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稅改看四川 > 正文

從千萬分之一到百分之一 綿陽稅務普法活動中的青春力量

“四川稅務”微信公眾號忠實粉絲到選聘為大學生稅收普法志願者,從千萬分之一到百分之一……今年4月,來自西南科技大學、綿陽師範學院、綿陽城市學院等高校5名大學生被選聘為四川省大學生稅收普法志願者,他們關注稅收、熱愛稅收,於今年9月“持證上崗”,在12月首次集結,體驗稅費服務新格局,投身到綿陽稅務部門開展的“憲法宣傳周”普法活動之中。

 

他們眼中的稅收更有“感”


走進綿陽市涪城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俏皮幽默的導稅機器人“納寶”讓大學生志願者們感覺很新奇,在詳細了解服務廳功能分區和辦稅繳費流程後,大家親自動手開具發票,並使用徵納互動平臺解答疑問,體驗感十足。



“線上自助辦稅為主、線下實體服務兜底。”在沉浸式體驗電子稅務局、自助辦稅終端後,來自綿陽城市學院的稅收普法志願者董玉先表示,界面簡潔、操作簡單的電子稅務局讓大家足不出戶即可完成193項稅費業務辦理,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稅務部門以納稅人繳費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之前看過新聞,我知道今年是毛主席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週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週年。”一來到綿陽市遊仙區稅務局的“楓橋式”稅務分局,看到墻上的“楓橋”兩字,來自西南科技大學的陳傑自發“解説”了起來。

理論學習中的文字在這裡“直觀”了起來,大學生稅收普法志願者們實地參觀稅費爭議諮詢調解中心、“任老師稅收雲課堂”,並觀摩一起涉稅矛盾化解實例,全流程感受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稅務部門的鮮活實踐。

 

他們讓普法“活”了起來


首次以“講師”身份踏上普法講臺的尹廣川向台下的同學們展示著她捨不得拆開的小挂件。這個四川稅務與成都大運會聯名的文創産品,是她參加“四川稅務”微信公眾號粉絲量破千萬“千萬有你”留言點讚活動時贏得的獎品。



“千萬分之一,非常不容易。”她以此為引子,講述了自己與稅務相識的故事。

在她的書包裏,還有一個穿著稅務制服的“熊貓稅官”,這是她入選首批100個四川省大學生稅收普法志願者時收到的禮物。

“百分之一,重任在肩。”接到綿陽市稅務部門邀請參加“憲法宣傳周”普法活動的電話時,她這樣回復道。

在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大學生稅收普法志願者與當地稅務部門一道舉辦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普法講座”,從憲法的權威、稅收的法定、稅費優惠享受、生活中的稅收等方面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稅與法的內在聯繫,結合目前就業形勢,採取“政策講解+互動答疑”形式,圍繞稅費申報平臺使用、小微企業減免“六稅兩費”、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等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以通俗語言進行案例分析,積極引導大家在就業創業過程中遵守法律,建立良好的納稅信用。

“以前總覺得‘稅’離我很遠,沒想到涉及我們日常吃穿住行各個方面,參加了今天講座,我也深刻認識了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深刻內涵,也很想為依法治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經管學院學生代表王志對稅收有了新的認識。



普法轉換角色,宣傳變換視角。來自綿陽城市學院的代寒逸通過2天時間走遍了綿陽市內高校,參與普法問答街採活動,並全程錄製了VLOG。“我在學校就經常承擔院內的新媒體采編任務,這次普法活動也算是發揮了我的特長。”

邀請大學生參與,再用年輕人的視角,以喜聞樂見的短視頻形式宣傳稅法,“種草”稅收志願服務,綿陽稅務的這一系列新嘗試,也為大學生們爭做普法志願者撒下了一粒粒“種子”……(文、圖/岳瀚誠 王曦)


責任編輯:李月萍