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稅改看四川 > 正文

眉山稅務“六個邀請” 為經濟高品質發展蓄勢添力

近日,四川眉山高新技術産業園區以“集思廣益 問需解難”為主題,召開了一場稅企座談會。此次座談會匯聚了眾多企業家代表,共同探討企業發展之道,為眉山經濟的高品質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座談會是國家稅務總局眉山高新技術産業園區稅務局落實“六個邀請”計劃的重要一環。該計劃作為眉山稅務部門今年的創新行動,聚焦增強經濟活力、防範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三大目標,旨在通過稅企雙方的深入合作,共同推動眉山“製造強市”戰略和“三市一城”建設目標的實現。

根據計劃,眉山稅務部門將主動邀請三大千億産業的“龍頭”企業、上市及擬上市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大型房地産企業、政府平臺公司以及行業協會代表參與座談。通過面對面的溝通交流,稅務部門旨在全面了解企業的經營現狀、未來發展規劃以及涉稅需求和建議,從而為企業提供更為精準、高效的納稅服務,助力企業實現高品質發展。

 

精準直達“添動能”


去年以來,國家連續發佈多項稅費優惠政策公告,延續優化完善相關政策,如何確保這些政策紅利能夠精準送達、應享盡享,成為稅務部門的重要任務。在眉山市,稅務部門運用稅收大數據匹配納稅人類型,充分利用徵納互動平臺、稅企交流群、網格化服務等媒介,精準推送稅費政策25批次共13.5萬戶(次),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確保真金白銀直達經營主體。

“去年我們公司享受了西部大開發、出口退稅優惠,還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長李雪成在座談會上表示,新的稅費優惠政策出臺後,稅務人員會第一時間向他們推送政策清單、業務提醒和申報步驟,確保了企業能夠及時享受到政策紅利。

同樣受益的還有眉山博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財務總監陳剛談到,他們公司近年來享受了6205萬元的留抵退稅,這些資金將用於加快産品研發,提升産品品質和服務水準,以回饋消費者。

據了解,2023年,眉山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21.8億元,惠及全市超20萬戶(次)經營主體,有力支撐了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為各類經營主體穩預期、增活力提供保障。

 

貼心服務“激活力”


政策好,更要服務好,瞄準企業需求才能發揮政策的最大效力。眉山稅務推出“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眉山篇”,在精準推送的基礎上,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以“實地走訪+網格服務群+可視答疑+稅費諮詢電話”方式,全方位做好稅費優惠政策解讀和申報輔導,以“政策講解+業務實操+互動答疑”模式,幫助納稅人繳費人知政策、懂操作、易享受。

眉山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長楊建對此深有感觸:“我工作二十多年了,從最初因為各類資料不齊反覆跑大廳,到如今線上一鍵式辦理,還有稅務部門主動到府的一對一服務,真的是方便快捷了很多,真的很感謝稅務部門對我們的支援和幫助。”

    為了更好地服務園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高新區稅務局還依託“楓橋式稅務分局”,成立了眉山市首個稅務助企上市工作室——“新稅助企”工作室。該工作室為20家擬上市企業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涉稅服務,為企業上市之路提供有力支援。

四川新世好母嬰用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從我們籌備上市開始,稅務部門就點對點提供政策輔導,開闢綠色通道,股權轉讓更是在提出當天就進行了處理,我們現在已經結束了輔導期,今年9月前有望在香港成功上市!”該公司辦稅人員劉建君欣喜地介紹道。

 

紓困解難“助發展”


“及時的政策輔導是賬上的紅利,而稅務部門對我們深層次經營需求的關注,則是隱藏紅利。”四川國為制藥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顏欣表示,去年,該公司通過“稅電指數貸”成功獲得1000萬元貸款,有效解決了資金難題,為企業研發項目進度和産品結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經營需要動力,也需要資金,更需要好的政策。眉山稅務積極搭建銀行、企業之間的溝通橋梁,通過“稅電指數貸”,為企業融資牽線搭橋,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促使多家銀行為892戶民營企業授信30.18億元,投放貸款22.75億元。

眉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長羅飛表示:“稅電指數貸是普惠小微的一項重大舉措,在沒有抵押物的情況下,也能幫助小微企業破除‘輕資産、納稅少’的融資困境。對於我們銀行來説,也能有效降低融資成本,解決貸後實時監管難題,更好地服務眉山社會經濟。”

在當天的稅企座談會上,稅務部門不僅為企業提供了政策解讀和輔導,還現場解決了多個涉稅問題。四川萬華化學(四川)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林世強對稅企座談的形式錶示高度讚賞,他認為這種面對面的交流方式有助於企業提出需求、解決問題,並希望未來能舉辦更多此類座談討論,以促進企業間的經驗交流。

“企業有需要,稅務有回應,我們將持續深化‘六個邀請’舉措,主動作為、靠前服務,精準推送稅費優惠政策,及時解決涉稅訴求,持續傳遞稅務溫暖,助力企業行穩致遠。”眉山市稅務局負責人表示。(張倩月)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