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稅改看四川 > 正文

四川榮縣:稅惠“非遺” 泥巴也能變黃金

近日,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發佈2023年省級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示範區籌建名單並進行公示,榮縣土陶地理標誌成功入選,成為全省3個籌建示範區之一。與此同時,“榮州陶”又在第六屆中國四大名陶(4+N)欽州展上滿載而歸,奪得一金一銅……一次次的榮譽,也讓有著2000多年制陶歷史的小城迅速“火出圈”。

相關數據統計,榮縣土陶産業總産值超11億元,酒罈市場份額佔全國市場份額40%以上,民用泡菜罈等佔到了全國市場份額15%-20%,産業輻射帶動上下游産業2.5萬人。借“非遺”頭銜,創自有品牌,傳承千年工藝,榮縣土陶産業正收穫一張張燙金的名片“中國(西部)陶都”“世界美酒特色産區·中國酒罈之都”,進入“最好的時代”。



榮縣土陶創于伏羲,起于秦漢,興于蜀國南征之時,唐代時期被奉為宮廷貢品,明清時期名揚於世。由於榮縣陶泥含有豐富的二氧化硅、氧化鉀和氧化鋁等微量元素,其製品具有緻密度高、透氣性好、耐腐蝕、耐久藏的特點,被譽為“會呼吸的陶”,是國內眾多高端白酒陶瓷瓶的首選。

“我們榮縣土陶産品不僅被茅臺集團、五糧液集團、瀘州老窖、郎酒集團、汾酒等知名企業所選用,還漂洋過海遠銷歐美呢。”榮縣陶瓷協會會長劉世陽自豪地説道。

不過,自2012年開始,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銷量萎縮,作為白酒行業下游産業鏈的陶瓷酒瓶,隨著市場的變化,需求也出現了嚴重下滑。榮縣眾多陶企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甚至破産倒閉。

“那時候我們就是個小作坊,面對當時陶瓷行業的困境,我意識到只有專業、創新才有機會在逆境中謀求發展,於是我重組了四川省榮縣雙龍陶業有限公司。”劉世陽説道。

2013年下半年,榮縣雙龍陶業便開始引進新技術,建成了國內先進的機械自動化隧道窯土陶生産線並推出了不添加任何輔料的系列新品,精準迎合了消費者對環保健康的新需求。無釉系列陶罐産品不僅在國內大受追捧,在國外也頗受青睞,把榮縣“泥巴”賣出國外換成金,“雙龍”是第一家。



“這幾年享受稅費優惠減免百萬餘元,實打實的稅款減免讓我們更有底氣擴建項目。目前,我們的日用陶生産基地技改項目正在進行,擬建設一條2800平方米、年産量30萬噸的練泥生産線,一條3.8萬多平方米的機械化的陶罐生産線。”説起自己的“土陶”,企業財務負責人張祖明臉上滿是笑意。“作為富有地方特色的‘專精特新’企業,7月份的時候,我們的産品還入圍了《國潮甄選·了不起的國貨》欄目,被推選為高品質國貨代表之一。”

同樣把“泥巴”玩出花樣的還有坐落于鐵廠鎮的榮縣明峰陶業有限公司。走進公司展廳,兩隻各能裝3000斤佳釀的大酒罈分外引人注目,壇身上刻畫著的《榮州勝景》圖令人叫絕。此外,還陳列著茶杯、茶壺、花瓶、酒壺、香爐等各式各樣的陶製品。



今年52歲的蔣秀萍,是明峰陶業的負責人,致力於推廣“工藝陶”近30年。對於土陶的發展,她有著自己的見解:“要想土陶不土,必須與時代需求相結合,同時讓土陶充滿藝術性。”

挖泥、練泥、拉坯、施釉、燒窯……在重復枯燥的工序中,能工巧匠們心無旁騖、匠心獨運。“慢工制精品,細活出佳作,我們能全身心投入土陶創作離不開稅務部門的幫助。近年來,不論是發票的開具還是政策的享受,他們總能第一時間提供貼心的服務。”蔣秀萍説道。

據了解,國家稅務總局榮縣稅務局積極發揮稅收職能作用,聚焦榮縣土陶發展,成立“茶鹽陶”特色管理稅務分局,從政策享受、申報提醒、發票使用等方面定期開展政策專題輔導,併為陶企制定“一企一策”服務方案,持續跟蹤解決企業發展中的稅費問題,將政策紅利精準“滴灌”到非物質文化技藝的土壤上。相關數據顯示,榮縣陶企自2021年至今已累計享受各類稅費減免額共計1000萬餘元。

榮縣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榮縣稅務將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用精細的服務和政策的紅利為榮縣土陶“添薪加柴”,助力千年窯火越燒越旺。(文/曾婷婷 圖/胡智斌)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