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視訊 > 正文

巴山蜀水的衛士——記四川省第一地質大隊岩土分隊總工張繼

張繼,男,漢族,四川榮縣人,1974年出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四川省第一地質大隊岩土分隊總工程師,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998年參加工作,至今已25年,他紮根在地質工作一線,向險而行,逆行擔當,衝鋒陷陣救災搶險第一線,用行動詮釋智慧工匠精神,全力挖掘群眾“生命泉”,堅決守住群眾“生命線”,匠心鑄就地質風骨。

 

馳援災區 堅守震後地災堪察與治理一線


2013年,“4·20”蘆山強烈地震發生後,“熊貓老家”寶興縣穆坪鎮北部的冷木溝,頻頻發生崩塌、滑坡,加之突降暴雨,溝內積存的固體物源量高達680萬立方米,嚴重威脅著寶興縣城及1.2萬餘名居民的生命財産安全。“如果爆發特大規模泥石流,就有堵塞寶興河的風險;一旦發生潰決,更將嚴重威脅整個寶興縣城與下游靈關鎮的安全。”張繼臨危受命,牽頭負責冷木溝泥石流的勘查設計。為了準確查明泥石流的物源特徵和風險程度,白天他率隊攀高山、爬險坡搜尋崩滑物源點,晚上反覆研究比較數據,利用遙感影像分析物源特徵和啟動點。

“那段日子,白天攀爬于高差近千米的山谷間,最大高差近1600米,最大坡度近70°,高差近200米的滑坡後壁上幾乎是全身貼地、手腳並用的爬行,稍有不慎,就會滾落山崖……”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張繼至今仍心有餘悸。

    他夜以繼日開展工作,與高坡險坎和蚊蟲毒蛇較量20多天后,成功拿出具備五大創新性的治理方案,為寶興人民徹底消除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遭遇大地震,群眾痛失家園,被迫遷移至海拔4000米高的日喀則市,口岸功能被迫關閉。地震發生後,張繼立即帶隊前往樟木口岸,冒著余震主持開展了為期1個月地災排查;隨後於2016、2017年兩次帶隊參與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主持的國道318聶拉木段地災評估及治理工程規劃;2018年主持並參與樟木災後重建貨物通關工程友誼橋1—4號特大型滑坡和卡點崩塌迪斯崗崩塌的勘查設計工作;2022年7月、2023年3月、9月再次趕赴樟木,主持開展口岸恢復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實地參與並指導最困難的樟木場鎮後山崩塌群和300米死亡線扎美拉山的勘查設計工作。

張繼帶隊冒著崩塌落石和虎豹蛇狼攻擊的危險,努力克服強烈的高原反應,多次飽嘗螞蟥吸血痛苦,爬行近2000米的高差,通過查構造、辨危岩體、識失穩模式和致災規模,跨越8年時間,終於在2023年12月圓滿完成任務,設計出專家認可、安全可靠的治理方案,為樟木口岸通關及恢復回遷提供堅實保障。


張繼在西藏“4.25”地震吉隆縣地災排查野外指導

 

憑藉專業特長,每當重大地質災害發生時,救援現場總能看到張繼的身影。25年來,他第一時間奔赴災區參與地震、山洪搶險14次。在“5·12”汶川大地震、“4·20”蘆山地震、“4·25”尼泊爾大地震、“8·8”九寨溝地震中出生入死,為災區群眾生命安全護航;在“8·13”特大山洪、“8·22”超百年一遇強降雨、“8·24”德昌泥石流搶險中,他以快速高效調查、精準地災識別和科學防災方案,確保受災群眾生命財産安全;他始終樹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知時間就是生命,地質工作者的使命就是為地球正骨療傷,為守護群眾的生命安全而戰。

 

尋水鬥蟲 苦戰62天讓8.2萬人喝上乾淨水


初見張繼,有人曾滿臉困惑:他明明是土生土長鹽都人,臉上怎麼會有“高原紅”?而這正是當年為高原群眾根除“蟲癌”威脅,尋找生命之泉留下的烙印。

平均海拔4520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曾是全國包蟲病流行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當地居民一旦染上包蟲病不但會逐步喪失勞動力,連生命安全也會受到嚴重威脅,將近一半的病人甚至活不過5年。張繼深知,要徹底根除被稱為“蟲癌”的包蟲病,就必須讓老百姓喝上清潔安全的飲用水。
    2012年,石渠縣包蟲病區地下水資源應急調查與安全供水示範打井工程這一尋找安全水源的“生命保衛戰”正式打響。在任務重、時間緊、要求嚴、條件差的緊要關口,張繼主動請纓,帶領團隊遠離繁華都市,克服惡劣天氣,為石渠探尋甘泉。整整兩個月,他率隊直面高海拔、高寒、高病源威脅,每天至少奔襲400多公里。時間最長的一天:從早上7點出發,在冰雪、泥濘的沼澤地上顛簸了近900公里,一路忍受著嚴寒、饑餓,直到深夜12點才得以休息。為找出那一汪截斷病源傳播的清泉,博士剛畢業3年的張繼帶領團隊頂烈日、披冷月,經過62天的艱苦奮戰,完成了2.5萬平方公里地下水水文地質調查、33個鄉鎮覆蓋8.2萬人的50口示範井打井施工和近450口規劃井的布設工作,圓滿實現“保障供水、安全飲水、方便用水、合理用水,促進農牧區生活文明建設”目標。

石渠幹部群眾真誠感謝張繼及其團隊帶來了治病良藥、清潔水源。溫波鄉小學師生熱情邀請張繼為大家科普地質工作者如何帶來清泉;阿日雜鄉寺廟活佛連聲感謝為他們找到了聖泉;俄多瑪鄉群眾在張繼的車輛陷入泥濘時,不約而同前來幫忙抬車輪、推車,用最質樸的方式表達著感激之情……

“能為高原群眾找到截斷病源傳播的生命之泉,為藏族同胞根除‘蟲癌’之患盡一份力,作為地質工作者特別有成就感。”時隔多年,張繼回味這一幕仍幸福感濃濃。

 

25年實踐錘鍊 鍛造防災減災“天空之眼”


四川地質災害點多面廣,防範難度大,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必須走科技支撐之路。張繼始終堅持胸懷“國之大者”“省之要事”,立足基層、紮根野外,專注地質災害防治和生態修復,25年辛勤耕耘,形成了獨特地災防治理念和過硬地災防治技術,為守護自然那片綠,書寫著新時代地質人的堅守。他先後主持各類重大民生型水工環項目100余項、省局級科研項目10項,發表學術論文30篇,主編及參編專著3部,參編行業規範2部,成功申請軟著3項、專利16項、省級工法1項,進行國際國內學術彙報6次,獲省部級獎近50項、省部級榮譽獎項10項、隊級榮譽5項。


張繼(右二)指導地災現場

 

針對地質災害快速識別難和精準預警難問題,他從2013年開始,運用BIM實景三維和綜合遙感技術,先後在近萬餘處地災隱患點進行數據模監測,建成一套高山峽谷地區調查、識別和評價技術體系,推動促進了複雜艱險山區災害判識難題破解,成果經權威專家鑒定達到行業領先水準,並先後成功運用於2022年“6·1”蘆山地震和“9·5”瀘定地震應急搶險救災工作中,突破實現縣城周邊高陡斜坡地災快速、精準識別,提升災後調查“加速度”,為支撐寶興縣城、石棉縣搶險救災及時提供關鍵數據,累計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點近萬餘處,使20余萬人免受威脅。

針對地質災害防災功效與人民群眾綠色生活的矛盾問題,張繼自2008年開始,創新性引入人地和諧和BIM三維實景資訊化理念,系統探索了地災防治系統化、生態化、資訊化、動態設計關鍵理論與技術,形成獨特設計“絕招”,並成功應用於5·12震後北川老縣周邊地災、4·20震後寶興冷木溝泥石流、8·8九寨溝地震景區泥石流的防治工程設計,推動地災治理達到“趨利避害與人地和諧”並舉的生態化防治新高度。特別是冷木溝泥石流治理工程已成為“4·20”地震災區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典範,對西部地震地災頻發區地質災害人地和諧生態化防治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文、圖/王澤 羅鎮)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