次聯席會議在重慶萬州召開。從夯基壘臺到全面提速,四年來,川渝稅務部門在産業共建、政策協同、服務同質、開放共促等方面緊密協作,政策執行標準化、稅費徵管一體化、辦稅服務便利化的“三化”目標持續走深走實,稅收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取得新成效。
産業共建共興 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
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産業共建共興是關鍵。四年來,川渝兩省市以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抓手,聚焦電子資訊、汽車、裝備製造、消費品産業等共建産業,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
“稅收和發展新質生産力關聯緊密,無論是在增強科技創新能力,還是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未來産業等方面,均需要財稅政策諸如結構性減稅政策給予支撐。”四川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傑表示。
四年來,川渝稅務部門積極推動支援科技創新等稅費優惠政策精準落地,激發廣大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數據顯示,2023年,兩省市共有12500多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額超290億元。
川渝是全國主要汽車産業基地之一,有汽車整車企業45家和1600多家配套商,汽車産業年産值超7500億元,正攜手共建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萬億級産業集群。
“問界M7是‘重慶造’也是‘四川造’,車上搭載的新能源動力電池主要由寧德時代四川宜賓工廠生産供應,同時還有諸多零部件也來自四川的廠商。”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表示,産業鏈互補給了企業更多的業務合作機會,稅惠政策助力賽力斯汽車向更智慧更高端的全球市場進軍。2023年,賽力斯集團研發投入44.58億元,享受稅費優惠近6億元。截至今年2月底,已累計出口汽車近50萬台到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在印尼建設了整車智慧工廠。
四年來,川渝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在服務重點産業、調度要素資源、助企紓困解難方面的職能作用,出臺了支援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稅務20條”、深化“銀稅互動”“稅電指數貸”、推動電子資訊等重點領域産業鏈互補合作等惠企舉措,助力“川渝智造”衝刺“世界級”。
電子資訊産業作為川渝兩地創新實力強、産業基礎好、滲透範圍廣的支柱産業,産業規模已突破2萬億元,約佔全國總量的14%,電子資訊産業全域配套率達80%以上。
四川富樂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富樂華”)隸屬於江蘇富樂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7月,四川富樂華半導體功率模組陶瓷基板項目在四川內江正式投産,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半導體陶瓷基板生産基地。“成渝地區電子資訊製造業關聯度高、互補性強,是吸引公司落地內江的重要因素。稅惠政策增加了我們投入創新升級的真金白銀。”公司副總經理楊世兵表示,2023年,四川富樂華累計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2700多萬元,有力推動公司持續進行新産品開發和科研成果轉化。
數據顯示,2023年,川渝兩地稅務部門落實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447.3億元。在一系列産業融合發展舉措和政策助力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能級實現新突破、創新動能更強。2023年,兩地GDP突破了8萬億,佔全國比重為6.5%,佔西部地區比重為30.4%,建成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45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均超2萬家。
政策服務同標 助力構建統一大市場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承擔著先行先試的重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要推進稅收徵管一體化。“稅務部門主動破解政策性難題和機制性壁壘,為兩地探索推進市場一體化提供‘稅務經驗’。”重慶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黃樹民表示。
四年來,兩地稅務部門統一了8個車船稅稅目稅額標準,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部分行業西部大開發優惠等政策執行口徑,培育出全國首個跨省域稅費徵管服務中心、川渝稅費爭議聯合調解室等具有稅務特色的示範性項目和標誌性品牌。
以城鎮土地使用稅為例,之前重慶渝北最低是4元/平方米,廣安鄰水最低是3元/平方米。兩地稅務部門推動兩地政府出臺文件,將高竹新區部分街鎮城鎮土地使用稅標準統一為2元/平方米,惠及區內企業2194戶,2023年減稅額107余萬元。
除了政策執行標準統一,聚焦便利兩地經營主體和群眾辦稅繳費,兩地電子稅務局“川渝通辦”稅費事項擴圍至84項,20項稅費事項實現異地就近通辦。數據顯示,2023年,兩地納稅人繳費人通過電子稅務局“川渝通辦”功能,累計辦理稅費業務超1.4萬筆。
“發票線上申請,資料通過窗口異地流轉,很方便。”重慶耀輝環保有限公司負責人霍先生表示,他在遂寧和潼南都投資開辦了企業,從前辦理涉稅業務需要往返兩地,現在通過線上或者線下專窗就能辦理,節省了時間。
川渝基層稅務部門合作也多點開花。在川渝高竹新區,兩地稅務部門建成川渝高竹新區電子稅務局,率先在全國實現跨省稅務數據共聯共用;設立首條跨省(市)級納稅服務諮詢專線電話,線下設立全國首個跨省域社保費服務專窗和“川渝通辦”窗口。在內榮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稅務部門建立特色農副産業“數據倉庫”,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為涉農企業打通供應鏈、延伸産業鏈……
隨著越來越多跨省域稅費事項聯通,推動兩地要素和資源往來更自由、頻繁。據最新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3年,川渝貿易活躍戶數達到58.5萬戶(次),同比增長18.2%;兩地貿易往來金額突破1萬億元,同比增長超5%。截至2023年底,川渝地區涉稅經營主體已超500萬戶。
強化跨境服務 共創內陸開放新高地
成渝地區聯手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兩地稅務部門通過合力打造“稅路通·渝稅通”“稅路通·海納百川”跨境稅費服務品牌,幫助“引進來”“走出去”企業用好用足稅費支援政策,助力成渝地區構建高效能開放大通道、建設高能級開放平臺、壯大高水準開放型經濟。
2023年6月,隨著永川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作,四川瀘州、重慶永川、江津三地都擁有了綜合保稅區。三地稅務部門圍繞綜保區招商引資、企業進駐等政策和服務需求,聯合編制《綜合保稅區企業涉稅服務指引》,統一稅費服務舉措、業務辦理流程、政策執行口徑等,支援綜保區內企業更好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川渝兩地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企業達4161戶;2023年川渝有5100余戶企業申請辦理出口退(免)稅463.3億元,助力川渝企業高水準“走出去”。2023年川渝地區外貿進出口總值1.65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14.1%,在西部開放中的示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重慶兩江新區和四川天府新區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開發開放的前沿。兩地稅務部門聯合建立了“江天同心”5S國際稅收工作室,為“走出去”“引進來”企業提供疑難涉稅業務諮詢、政策宣傳輔導、急事急辦等服務,幫助企業用好用足稅費優惠政策,降低跨境經營負擔。截至今年2月底,已幫助企業解決徵稅權認定、收入類型認定、集團企業境外子公司統借統還增值稅繳納問題、FDA中小企業資質認定證明開具等涉稅問題16項。
據介紹,川渝兩地稅務部門組建國際化人才專家團隊,開展了“稅路通·川渝名企行”“稅惠萬企·川渝同行”等系列服務活動,發佈了包含境內稅收政策、操作指引、稅收服務舉措等9期國際稅收知識錦囊。同時,向境外投資者線上精準推送境內利潤再投資遞延納稅、稅收協定待遇、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走出去”指引等國際稅收政策621戶次。
數據顯示,四年來,川渝兩地累計有3361戶次境外企業享受稅收協定待遇,減免非居民企業所得稅超105億元;153戶次企業的境外投資者享受遞延納稅政策,累計擴大在華投資金額297億元,遞延所得稅稅款近30億元。
川渝稅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圍繞“三化”目標通力合作,更大範圍統一稅費政策口徑和執行標準、統一第三批川渝稅收徵管服務事項、聯合開展“稅路通”品牌建設,協同重慶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稅費徵管服務一體化發展,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快打造帶動全國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四川省稅務局)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