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青翠的竹子,經過選材、去青、劈成篾片,再到起層、劃篾絲等步驟,在竹編藝人的巧手下,一根根篾條被巧妙地穿插、拉緊、壓實。十幾道工序之後,原本普通的竹條蛻變為精美的竹編藝術品。這一過程,恰似宜賓竹産業歷經蛻變、煥發新生。
宜賓享有“中國竹都”之美譽,近年來,宜賓市堅定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立足竹資源優勢,以竹興業,加快推進竹産業高品質發展。數據顯示,宜賓市竹加工企業躍升至408家,竹精深加工規模不斷壯大,“以竹代塑”産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2022年宜賓實現竹業綜合産值353億元,居四川省第1位。
立“竹”生態,做“竹”文章。宜賓市稅務部門聚焦竹産業優勢,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以“政策+服務”組合拳,助力“宜賓竹”在竹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領跑全國。
竹之佳作 小竹子成就大産業
近日,在四川省竹産業高品質發展工作推進會上,省內20個市州和40個區縣的竹産業領域知名專家、科研院校代表在宜賓市興文縣齊聚一堂。作為四川省竹産業高品質發展縣,興文縣展現了其區域公共品牌“興文竹品”的硬核實力。
一噸竹材的價值不過四五百元,如何把廉價的竹子賣出好價錢?興文縣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依託優質的竹林資源,將竹産業發展納入全縣農業“1+3+4”和工業“1+2”主導産業體系,大力推進“以竹代塑”,著力發展創新竹日用品為代表的竹産業。數據顯示,興文縣竹産品推廣率達65%,2022年實現竹産業綜合産值60.42億元。
走進興文竹産業園區,只見企業廠房寬闊明亮、流水線有序運轉、工人們分工協作,一片繁忙的生産景象。
興文竹産業園區以竹精深加工業為主導産業,佔地16萬餘平方米,已入駐竹企業30余家。“園區內配套設施比較完善,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還貼心地準備了政策指南。”談及落戶原因,興文縣石海竹木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杜建平如是説。
據了解,為更好地服務竹産業發展,興文縣稅務局組建“竹小青”青年志願隊,針對性梳理稅收優惠政策,全覆蓋走訪縣內50余家林竹企業,問需求、送政策、解難題,以精準輔導、精細服務確保稅惠紅利快、準、穩“落袋”。
“今年我們已享受‘六稅兩費’減免10.92萬元,稅收紅利的‘落袋’讓我們可以專心開拓海外市場。”杜建平介紹,去年公司實現出口1000萬美元,今年有望創新高。
與竹精深加工業的不斷壯大相比,竹製品在推廣、銷售等環節上就相對滯後,導致消費者對竹製品的認知度有限。“酒香也怕巷子深。”興文創新竹製品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鄢平説。在創新竹日用品交易中心,竹梳子、竹剃鬚刀、竹筆筒等竹製品琳瑯滿目、待價而沽。
“竹製品的銷售推廣也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幸好有稅務部門的‘定制化’服務,讓我們及時享受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補齊了推廣費用。”鄢平介紹,今年以來,公司已享受到稅收優惠6.81萬元、免稅收入18.18萬元。“我們把節省下來的資金全部用於開拓網上商城的流量,全力提升‘興文竹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鄢平説。
竹裏山河 擦亮竹旅遊金字招牌
伴隨竹産業發展壯大,宜賓竹文旅融合也在不斷推進。蜀南竹海、高橋竹村、龍頭山竹生態文化主題公園、長江竹島、永江竹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穿梭在宜賓市的各片竹林中,欣賞著“滿眼翠綠”。2022年,宜賓市竹景區接待遊客900余萬人次,實現收入60余億元,竹旅遊經濟高品質增長,文旅融合奔赴高品質增長“新綠海”。
位於“中國竹子之鄉”長寧縣的蜀南竹海,是全國最美“十大森林”中唯一以竹林為主要景觀的竹類風景名勝區,也是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今年以來,蜀南竹海共接待遊客105.47萬人次,同比增長28.27%,實現門票收入6012.25萬元,同比增長53.04%。
“這份亮眼成績單,是包括稅費優惠政策在內的多項支援政策的成效體現。”宜賓市蜀南竹海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集團財務人員周蘭介紹,近兩年公司累計享受各項稅費優惠政策2022.67萬元,有力支撐了景區持續改造升級。
“稅費優惠政策也為我們民宿的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援。”坐落于蜀南竹海景區內的竹安隱所民宿負責人邵柯表示,在稅務人員的輔導下,民宿今年累計享受稅費減免3萬餘元。
除了政策紅利“真金白銀”的支援,如沐春風的稅費服務也讓文旅企業更加堅定了發展信心。據了解,為助力文旅企業高品質發展,當地稅務部門通過分析開票情況和申報數據,精準對接文旅企業需求,量身定制服務方案,針對性解決涉稅“疑難雜症”,以精細服務為文旅企業發展“添薪增勢”。
“今年,稅務部門多次到府走訪,講解新出臺的稅費政策和辦稅流程,高效解決涉稅疑難問題,讓我們可以專心謀發展。”永江竹村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永江竹村遊客數量同比增長10%以上,消費收入近200萬元。“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援和稅務部門的精細服務。”該負責人説。
山上看風景、山下看産業。宜賓市稅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宜賓稅務將進一步融入地方發展大局,以竹産業為重點,以“精細化”為抓手,持續優化稅費服務,紮實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助力擦亮“中國竹都”名片,為加快推進竹産業高品質發展貢獻稅務力量。(文、圖/萬鈺路 易婷婷 梁雨)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