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稅改看四川 > 正文

達州稅務: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稅收普法結合見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説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

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達州市稅務局堅持守正創新,相容並蓄,充分利用紅色革命文化資源、文化遺産資源和廉潔文化資源,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稅收政策宣傳有機結合,用小切口反映大背景,用小故事反映大時代,把深道理講淺、大道理講透、好政策講到、小故事講好,增強稅收宣傳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讓普法宣傳“熱”起來、“活”起來、“實”起來,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


稅務“新兵”(右)在發現免稅牌的老宅前聽當事人講免稅牌故事

 

大力弘揚紅色革命文化,讓普法宣傳“熱”起來


“我是稅務系統的一名新兵,我工作的地方是一塊紅色的熱土,這裡曾經打了一場紅軍歷史上最經典、關係川陜革命根據地生死存亡的一次決戰——萬源保衛戰。在單位組織的一次黨史學習中,我走進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看到了一件讓我感到格外震驚的文物——免稅牌。”

這是紀錄片《紅色免稅牌》中,萬源市稅務局稅務“新兵”吳亞西的獨白。

一塊珍藏在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的紅色文物免稅牌,記錄了90年前紅軍稅收優惠政策:實行統一累進稅發展工農經濟,實行統一累進稅改善工農生活,勞苦工農得免繳統一累進稅,紅軍家屬得免繳統一累進稅……


紅色免稅牌

 

紅色文物照初心,紅色故事擔使命。這背後有著怎樣的感人故事?當時的稅收宣傳、減稅政策又是怎麼開展的?達州稅務通過紀錄片,再現了1933年紅軍在萬源的紅色稅收宣傳。

“當年減稅史,沿襲至今天。為民辦實事,稅惠促發展。撫今追昔,作為新一代稅務人,唯有堅定理想信念,永葆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才是對老一輩稅務人最好的精神傳承和對新時期稅收工作最強大的助力。”吳亞西參加完拍攝後感慨道。

凡山皆有紅軍路,遇水盡染紅軍血。達州是一片紅色熱土,是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孕育了張愛萍、陳伯鈞、向守志、魏傳統等多位共和國將帥,有張愛萍故居、王維舟紀念館、萬源戰史陳列館等聞名全國的紅色資源。

為更好弘揚紅色文化,達州稅務以紅色基因激活稅務文化,加強紅色文化輸入,把紅色資源作為生動教材進行普法教育,利用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王維舟紀念館、張愛萍故居、營渠戰役遺址等紅色資源,通過專題學習、專刊呈現、專人講述,引導幹部了解那段崢嶸歲月;學好紅色稅史,做好紅色實踐,將紅色教育課堂拓展到教育基地及革命遺址遺跡,辦好紅色課堂,積極開展“銀發大講堂”“達稅論壇”等活動,讓紅色普法教育融進日常、融在身邊、融入基層,讓紅色文化重煥青春活力。

 

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讓普法宣傳“活”起來


“愛卿平身。寡人知你思鄉心切,準你還鄉。今日封你為渡沔縣侯,並免除以你為首的賨(cóng)民七姓租賦,特授金印,以定民心。”漢高祖劉邦在朝堂上大大封賞賨人首領范目。

2023年11月1日,一場穿越千年的時空對話,一場沉浸式稅收普法在情景劇《賨人故里的稅收故事》中拉開了帷幕。這是由中國稅務雜誌社和四川省稅務局聯合舉辦、達州市稅務局和渠縣稅務局承辦的以“賨古爍今 文物説稅”大學生志願者走進賨人故里稅收普法活動”現場,也是達州稅務將優秀傳統文化與稅收普法結合,強化文化宣傳,講好稅收故事的一個精彩案例。

一齣情景劇帶著現場觀眾穿越回秦漢,沉浸式體驗了那個時期賨人故里的稅收故事。故事的開頭,以漢代文物“漢歸義賨邑侯金印”的由來説起,這是一枚鐫刻著賨人豐功偉績,與生俱來就帶著強烈的稅收印跡,中國稅史源遠流長的具象符號。


巴山文學院名譽院長龔兢業老師作專題講解

 

“賨,西南少數民族所繳的一種賦稅特稱,後逐漸演化為族稱。秦昭襄王時因射殺白虎、漢高祖時平定三秦有功,便以減免租賦作為酬謝,是西南少數民族最早的稅收減免,也是稅收減免最早的雛形,更是中國民族史與賦稅史交融所形成的獨特稅收優惠減免文化,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休養生息的賦稅制度。”巴山文學院院長龔兢業娓娓道來,他以《賨:從賦稅到人文精神的演繹》進行專題講解。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物和文化遺産工作,強調要“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産活起來”。這也是達州稅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稅收普法的一個實踐。

“賨古爍今 文物説稅”大學生志願者走進賨人故里參與稅收普法宣傳,是稅務和高校營造學稅法、懂稅法、護稅法濃厚氛圍的重要一環,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達州市司法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張述格評價説:“精彩的情景劇讓我置身其中,不僅了解了一件珍貴的文物,認識了一個古老的民族,探尋了一段稅收歷史,通過這種創新方式講述文物背後的稅收故事,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稅收歷史文化,同時也為普法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今後稅務與司法繼續加強協作,共同推進普法工作。”


達州稅務向大學生稅收普法志願者頒發證書、贈送圖書及文創産品

 

為充分挖掘賨稅文化歷史,達州稅務依託渠縣豐富的賨文化資源,組織專家學者深入賨人故里渠縣實地考察探秘,邀請專家學者撰寫了《“賨”古爍今——談中國最早的稅收優惠(減免)政策》《賨:從賦稅到人文精神的演繹》等論文全面闡釋;拍攝了《賨人故里的稅收故事》《賨法善為 潤澤宕渠》《千年古城賨稅溯源》《宕渠古城探秘記》等專題片廣泛傳播;邀請四川文理學院大學生稅收普法志願者、渠縣中小學師生參加稅收普法宣傳,走進稅務系統,體驗辦稅繳費,感受稅收發展,並與四川大學、渠縣法制辦及渠縣中小學校合作,共同打造賨稅歷史文化研究基地、中小學稅收法治宣傳基地、全國首個融匯賨人文化、民族文化、賦稅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賨稅歷史文化陳列館。開館以來,共開展稅史教育、稅法知識教育和體驗教育活動200余場,5000人次參加,這些活動促進稅收宣傳社會影響力提升,共同營造了全社會關注稅收、關心稅收、支援稅收的濃厚氛圍。

 

用好用活廉潔文化資源,讓普法宣傳“實”起來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繪的是重陽登高,但每年正月初九這天,達州萬人空巷,人們紛紛登上城區的鳳凰山、翠屏山等,登高望遠,緬懷清廉元稹,為新年祈福。

元稹,唐代著名詩人,西元815年,被貶通州(今四川達州)任司馬,雖被貶但卻未沉淪,反而發奮圖強,整頓吏治,改善群眾居住環境等,讓通州民風開化,吏治清朗,受到通州人民的愛戴。西元819年正月初九,元稹奉命回長安,他乘船離開時,全城的百姓紛紛登上州河兩岸的鳳凰山、翠屏山目送他的離開,以此紀念送別他。

“元九”登高節,已成為四川十大地方名節,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達州人以這種獨特的方式祭天祈福,緬懷元稹,達州稅務也借此教育和引導全市廣大黨員幹部清廉從政、務實為民,形成“年年登高、人人思廉”的崇廉尚潔氛圍。


“七一勳章”獲得者周永開為萬源稅務局幹部講黨課

 

為實現廉潔文化與普法宣傳無縫結合,達州稅務深耕法治文化與廉潔文化,深挖傳統文化,厚植廉潔基因、開展“清風廉潔入我心,學法普法我先行”普法教育,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養。通過深入挖掘達州本地傳統廉潔文化資源,形成了以“稅廉達人”為主品牌,“尚廉”“孝廉”“廉氣”“蓮廉”“紅廉”“竹廉”“賨廉”為子品牌的廉政文化精品,建成了“一局一品”依法行政示範單位。並充分發揮依法行政示範單位的輻射帶動作用和教育引導功能,積極向大家宣傳憲法、民法典、黨規法紀和稅收法規政策,通過“元稹、衛承芳(明朝吏部尚書)、張愛萍(原國防部長)、周永開(七一勳章獲得者)”等廉政人物介紹、廉政故事講述,將廉潔教育和普法宣傳相融合,讓廉潔教育“實”起來、普法宣傳“活”起來,切實提高普法宣傳的實效性,為達州稅收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文化支撐。

“我們將廉潔文化建設和法律法規宣傳納入稅務文化建設總體佈局,立足本地廉潔文化資源,著力培育富有地域特色和歷史傳承的廉潔文化品牌,充分發揮了廉潔文化在普法宣傳中觀念塑人、制度管人和管理育人方面的導向作用。通過廉潔文化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熏陶,進一步增強了稅務幹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覺和人民群眾遵紀守法的行動自覺,營造了以文化人、以文潤德、以文養廉的濃郁氛圍。”達州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卓玉梅介紹道。

 

達州稅務開展廉潔從稅辯論賽


以文化人,潤物無聲。達州稅務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通過道德講堂、開展辯論賽、沉浸體驗、創作漫畫、開展徵文、拍攝微視頻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增強稅務幹部的文化自信,開創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三年來,22篇作品獲得省市好新聞,10部影視作品在亞洲微電影節、北京大學生藝術節等評選中獲獎。文學作品《不朽》獲四川省委宣傳部中華經典誦讀一等獎,2篇作品獲全省“鏗鏘廉音”詩文朗誦優秀原創作品二等獎。(文、圖/楊述偉)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