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同心四川 > 正文

下八廟鎮普濟宮村小魔芋釋放大“魔”力

近日,在巴中市恩陽區下八廟鎮普濟宮村,川東北特色民居錯落有致,聚居點周邊的710畝魔芋産業園條塊相間,村民們在園區裏賣力地挖著魔芋,一派忙碌的收穫景象。



今年以來,恩陽區通過“企業+園區+工人”“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在下八廟等鄉鎮種植魔芋7000余畝,根據今年魔芋市場行情,預計可實現産值8000余萬元。

下八廟鎮普濟宮村有耕地4400余畝,糧油種植面積達3400余畝,不管是旱地還是水田,均能實現兩季輪作。2021年,該村引進重慶一家企業,落戶於此成立公司,種了1000畝魔芋。“原先這些地基本上是撂荒地,且都是細碎的地塊。”村黨支部書記張尚剛介紹。

從事魔芋種植的企業負責人謝安均介紹,他們先是將土地進行了整理,上千個地塊高低錯落,整理出來後變成了三四十個地塊,2022年3月種上魔芋,當年年底採挖,畝産2噸以上。“正常年份畝産可達3.5噸,我們在雲南、貴州等地的畝産甚至可達5噸。”

首先,1000畝土地每年有50萬元土地流轉費。然後,公司從村裏雇用了4名管理人員,平均月工資4000元;常年有七八十人在該公司種植基地務工,去年公司共支付勞務工資高達140余萬元。幾項加起來,引進發展魔芋産業,每年給本村村民至少可創造200萬元的收入。

目前,恩陽區共種植魔芋7000余畝,其中種植珠芽魔芋2000余畝,主要分佈在下八廟、茶壩等鎮;全區種植花魔芋3000余畝,主要分佈在雪山鎮;其他各鄉鎮種植花魔芋2000余畝。魔芋粗加工産品,又為本地食品企業生産火鍋菜品及果凍、軟糖等産品提供了原料。

當初土地整理利用了鄉村振興銜接資金,這便給村集體經濟創造了一筆收益。“我們從村民手中將土地以500元/畝流轉過來,再整體以600元/畝流轉給公司,每畝100元差價,每年可為村集體創造收益10萬元。”張尚剛説,村民收益主要是土地流轉和務工收入。(文、圖/恩陽區委統戰部)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